樂曲簡介
有人說:蕭邦的《葬禮進行曲》是受骷髏的啟發而來的。有一次蕭邦來到法國畫家齊姆的畫室解悶。當時,蕭邦正為法國傳說中凶神惡煞所困擾,夜裡常常做著惡夢,夢見妖魔鬼怪要帶他到地獄去。
1837年,蕭邦和他心愛的姑娘瑪麗亞·沃德津斯基的戀愛終結了,這使蕭邦很痛苦。也就是這一年,他第一次出現了嚴重疾病的徵兆。想起自己流亡在異國他鄉,而祖國還在帝俄統治之下,他感到憤懣,這樣,疾病更加重了。蕭邦認為再也見不到親人和祖國,於是,他寫下了一首《葬禮進行曲》。
這首《葬禮進行曲》是降B小調,4/4拍,慢板,用復三部曲式寫成。樂曲沒有前奏。開始,是描寫送葬的行列,肅穆而緩慢地行進,遠處不時傳來低沉的喪鐘聲。主音“6”為其基礎音,加上大量附點音符為其特色。
樂曲構成
B段里,先用八度音以附點音符向上推進的手法,表示出心情的激動和不安。後來,又在低音上用顫音演奏,這一段,也可以理解為蕭邦對祖國命運的關懷:
隨後,A段再現。以上構成一個單三部曲式。
第二部分,第一段鏇律安詳而優美,但又略帶些憂傷情感。它好似是對過去幸福的辛酸回憶。曲調的性格與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二段是從第一段發展而成。開始,它有離調的傾向,但很快又回到原調上:
經過漸慢之後,再現第一段主題。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最後,力量稍弱,表示送葬的行列遠去,樂曲輕輕地結束。以上又構成第二個單三部曲式。
創作背景
蕭邦的《葬禮進行曲》是受骷髏的啟發而成的。
有一次,蕭邦來到法國畫家齊姆(1821—1911)的畫室解悶。當時,蕭邦正為法國傳說中的凶神惡煞所困擾,夜裡常常做著惡夢,夢見妖魔鬼怪要帶他到地獄裡去。這種夢境使齊姆想起了畫室一骷髏被扮成鋼琴演奏者的形象。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蕭邦,不料這竟啟發了這位音樂家的靈感。晚上,蕭邦臉色蒼白,目光凝滯,裹著一條被單,緊靠著骷髏坐下。突然,畫室沉寂的空氣為寬廣、緩慢、嚴肅、深沉的音樂所打破,原來他是在鋼琴上創作一首《葬禮進行曲》。這首葬禮進行曲後來成為《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章。1849年10月30日,在巴黎聖瑪大肋納教堂舉行的蕭邦葬禮上,法國作曲家雷貝爾特地把這首葬禮進行曲改編為管弦樂曲,作為葬禮的前奏。蕭邦萬萬沒有料到,他創作的《葬禮進行曲》竟真的揭開了自己的葬禮。
蕭邦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辭世,巴黎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參加他的葬禮——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蕭邦自己的《葬禮進行曲》送他下葬。根據蕭邦生前的意願,他的一顆忠於祖國的心臟被送回華沙,葬在華沙聖十字教堂里。
蕭邦寫完這首《葬禮進行曲》後,不久,他的病好多了,所以,這首曲子並沒有急於發表。1839年,他研究貝多芬的作品,發現貝多芬在《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和《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號里,都有一個樂章是《葬禮進行曲》。在“第三交響曲”和“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里,貝多芬的“葬禮進行曲”是悼念英雄的,所以,它們的運用,不論從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很高。蕭邦的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英雄,那是為波蘭自由獨立獻身的人們。貝多芬的作法給他很大啟發。於是,他效仿貝多芬,寫了一首《降B小調奏鳴曲》編為作品35號,他把這首《葬禮進行曲》作為其中的第三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