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莎衣》
【年代】北宋
【作者】楊朴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莎衣
軟綠柔藍著勝衣①,倚船吟釣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煙臥②,菡萏香中帶雨披。
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
直饒紫綬金章貴③,未肯輕輕博換伊④。
作品注釋
①莎衣:即蓑衣。
②蒹葭:蘆葦。
③饒:任憑。紫綬金章:紫色綬帶,黃金印章,指高級官員的服飾。
④博換:交換。
作品簡析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為讀者奉獻出一幅江南春江垂釣圖,叫人“能不憶江南”,楊朴為讀者奉獻出一幅北國荷湖吟釣圖,令人“心向白雲閒”;孟浩然酸溜溜地在唐玄宗面前吟出“不才明主棄”,求官反丟官,楊朴遺世獨立在宋太宗御前高歌此詩,授官卻辭官。細細品味段中的一半題外話,對理解此詩不無好處。
詠物詩的首聯往往是用來破題,詩人說蓑衣綠藍相間,柔軟勝過錦衣,穿著它靠在船邊吟詩、釣魚是最合適的。蓑衣硬得很,如今已沒什麼人願穿。詩人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喜愛才這樣說的。
頷聯寫在煙雨朦朧,“花霧陰時迷遠浦”時候,“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穿過蘆葦盪,看蓮葉滴翠,聞菡萏飄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有“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頸聯寫醉後和晴時脫蓑衣,讀者仿佛看到“浩歌驚世俗,狂語任天真”楚狂接輿就站在面前,無拘無束,超然塵外。中間兩聯一“披”一“脫”,顯得自由自在又瀟灑超脫。
尾聯畫龍點睛,揭示主旨:任憑那紫授金印多么珍貴,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可得,可是休想用這些俗物來換取我的蓑衣!“莎衣”也就有了象徵意義。“富貴非吾願”,衣錦而招搖過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漁歌入浦深”;“白雲依靜渚”,“萬事不關心”。
作者簡介
楊朴(921—1003)北宋詩人。世居新鄭東里(鄭韓故城內),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號東里野民。好學,善詩,天性恬淡孤僻,不願作官,終生隱居農村。常獨自騎牛游賞,往來於縣境東里、郭店間。見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臥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辭佳句,立即揮筆成詩。曾獨自帶上手杖進入嵩山險絕處,構思成文100多篇。當時的士人學子多傳閱誦讀他的詩文。少年時與畢士安、韓丕同學友好。後來,畢士安官居相位,舉薦楊朴於太宗,太宗愛其才,想授官任用,朴堅辭不受,作《歸耕賦》以明志。太宗贈給束帛使他還鄉。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諸陵道經鄭州,特遣使贈朴茶、帛,並命其子從妙為官。朴所作詩俊逸瀟灑,語言質樸精煉,多描寫自然景色和農村隱居生活。類唐詩人賈島、李涉。著有《東里集》。北京大學出版社《全宋詩》錄存其詩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