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
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麯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作者
元好問:(1190——1257)字欲之,忻州人,金時傑出的文學家。
元好問年輕時,正值蒙古軍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馬亂,他帶著母親,逃到河南。殘酷的生活現實和顛沛流離的遭遇,給元好問以深刻的影響。他初步了解了社會和人民,開始創作一些反映現實,詛咒戰爭的詩歌。同時,寫下了《論詩絕句》30首,對魏晉以來的詩歌作了系統的批評,在文學批評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金亡後,元好問避居家鄉,專事著述。他痛感國破家亡的痛苦,滿懷悲憤寫下了大量優秀的現實主義詩篇。另外,他還著有《中州集》 、《壬辰雜編》等史書。元人撰寫金史,多取材於此。
賞析
由詞題不知,此詞作於由洛陽赴孟津的途中。元好問自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移家河南登封,此後一段時間行跡多在河南。作者觸景傷感,弔古傷今,來抒發自己的懷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陽縣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樂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黃塵老盡英雄”的感慨。這裡的“老盡”蘊含著作者對英雄不遇,空老京華的無限感傷,不由不發生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慨嘆”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句,但更為悲壯。作者的一腔幽怨無人共語,有英雄獨立的悲涼,《遠目送歸鴻》有稽康”月送證鴻,手揮王弦“(《贈秀才入軍》和賀鑄的恨登山臨水。和寄七弦桐,目送歸鴻”)《六州歌頭少年俠氣》(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說理,英雄無奈,只好作自我寬慰語:“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功名也只不過是過眼煙雲,唯有洗歌美酒,天倫至愛,才是人間樂事呀。所以詞最後,作者發出:“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的感慨。這也正是他在收復失地,重返家園的理想行當國孝無恢復之謀的現實的矛盾之中,希望與失望情緒交織而構築成情緒。
參考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yuanhaowen/jianjie.htm
http://www.shiandci.net/yh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