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風化雨的笑容
內容簡介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李岩受奸人排擠,無奈之下自盡,袁承志心中悲痛,意興蕭索。
這日張朝唐和他談起渤泥國民風淳樸,安靜太平,說道:“中原大亂,公子心緒不佳,何不到渤泥國去散散心?”袁承志心想寄人籬下,也無意趣,忽然想起那西洋軍官所贈的一張海島圖,於是取了出來,詢問此是何地。張朝唐道:“那是在渤泥國左近的一座大島嶼,眼下為紅毛國海盜盤踞,騷擾海客。”
袁承志一聽之下,神遊海外,壯志頓興,不禁拍案長嘯,說道:“咱們就去將紅毛海盜驅走,到這海島上去做化外之民罷。”當下與青青、何惕守、孫仲壽等人商量,決定依照這張西洋海圖,去尋找這個世外桃源。
金蛇營豪傑都誓死追隨,願跟隨盟主遠征異域,到海外開闢一個新天地。孫仲壽和眾將領商量,約定一個月後在泉州取齊,一起籌備出海遠征之事。
水鑒等將士因家有老小,考慮到此次遠征路途遙遠,茫茫大海風險莫測,實在不方便拖家帶口,便暫時不打算跟隨出征。孫仲壽將寶藏取出變現,發了盤纏妥善安置眾人,又跟他們說日後若不順,不想在韃子手下受氣,可以隨時再來投靠盟主。留守的眾將士都感動萬分,發誓絕對不會投降韃子。
承志心中感慨萬千,與金蛇營部定下四句誓言:,“不降朝廷,不跟闖王,不害百姓,專打敵寇”。眾豪傑出生入死情義深重,拉著手反覆互道珍重,依依不捨的灑淚而別。
阿九得知袁承志的決定,知他最難捨青青的情義,相比之下自己終是外人,不可能得他終身守護,國破家亡又遭斷臂,不由得心灰意冷之極。
承志收到勝海捎來竹葉,才想起留在北京的阿九,擔心她會做出傻事,便帶了青青和何惕手,日夜兼程趕往北京。北京城已被清兵圍住,程青竹早早在城外守候,告知他阿九已出家為尼。
承志騎馬追到城外沙漠,只見到緇衣光頭的阿九。往日紅顏竟凋落成泥,他又是震驚又是愧疚,拉住阿九空袖心神大亂,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安慰。青青遠遠的站在一旁,看著阿九孤寂削瘦的身影,心中也是萬分的惋惜,卻也不自覺的有點緊張。
阿九沒想到他來得這末快,心中湧起了一絲感激,還有許多的傷感不捨,忽然瞥見遠處的青青,一時間竟然更加絕望,面如枯槁地與他告別,轉身便自行離去。
承志看著她淒涼背影,心中忽然間萬分不忍,想要追上去勸她還俗,手臂卻被青青牽住了。他看著青青的眼睛,感覺到她的同情憐惜,也體會到了她的不安,激動的心情忽然平復。
阿九要的是終身相守,自己最不捨的卻是青青。她既然選擇出家為尼,自是想斬斷這段孽緣。自己不能解開她心結,追上去又有什末用?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無奈之下只得長嘆一聲,與青青並肩目送阿九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