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的智慧》

《縱橫家的智慧》

縱橫家雖然成了歷史的陳跡,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但是,縱橫之術並未就此喪失其歷史價值。歷史的發展演變經歷了諸多的曲折。每當天下大亂、各種力量對壘之際,我們常常會看到縱橫家的影子。他們不僅是一群優秀的演說家、謀略家,還是一群天才的外交家。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是謀略大師,是語言巨匠。他們的外交智慧和論辯技巧,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兵交中國無復寧
第一節 戰國七雄
第二節 士·游士·辯士
第二章 時代驕子——戰國縱橫家
第一節 行人之官
第二節 縱橫之術
第三節 《鬼谷子》與《戰國策》
第三章 充滿荊棘的卿相之路
第一節 頭懸樑,錐刺股
第二節 三寸之舌
第三節 葦席裹屍
第四章 合縱與連橫的互動變奏
第一節 兩條路線
第二節 蘇秦的合縱戰略
第三節 張儀的連橫主義
第四節 范雎的遠交近攻
第五章 噓枯吹生——縱橫家的舌辯智
第一節 一言十城
第二節 忠妾與淫婦
第三節 媒婆撮合術
第四節 巧言善勸
第五節 智破讒言
第六節 坐山觀虎鬥
第七節 先見之明
第八節 十二歲的上卿
第六章 縱橫捭闔——外交大戰
第一節 外交厚黑學
第二節 巧打美人牌
第三節 大棒與胡蘿蔔
第四節 空頭支票
第五節 曲線救國
第七章 朝秦暮楚——縱橫家的生存智慧
第一節 雙面間諜
第二節 馬屁精與進身術
第三節 游士擇主
第四節 金蟬脫殼術
第五節 畫蛇添足
第六節 狐假虎威
第七節 借光有道
第八節 激流勇退
第八章 禮賢下士——戰國四公子與門客
第一節 孟嘗君
第二節 平原君
第三節 信陵君
第四節 春申君
第九章 最後的縱橫家——蒯通
第一節 勸降高手
第二節 吠非其主
第三節 娶婦與求臣

前言

在群雄爭霸、烽煙四起的戰國、秦漢之際,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士人群體——“縱橫家”。這些人多為策辯之士,遊走於各國之間,推銷自己的外交策略或政治主張。他們以思想、手段或謀略,折衝樽俎,排憂解難,或以三寸之舌退十萬大軍,或縱橫捭闔巧解紛爭,譜寫出一曲曲智慧的頌歌,為中國歷史增添了不少繽紛的色彩。
他們大多出身貧賤,渴望富貴。而這個大動亂的年代,正好為他們提供了獲得利祿的大好機會。可是,作為出身平民的知識分子,要想躋身卿相,光宗耀祖,成為統治階層中的一員,所付出的艱辛努力、遭受的屈辱和辛酸也是可以想見的。在蘇秦、張儀、范雎三人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從布衣到卿相的艱難歷程。
韜略與口才,是戰國縱橫家藉以顯身揚名的兩大法寶。一個成功的縱橫家,不僅能夠依靠自己的滿腹韜略,或救人之國,或傾人之城,還能夠依靠自己那如簧之巧舌,或化干戈為玉帛、變仇敵為朋友,或智取卿相、巧獲信任,或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三寸之舌,有時勝過千軍萬馬。
他們不僅是一群優秀的演說家、謀略家,還是一群天才的外交家。當然,在沒有國際公法的時代,外交作為國內政治、軍事的延續,具有很大的實用性。陰謀、欺詐、謊言、背信棄義、出爾反爾,在戰國外交舞台上屢見不鮮。在張儀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所有這一切,構成一組震撼人心的交響曲。
他們靠辯才和智謀,去遊說諸侯,博取各國君主的信任。這些人與他們所服務的君主之間的關係,往往是靠互相利用來維持的。一旦這種利用價值消失,他們就會被君主拋棄,或者棄君主而去。他們大多深諳此理。或避禍遠害,或全身保形,或力破讒言、逃避暗箭。
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是謀略大師,是語言巨匠。他們的外交智慧和論辯技巧,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大處講,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國際政治風雲多變,利益衝突此伏彼起,如何應對種種複雜的形勢?我們可以從縱橫家那裡去吸取經驗。從小處講,具有優秀的語言技巧、嫻熟的處世謀略,在職場競爭、商業舞台以及各種社會活動中無疑會占據先機。
縱橫家可以給我們提供許許多多有益的啟示。
後記
蒯通之後,縱橫家再也沒有掀起大的歷史波瀾。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經論述當時“六家”顯學,沒有縱橫家的位置。儘管如此,縱橫家卻也並未銷聲匿跡,漢初習縱橫術者也不乏其人。如主父偃“學長短縱橫之術”;“邊通,學長短”。《漢書·藝文志》“諸子略·縱橫家類”著錄有《鄒陽》七篇,《主父偃》二十八篇,《徐樂》一篇,《莊安》一篇,《待詔金馬聊蒼》三篇。這些著作都是漢初人的作品,可見縱橫家在當時也並沒有完全沉寂。
縱橫家的完全衰落,是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縱橫”為亂世之學,天下大亂、群雄並爭之時,便是“縱橫”盛行的大好時機。但當戰亂平定、國家統一以後,它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甚至被最高統治者明令禁止。漢武帝罷黜百家,其中一項就是嚴禁“蘇、張縱橫”,便是典型之例。“縱橫”之學尚口舌,重功利,輕忠信,寡廉恥,與儒家提倡的仁義道德格格不入,在舉世崇儒重德的文化背景下,自然要受到唾棄。
縱橫家雖然成了歷史的陳跡,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但是,“縱橫”之術並沒有就此喪失其歷史價值。歷史的發展演變經歷了諸多的曲折。每當在天下大亂、各種力量對壘之際,我們常常會看到縱橫家的影子。
用世策略與語言技巧,有其永恆的歷史價值。在當今時代,演講與談判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活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縱橫家的原則與方法可以給當代人許多啟迪。日本學者大橋武夫寫的《兵法與鬼谷子》就闡發了鬼谷子智術在商戰中的實用價值。《鬼谷子》與《戰國策》完全可以作為口才訓練與策劃謀略理論與實踐的教科書。,縱橫家的這份歷史遺產還有待充分挖掘。
本書沒有對縱橫家過多地作學理的探討。諸如蘇秦、張儀時代先後問題、《史記》、《漢書》、《戰國策》與出土《縱橫家書》記載的異同問題,還有其他諸多學理方面的謎團,本書並不嘗試加以解決。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戰國時代——市場爭奪戰、人才爭奪戰、汽車大戰、電腦大戰、家電大戰、貿易大戰……此伏彼起,異常激烈。其驚心動魄程度,不亞於秦趙長平之戰。在這些無休止的“戰爭”之中,最後鹿死誰手,由誰來一統天下,靠的是什麼呢?
大家不妨翻翻這本小書,看看縱橫家們是怎么出奇制勝的。也許,它將讓你領略到豐收的喜悅,品嘗到智慧的果實,讓你的人生在這裡發生轉折。

