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種秧
田底泥中跡尚深[1],折花和葉插畦心[2]。
晚秧初捻金絨線,先種輸他綠玉針[3]。
雲壟霧疇俱水響[4],絲風毛雨政春深[5]。
莫聽布穀相煎急[6],且為提壺強勸斟[7]。
作品注釋
[1]跡尚深:指農民播種時留下的深腳印還可看到。
[2]“折花”句:農民播種稻芽時,先在畦中插上一些桅子花枝或柳條等,一作秧苗的標誌,二為驅嚇鳥雀,據說還有吉祥之意。
[3]“晚秧”二句:後種的秧才像初捻的金絨線一樣嫩黃纖細,而先種的秧苗卻同綠玉針一樣長出綠尖。
[4]雲壟霧疇:雲霧籠罩著田疇。
[5]政:通“正”。
[6]布穀:鳥名。相煎急:催促得火急。
[7]提壺:鳥名。斟:斟酒。
作品簡析
此詩描寫農民種秧情景。首兩句是總體觀感,農民播種子時的深腳印清晰可見,畦中插的花枝樹葉尚未枯萎,見出秧種時間不長。頷聯正面寫秧苗,“金絨線”、“綠玉針”的比喻形象傳達出秧苗青翠滴綠的情態。頸聯寫景,雲霧籠罩著田野,輕風細雨飄散出濃濃的春意,美不勝收。尾聯寫作者的感想,“布穀相煎急”見出春耕時農事的緊張,“莫聽”意謂農民正趕緊搶農時,再催即難以承受,且聽提壺勸斟,舒緩緊張身心,一“強”字,又將農事緊張難以稍懈之意點出。兩句將農民種秧時節的忙碌勞苦寫得別具匠心。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秘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