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美國經濟的重新崛起》

《經濟全球化與美國經濟的重新崛起》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共同的認知,其對已開發國家的影響尤為突出。美國自經濟危機之後是否再次崛起,以成為不可避免的話題。故此推出此書,以作見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張遠鵬 著
..

ISBN:10位[7500449828]13位[979750044982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1
定價:¥21.00元

內容提要

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經歷了戰後以來最長的經濟成長周期,國際競爭力得到恢復,並再次躍居世界前列。一般認為這主要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國際投資是使一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工具。對外貿易對小型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發動機”的作用已經被理論和事實證明。對向美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的作用如何?如何認識美國的貿易逆差?對外貿易、國際投資對一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係如何?本書試圖對這些方面進行探索。
由於美國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提高了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政府國家出口戰略的推行,積極推動多邊貿易談判,加強雙邊貿易談判等,使90年代美國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高於80年代,並且重回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地位。能夠為美國帶來順差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技術密集產品和各種化工產品特別是精細化工產品以及農產品;在服務貿易出口中其他服務貿易類(包括商業和專業服務、教育以及金融服務)超過旅遊類成為第一,而專利和許可費類增長速度最快,反映美國非傳統的新型服務貿易占據主導地位。出口貿易的向少數國家集中,總的來說西歐的地位削弱,亞太地區有所增長,北美自由貿易區擴大貿易的效應明顯。由於穩定高速的經濟成長率、低失業率以及股市的大幅上漲,擴大了消費、投資,帶動了進口。美國的進口以高出出口2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汽車以外的資本貨物是美國進口增長最快的類別,服務貿易中增長最快的是專利和許可證類的進口。進口貿易的地區結構,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沒有變化,中國的地位上升最快。美國的進口對經濟成長的帶動作用是出口的一倍多,這是由於進口中包含大量的先進資本貨物和先進的技術,提高美國的全要素生產率,美國的進口中包含大量的美國中間產品,進口增加帶動出口增加,進口還使美國的物價保持在較低水平。
美國自70年代出現對外貿易逆差,70年代中期之後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此前學者們一般歸因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際經濟競爭力相對削弱。90年代美國經濟再度崛起,貿易逆差卻急劇擴大,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本書認為影響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因素是:匯率、政策、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偏好、經濟成長快於主要貿易夥伴。巨額的貿易逆差使得大量相對低價的日用消費品和資本品的進口彌補了美國國內相關生產的不足,提高了國內的總有效供給,彌補了消費品和資本品的缺口,防止通脹的重燃;為美國經濟成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廉價資本;(能源、資源型的貿易逆差)有助於美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但是巨額的對外貿易逆差也不是可以長期遞增的,它是美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隱患。由於對外貿易中進口產品和服務內容不再完全是外國的,可能還包含有大量本國的內容,跨國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的返銷,缺少統計的新的貿易形式的出現,以及非經濟因素導致的進口增多,出口減少,所以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美國的貿易逆差以及由此帶來貿易利益的分配。
90年代由於國際分工的新發展,從產業分工發展到產品分工。美國的對外投資中,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較快,以歐美為主,對“新興大市場”投資較多。·對外國證券投資增長幅度最大,服務業取代製造業成為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產業,對外直接投資以利潤再投資為主’。對外直接投資的部分利潤匯回美國,推動美國的消費、投資;帶動美國的出口;保障美國企業的原材料供應;使美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最佳化資源配置。90年代美國是世界第一外資東道國,在有些年份其一國就占全球FDI流入量的三分之一。外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規模迅速增加,尤其在90年代下半期。外國在美國的官方資產增長極快,非官方證券投資增加也較快,外來投資流向服務業趨勢明顯。投資國的地位英國和日本升降變化最大。外來投資彌補了美國儲蓄的不足,外資企業直接貢獻於美國GpP,創造就業機會。 經濟學家在分析美國90年代經濟成長或“新經濟”時,一般認為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是主要因素。而對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所起的作用重視不夠。實際上,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促進美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又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國際投資對美國企業結構最佳化、產業結構高級化,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起了促進作用。
本研究可能的貢獻是:  
1.本研究發現,美國的進口貿易而不是出口貿易和美國的經濟成長關聯性較強。本研究對此作出的解釋是:美國大量進口高技術的貨物資本品和高技術的服務貿易產品有助於提高美國的勞動生產率,美國的進口中包含大量美國出口的關鍵零部件,進口能夠帶動出口,美國大量進口國外廉價的貨物和服務,有助於穩定物價,抑制通貨膨脹,保證資本積累,促進經濟成長。
2.本研究認為,影響90年代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產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匯率因素、政策因素、經濟結構調整因素、消費偏好因素、經濟超速增長因素。企業為了較好地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努力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公司內貿易、產品內貿易和跨國投資的迅猛發展以及缺少統計的網上貿易等的大量產生,使得有必要重新認識貿易逆差的概念和重新評估順差國和逆差國的貿易利益。 3.本研究認為,80年代以來國際分工有了新的發展,“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概念已經不能清楚描述國際分工的新發展,而應從整個產品的價值鏈(即研發一設計一生產供應一銷售)切人。美國企業正是把產品價值鏈中低附加值的部分通過國際投資、對外貿易轉移到國外,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比較優勢,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部分,使美國經濟重新崛起。
4.本研究認為,日本學者小島清日本式”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優於“美國式”的對外直接投資的觀點被90年代的實際證明是過時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企業之間的競爭的加劇,高技術產品必須儘快在全球推廣以收回投資,進入下一輪研發,這就迫使跨國企業在全球布局,同時生產,以占領全球市場。·這使得跨國投資不再完全按照小島清“邊際產業轉移”理論,按照技術高低循序進行對外投資。國際分工已經從產業分工,發展到產品分工,產品價值鏈的分工。如再按照小島清“邊際產業轉移”理論將陷入“產業空心化”和直觀地擴大國際貿易的迷思。
5.本研究在論述對外貿易、國際投資與經濟成長的有關問題時,在角度、時間、深度、廣度、綜合等方面較前人提供了更多的內容。