精彩書摘

第三章 充滿荊棘的卿相之路
大動亂的年代,為各種各樣的冒險家提供了獲得利祿的大好機會。可是,作為出身平民的知識分子,要想躋身卿相,光宗耀祖,成為統治階層中的一員,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也是可以想見的。在蘇秦、張儀、范雎三人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從布衣到卿相的艱難歷程。
第一節 頭懸樑,錐刺股
在春秋戰國時代,鬼谷是一個充滿了神秘傳說的地方。
那裡山高林密,幽深難測,仿佛人間仙境。其中住著一位隱士,自號鬼谷子。他的學問極高,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行軍布陣、出詞吐辯,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他收了許多門徒,最著名的有學習兵法的龐涓、孫臏和學習遊說的蘇秦、張儀。他們學成之後先後下山,各自乾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給戰國歷史增添了不少色彩。
蘇秦是東周雒陽(今河南洛陽)人,祖輩務農,家裡有一點田產。但蘇秦認為在家裡種地沒有什麼出息,要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在青史留名,就得出去闖蕩,於是向父母討了些盤纏,出去拜師學藝。他聽說鬼谷子廣收門徒,就去投奔。鬼谷子收下了他。經過幾年的學習,蘇秦自認為火候已到,就向鬼谷子告辭,下山去了。
蘇秦辭別鬼谷子後,躊躇滿志,想憑著自己學來的滿腹韜略和一張鐵嘴,在這諸侯紛爭的亂世換取榮華富貴,至少弄個一官半職,給父母兄弟看看,免得他們說自己不成才。因此他並沒有立即回家,而是先到各國去碰運氣。
先去哪國遊說呢?蘇秦首先想到了家鄉所在的東周。當時周王室的空架子雖然還在,但早已沒有了當年祖上的氣派,雖然名為天下共主,卻再也沒有哪個諸侯前來孝敬。不僅如此,還時常有些人不懷好意,覬覦周王室祖上傳下來的禮器,尤其對周鼎感興趣,想把它搬到自己國界中去。周天子在諸侯眼裡只能算一個弱國之君而已,可以隨意欺負。蘇秦想通過遊說周顯王,振興周室,並在家鄉取得榮華富貴。
他來到王宮前,先求見周顯王周圍的大臣,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但這些大臣都是一些豪門貴族,他們養尊處優,思想保守,只求明哲保身,不想惹什麼麻煩,因此對蘇秦說的什麼自強啊、圖變啊不感興趣,認為這都是些不切實際的胡吹。而且這些出身高貴的老爺們也瞧不起蘇秦的平民身份,對他的學識感到懷疑,不想與他來往,所以拒絕為他引見。蘇秦左等右等不被周顯王召見,在家鄉揚名的希望破滅了。
蘇秦當時只想求取功名,博得富貴,合縱、連橫或興周,都不是他死抱不放的主張,只要哪位君主用他,他就為哪位主子獻計獻策。他的性格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游士的普遍特徵。
蘇秦在周顯王那裡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心裡很不服氣。他想:東方不亮西方亮。憑我蘇秦的才學,哪裡不能找到榮華富貴?既然家鄉不喜歡我,我還是出去闖蕩吧!於是他身背書箱,肩挑行李,風餐露宿,風塵僕僕地向他景仰已久的秦國趕去。
秦國自穆公以來就有“好士”之名,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家,只要你有經邦之才、治國之術,或者一技之長,都有可能受到秦國的賞識,獲得官職或錢財,甚至官至公卿。最著名的例子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百里奚,任命為大夫,成就霸業的故事。很多平民知識分子都在秦國取得了富貴,自己何不去試一試?他滿懷希望地來到了秦都鹹陽。
