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徑》

《秋徑》是宋代詩人保暹所作詩詞之一。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秋徑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保暹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杉竹清陰合,閒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作品賞析

北宋初年,詩壇上曾有名重一時的九位高僧,即歐陽修所說的“國朝浮屠,以詩名於世者九人”(《六一詩話》)。時值西崑體盛行,“時人爭效之”。九僧雖深居禪林古寺,卻惡此時弊。於是他們結為詩友,常相互倡和贈答,以清煉洗浮艷。保暹是金華名僧,九僧之一。《秋徑》是他的名作。

初秋時節,杉竹林葉茂枝密,清陰一片,甚是安謐。一條小道,從中蜿蜒穿行。修篁原本就是佛門愛物,孟秋的清陰更是為人們所喜愛。這裡幽靜雅致,是僧人信步閒行的好去處。此時正是“空山新雨後”,金風送爽,涼意宜人,詩人心曠神怡,遊興更濃了。密林深處更是寧靜至極。忽然,詩人聽到輕微的步履聲,它劃破了寂靜,顯得分外清晰。原來是寺僧歸來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作者正是採用以動寫靜,以聲繪寂的手法,進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寂靜有致。歸僧的腳步聲消失了,四周又是一片悄然。在這樣靜謐的天地里,詩人的目光由大及小、由粗及細,開始注意起大自然可愛的小生命了。他看到,這條小路上石板的斷縫間,時濃時淡地點滿了暗綠的青苔。於是詩翁的興致更高了,諦視也愈細了。他見到在那幽穴裂罅之間,蟲跡縱橫交叉。這條密林中的小路使詩人流連忘返,以致他展開遐想:在那下面層層岩巒的深處,必有深幽之地,可以隱居。

古來繪秋景的詩不勝枚舉;即便是寫山徑秋行的,也不乏其作。杜牧的《山行》色彩斑斕,充滿了對秋光的愛戀,屬這類詩的珍品;保暹的《秋徑》清新淡雅,表現出僧人淡泊的情懷,也是這類詩中別具一格之作。九僧皆師承賈島、姚合,崇尚苦吟,詩作“清苦工密”(方回《瀛奎律髓》)。此詩語言平易自然。“涼生初過雨”,“峰頂下層層”,語言明白如話,凝聚詩人匠心。“蟲跡穿幽穴”,描繪工切。前人評價說:“人見九僧詩或易之,不知其幾鍛鍊,幾敲推乃成一句、一聯,不可忽也。”(《瀛奎律髓》)

作者簡介

保暹,宋代僧人。金華(今屬浙江)人。與希晝、文兆、惠崇、宇昭等合稱“九詩僧”。作品收入《九僧詩集》,宋代時已不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