編輯推薦

對外貿易、國際投資是使一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工具。對外貿易對小型經濟體以及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的發動機”的作用已經被理論和事實證明。對向美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的作用如何?如何認識美國的貿易逆差?對外貿易、國際投資對一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係如何?本書試圖對這些方面進行探索。
本書對美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的作用如何如何認識美國的貿易逆差對外貿易、國際投資對一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係如何等問題進行了探索。

作者簡介

張遠鵬,男,1965年2月生,江蘇句容人。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博士。
經濟全球化與美國經濟的重新崛起》為作者在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期間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

目錄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對外貿易與經濟成長的理論回顧
第一節 對外貿易與經濟成長的經濟學理論
第二節 對外貿易與經濟成長的理論的簡評
第二章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趨勢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前原美國對外貿易政策
第二節 國際貿易新理論與戰略性貿易政策
第三節 非經濟因素下的貿易政策
第三章 美國的出口貿易與經濟成長:實證研究Ⅰ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出口貿易增長實績及原因分析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口商品結構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服務貿易的出口
第四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口貿易的地區結構
第五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口貿易與經濟成長
第四章 美國的進口貿易與經濟成長:實證研究Ⅱ
第一節 有關進口貿易的政策措施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進口貿易增長實績及其原因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口商品結構
第四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服務貿易的進口
第五節 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口貿易的地區結構
第六節 美國的進口貿易與經濟成長
第五章 美國對貿易逆差與經濟成長:實證研究Ⅲ
第一節 美國的對外貿易逆差狀況
第二節 美國的外貿易逆差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 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的貢獻
第四節 貿易逆差:一個需要重新認識的問題
第六章 美國對外投資與經濟成長:實證研究Ⅳ
第七章 外來投資與美國經濟成長:實證研究Ⅴ
第八章 對外貿易、國際投資與經濟成長:結構分析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