在穆公以前,秦國一直是一個弱國,東方諸侯把它作為戎狄看待,各種盟會都不讓參加。後來經過幾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廣羅人才,秦國疆土日漸擴大,國力日漸雄厚,使東方諸侯對它刮目相看。到秦孝公時,任用衛公子商鞅(公孫鞅),實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賞軍功,禁私鬥,僅僅十幾年工夫,秦國成了當時最為富庶和強大的國家,不僅甩掉了戎狄的帽子,成為超級大國,而且多次向東方諸侯開刀,屢戰屢勝,各國都想巴結它。
蘇秦來到這個有任用東方各國游士傳統的國度,希望能像百里奚、商鞅等人那樣在秦國大展宏圖。但他去的時候,秦孝公已經死了,新即位的秦惠文王在做太子時,因為反對新法,被商鞅定了罪。雖然商鞅沒把他怎么樣,可他的兩個老師,一個叫公子虔,被割了鼻子,一個叫公孫賈,被在臉上刺了字。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太子即位,公子虔和公孫賈這幫人都得了勢,他們是商鞅的死對頭,藉助新君的威勢來報仇。秦惠文王給商鞅定了個謀反罪,把他逮住,在鹹陽市中五馬分屍處死了。
蘇秦求見秦惠文王時,這場風波剛剛過去,秦國君臣對來自東方的舌辯之士猶存戒心。但還是客氣地接待了他,聽他把話說完。
蘇秦對秦惠文王說:“秦國西有巴、蜀、漢中,北有胡族、貉(mo末)族、代郡、馬邑,南有巫山、黔中,東有崤山、函谷關作為天然屏障,可以說四面都是要塞,固若金湯,加上田野肥沃,人民富裕,軍力強大,擁有戰車一萬輛、戰士一百萬,沃野千里,積蓄豐富,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真是天下頭等強大的天府之國啊!憑著大王您的英明領導,有眾多的人民和車馬,有精通兵法的戰將,一定可以吞併諸侯,統一天下,稱帝而治!”
蘇秦正要滔滔不絕地說下去,秦惠文王卻連打了幾個呵欠,不想再聽下去了。他禮貌地打斷蘇秦的話,說:“我曾經聽人說過,一隻鳥的羽毛還不夠豐滿時不可以高飛,國家的法令制度還不完備時不能夠征戰,對人民施恩還不夠時不能驅使他們去打仗,政治教化還不順人心時,不能以戰爭去煩勞大臣。先生不遠千里來到敝國,為我國出謀劃策,我很感激。至於兼併諸侯、統一天下的事,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蘇秦見惠文王對他的主張並沒有多少興趣,還是硬著頭皮把下文說完。他從三皇五帝說到夏、商、周三王,又說到春秋五霸,以及近世的明君賢臣,最後說:“從古到今,要想統一天下,非靠戰爭不可。現在天下大亂,干戈不息,禮義廉恥是沒有用處的,必須使用武力,勝者為王!”
但秦惠文王現在還不想立即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他不再理會蘇秦了。蘇秦還不死心,又處心積慮寫了十封奏章,‘向秦惠文王推銷自己的戰爭策略。但每封奏章送進去,都如石沉大海,不見回音。
幾處楊柳皆綠暗,一番風雨又黃昏。蘇秦在鹹陽住了一年多,並沒有撈到一官半職。當初為了見秦王而特意購置的一件貂皮大衣已經破敗不堪,積攢的一百斤黃金(銅)也已經用完了,漸漸地吃了上頓沒下頓,囊中空空,只好身背書箱,肩挑行李,打著綁腿,穿著草鞋,步履蹣跚地踏上了歸鄉的旅途。
家門越來越近了,可是蘇秦的腳步卻越來越沉重。當初好不容易說服父母兄弟讓自己出去闖世界,並求他們拿出一筆不菲的錢作為活動經費,拍著胸脯對他們說,憑我蘇秦一張鐵嘴,滿腹經綸,去周遊列國,一定能輕取富貴,光宗耀祖,你們就等著同享榮華吧!現在,錢花了不少,到頭來仍然是兩手空空,一事無成,真是愧對家人啊!還不知道他們怎樣數落我。
但他還是忍受著鄰居和熟人們的奚落和白眼,硬著頭皮向家門走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