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戴復古
詩詞正文
盜賊干戈後,安知有太平。
眾人皆競利,百姓不聊生。
國用何能足,官曹未易清。
漢家政虛耗,第一莫言兵。
《罪言》是宋代詩人戴復古的作品之一。
宋 戴復古
盜賊干戈後,安知有太平。
眾人皆競利,百姓不聊生。
國用何能足,官曹未易清。
漢家政虛耗,第一莫言兵。
罪言(拼音:zuì yán),漢語詞語。釋義為奏議或議論時政得失的文章為“罪言”。出自《新唐書·杜牧傳》:“劉從諫守澤潞,何進滔據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
詞目 拼音 注音 出處與詳解宗教上的罪,是指一種違反道德規範的行為或者實施了這種行為的狀態。通常這種行為準則由一個神(如亞伯拉罕諸教中的天主;上帝、神;真主)來裁定。法律上的罪,是...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詞性變化 因受賄罪名被捕 《康熙字典》中的解釋是秦的主要罪名之一。即說了不應說的話。至於什麼是不應該說的話,秦律無明文規定。封建統治者可以隨便解釋,加罪於人。這是典型的封建專制主義法律,此罪秦以後歷代多沿用。
《日食罪言》是宋代詩人姚勉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言,講,說,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是張口伸舌講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
字源字形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詳解 淵源 適用範圍 功用 歷代罪己詔《罪言存略》小引是清代著名詩人郭嵩燾所做的散文之一。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簡析 作者簡介明朝鄉賢談修所輯《比璞山房罪言》十四卷萬曆二十二年(1594)自刻本即其中之一,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為孤本。 無錫市圖書館所藏萬曆刻本《比璞山房罪...
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