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金陵子》

《示金陵子》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描寫了金陵女子嬌柔艷美的情態和詩人嘯傲林泉的生活。

作品原文

示金陵子⑴
金陵城東誰家子,竊聽琴聲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來,隨人直度西江水⑵。
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謝公正要東山妓⑶,攜手林泉處處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金陵子:即是金陵妓。
⑵西江:西來的江水。《莊子·外物》:“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後人因此泛稱吳越之地的江水為西江。
⑶要:同“邀”。東山妓:東晉名士謝安每游東山,常以妓女相隨。

白話譯文

金陵城東是誰家的女兒,偷偷聽碧紗帳里悠揚的琴聲。她像天上的一片落霞,跟隨情人一起渡過西江的流水。用吳語唱楚歌,聲嬌字不正,似能非能最是有情。謝安正要邀請東山妓女,攜著手在林泉間暢遊。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金陵時,傾心於金陵子,因此寫作這首纏綿而富情致的詩,贈給她,並寄託了自己的心愿。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共八句。前六句專寫金陵妓。開頭兩句,詩用行人“竊聽琴聲”發端,琴聲自“碧窗里”傳出,表明彈琴的人是女子,琴聲能引來行人竊聽,可見琴聲悠揚優美,彈琴的人技藝嫻熟。這兩句描寫金陵城東的歌妓善彈古琴。“落花一片天上來,隨人直度西江水。”以一片落花喻指金陵子,形容她好像仙女,氣韻不凡,自天而降落人間,隨人們一起渡過西江水,來到金陵。“楚歌吳語”二句,描寫金陵子富有情致:金陵子能唱楚歌,她操一口吳儂軟語,嬌滴滴未成腔調先有情。李白《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小妓金陵歌楚聲。”李白對這位才藝、容貌雙全的歌妓曾傾心過。他寫的詩句“我亦為君飲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傾”(《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其四),透露過這個訊息。
最後兩句,詩人以攄寫自己的心跡結束全篇。他借用晉朝謝安的典故,喻寫自己的意願。謝安舊時隱居於會稽東山,後來居住金陵,他便築土山以比擬東山,常攜妓縱情游賞。李白的《東山吟》也寫過這則典故,他在題下自註:“去江寧城三十五里,晉謝安攜妓之所。”詩云:“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這首《金陵子》結句與《東山吟》意義類似。“謝公正要東山妓,攜手林泉處處行”,詩人正邀約金陵子,攜手在林泉佳處游賞。謝安志在東山,李白志在林泉,詩意故作放曠,而不滿現實、退隱青山之志,隱然可見。魏顥《李翰林集序》記載李白的事跡:云:“(太白)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跡類謝康樂(按,謝靈運封康樂公,魏氏誤以謝靈運為謝安),故世號李東山。”
摹寫歌妓,如果著意於容貌、服飾和纖穠艷麗的色彩,必流於平庸。李白卻用宕逸輕靈之筆,清新灑脫的語言,形容金陵子的才藝、氣韻、情致,不落俗套,情意纏綿。結句切金陵城,借用謝安典故,比喻自身意緒,就地起興,喻意恰當,妥貼自然,更增添了詩篇的超逸神韻。

作者

 李白像  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