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心理學》

《科學心理學》

《科學心理學》為.馬斯洛著探討科學研究中的心理學問題,全書共分14章,約15萬字。對近代傳統心理學非人格模式缺陷的強有力衝擊。

圖書信息 

      作 者:(美)馬斯洛,馬良誠編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561349908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元

 

正文

A.馬斯洛著。紐約哈珀-羅出版社1966年出版。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林方的中譯本。本書探討科學研究中的心理學問題,它要說明的中心思想是:科學是科學家人性的產物,它不只是審慎的、因襲的科學家的製品,而且是勇敢的、革命的科學家的突破和創新。作者從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著重討論了心理學家作為科學家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創新途徑。全書共分14章,約15萬字。包括對機械主義科學和人本主義科學、安全科學和成長科學的比較;對綜合科學和單向科學、抽象和理論的論述;對預測人和控制人、道家科學和控制科學的區分;以及關於經驗知識和旁觀知識、知識的階段、水平和深度、作為科學範式的人際知識的討論等。

《科學心理學》 《科學心理學》

現代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爭端是:用物理的、生物的、局部過程的等等非人格科學的一般研究模式來認識和理解整體的、獨特的人和文化是否適宜?馬斯洛的目的是要說明這一非人格模式究竟如何以及在哪裡不適用於人格的研究,有什麼替代的模式可供選擇。他並不全盤否定機械論科學在一定範圍內的套用價值,而是指出它的局限性,提出人本主義科學或科學人性化的主張作為新的選擇。他認為西方人由於種族優越感的影響已使西方科學發展中出現固步自封的傾向,當前有必要尊重古代東方科學對人類文明的認識和理解,並特別推崇中國道家科學的貢獻。美國著名心理學史家G.墨菲認為馬斯洛的這部著作是對近代傳統心理學非人格模式缺陷的強有力衝擊。

作者簡介

馬斯洛(1908—1970) 現當代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智商高達194的天才。1934年馬斯洛獲得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51年被聘為布蘭代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並擔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馬斯洛在其心理學理論中指出:“人在滿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後,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與自身價值被承認。”《紐約時報》評論說:“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他:“正是由於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盪的世界裡,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 如果說弗洛伊德精神學派為我們展示了人類本能乃至病態的一面,華生行為主義學派展示了物理、化學的一面,那么馬斯洛人本主義學派則展示了人類健康、積極與主動的一面。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與“追求卓越”的理論深刻地影響了當下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從而,馬斯洛心理學又被稱為“第三思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