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之愉悅》

《眼之愉悅》

《眼之愉悅》將弗朗索瓦·特呂弗的電影論文、電影評論,以及藝術主題的隨筆整理結集,見證了特呂弗在拍攝電影的同時從事的寫作活動。為電影愛好者進一步了解這位偉大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的創作和思維提供了第一手的翔實資料。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弗朗索瓦·特呂弗譯者:王竹雅
ISBN:9787807297932
頁數:374頁
定價:38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眼之愉悅眼之愉悅

裝幀:平裝
出版年:2010年7月1日

內容簡介

在法國大導演中,大概要數弗朗索瓦·特呂弗撰寫的電影評論數量最多了:20世紀50年代,他作為影評人和筆戰者撰寫影評,當上導演以後,他又以隨筆家的身份為朋友的書寫序,或者重新評論他最喜愛的導演。他在電影作家與電影導演的雙重身份間來回遊走,如魚得水。
20世紀80年代初,他計畫出一本新的影評集,作為《我生命中的電影》(1975年)一書的續篇。這本《眼之愉悅》精選了特呂弗在其電影生涯的各個階段創作的大量作品:從早期發表在《藝術》和《電影手冊》上的影評(其中包括1954年發表的那篇著名的《法國電影的某種趨勢》),到晚期對拍攝電影的經驗總結。

編輯推薦

《眼之愉悅》是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推出的,是世界級電影大師的隨筆集。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弗朗索瓦·特呂弗
弗朗索瓦·特呂弗,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旗手、法國電影的領軍人物,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編、自導,甚至自己還扮演片中角色。從他開始,出現了第一人稱電影,第一部這類的影片是他執導的《四百下》,該片也是新浪潮的代表作,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大獎,以及紐約影評人獎年度最佳外語片等一系列榮譽。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他是“一位安靜的革命者,以傳統的方式拍攝最不傳統的電影”。

目錄

第一章第一人稱的電影
第二章敬意與肖像
第三章文學與電影
第四章明星萬歲!
第五章有一些論戰並非壞事

文摘

查利·卓別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導演,但他的電影差點兒成為電影史上最神秘的作品。當影片的經營權相繼到期,卓別林禁止別人繼續放映他的電影,因為自從踏上電影之路,他就為不計其數的盜版吃盡了苦頭。所以,後來的影迷只聽過《孩子》、《大馬戲團》(TheCircus)、《城市之光》(CityLights)、《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和《舞台春秋》(limelight)這些片名,卻從未看過電影。
1970年,卓別林決定重新發行他的絕大多數電影,所以安德烈·巴贊撰寫的關於卓別林的文章在這個時候發表似乎比較合適。這本結集將帶領讀者追尋兩種思想——導演的思想和作家的思想——的發展軌跡,猶如行走在鐵路的枕木上。巴贊對卓別林的作品瞭然於胸,這一點我們在讀這本著作時就能感受到,但我還是想說一說巴贊留給我的美好回憶。記不清有多少次了,我看見巴贊在電影俱樂部里向工人,研討班成員和大學生介紹《朝聖者》、《流浪者》,還有其它一些被他熟記於心的電影。巴贊關於卓別林的評論異常精彩,無人能及,那令人眩暈的論述帶給聽眾無窮的樂趣。
和埃里克·候麥——我十分欽佩他特意為本書撰寫的有關《香港女伯爵》(LaComtessedeHong-Kong)的文章——相反,我從未質疑查利·卓別林在電影史上的特殊地位,不論是記錄成書的電影史,還是著名的口述電影史。
有聲電影誕生以前,世界上很多人——主要是作家和知識分子——都拒絕電影,鄙視電影。在他們眼中,電影不過是一種流行娛樂方式,充其量算是二流藝術。他們只寬容一個人:查利·卓別林。我能理解,這會使看過格里菲斯、斯特勞亨和基頓電影的觀眾感到不快。這場爭論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電影是一門藝術嗎?”這場知識分子間的論戰與普通觀眾無關,觀眾不會提出這個問題。由於觀眾的狂熱崇拜,一戰結束時,卓別林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人,這種崇拜之情今天的人可能難以想像,或許只有把阿根廷人對貝隆夫人的頂禮膜拜放大到全球範圍才能理解。
五十八年前,夏爾洛第一次登上銀幕,五十八年後的今天,我依然驚嘆於當時人們對卓別林的崇拜,因為我從中看到了一種邏輯,以及這種邏輯中呈現的大美。從電影誕生之初一直到1920年,拍電影的都是些有特權的人,雖然當時拍電影與搞藝術沒有多大關係。我不打算唱那段1968年5月以來非常有名關於“布爾喬亞電影”的歌曲,我只想提醒大家,在拍電影的人和看電影的人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那不僅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更是家庭出身的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