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兩位主人公是一對夫妻,丈夫是緝毒前沿的民警,奮不顧身地勇擒毒販,踐履著他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妻子在丈夫身負重傷後,不離不棄,杜鵑啼血般地用數百封情書深情呼喚“植物人”丈夫。他們的執著、痴情、率真、善良,將大愛無疆的情操展現到極致,展示著愛之堅韌頑強,情之博大精深。全書充溢著悲壯與悽美、俠骨與柔情,將道德情操的崇高與善良娓娓道來,自然樸素成一種真實的人生。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書中這位柔情似水的妻子卻用柔弱的肩膀承擔著一個信念:真愛無悔!將一個美麗而古老的話題演繹成一曲感動當代中國的真愛長歌。
作品人物
羅金勇是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公安局民警,2005年10月1日,他與妻子羅映珍利用國慶長假回家探望父母,乘車途中羅金勇發現毒販,在緝毒中,他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細心看護,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念給丈夫聽,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喚醒了昏迷不醒長達一年多的丈夫,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真愛長歌。
據悉,2007年4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反映羅金勇、羅映珍夫婦事跡的材料,報送中央領導。5月,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作出重要批示,羅金勇、羅映珍夫婦的感人事跡,弘揚了人間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優秀典型,要進行重點宣傳。6月,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光明網等中央級新聞媒體和雲南的各種新聞媒體集中宣傳了他們的感人事跡。
創作情況
為深入挖掘羅金勇、羅映珍夫婦的感人事跡,全面系統地反映羅金勇、羅映珍夫婦的真愛之情和社會各界對英雄夫妻的關愛之情,彰顯人性的價值和真愛的力量,雲南教育出版社組織力量,策劃撰寫出版了這部長篇報告文學。
為了準確生動地表現羅金勇、羅映珍夫婦的先進事跡,在廣泛閱讀幾十萬字的有關材料的基礎上,作者和責編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沿著英雄成長的足跡,先後到雲南民族大學、臨滄、永德、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和北京宣武醫院進行實地採訪,採訪他們的父母、同學、老師、同事、朋友、領導、醫生、護士和他們服務過的有關人士上百人,行程數千公里,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創作素材。
所獲獎項
這部作品榮獲了2008年雲南省重點圖書出版獎和“雲南文化精品工程”優秀作品獎。
評價
在現在的社會中,似乎只有小說才能符合日益浮躁的人們的閱讀需求。其中,尤以越來越離奇的玄幻小說受年輕人的歡迎。然而《真愛長歌》一書的作者卻用那顆真摯的心靈和生動細膩的筆法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充分體現了報告文學紀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的特點,把報告文學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像一股緩緩的清泉水流入我們的心田,滋潤著我們心靈的土壤。《真愛長歌》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把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知、相愛乃至不離不棄相守的故事娓娓道來。其中最有特點的便是作者為每一章所寫的題記。作者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和優美的文筆把每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到了題記中。如“第十章英雄沒有倒下”的題記這樣寫道:“一根指頭劃破晦暗,一字音節串成旋歌,一瞥眼神閃爍情愫,一個敬禮傳遞執著。當道德、良心、義務、責任超越情愛,所有的苦難還原平凡,湮滅平庸。天安門廣場走來邊陲兒女,一個坐著輪椅,一個推著。即使這樣,他們仍是民族的棟樑。”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
其次,作者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緻來敘述整個故事,使本身就已經感人至深的故事閃現著唯美的色彩。其中,講述羅映珍守護丈夫醒來的那一段敘述讀來尤其讓人印象深刻。一日日的守望呼喚,一條條來往於病房及出租房的漫漫夜路,一個個睡不著的雨夜,一根根變白的頭髮,羅映珍所有的苦澀和期盼都通過作者那支飽含同情和崇敬的筆,幻化成了靈動的文字直抵讀者的靈魂深處。
作者在敘事和抒情的同時,在作品中融入了許多社會思考、人生感悟和愛情追問,使作品不至於感情泛濫,在做到“哀而不傷”的同時,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底蘊和感染力。例如,在講羅金勇奔赴禁毒前線時,作者寫道:“人,總是自己給自己鼓勁的,要不怎么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那么多的碧雲天,黃花地。”再如,在提到昆明近年多變的天氣時,作者說:“天地陰陽,五行平衡,人的索取太多,老天也不答應,便製造些大大小小的麻煩刁難自己,提醒你,人啊——別再貪婪,別再富了自己,窮了後人。”寥寥數語引人深思且耐人品味。
作為一個出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這部作品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而是對於生與死、愛與恨、責任與權利的深層思考。曾聽過社會上有人對90後的評價是“成人化”。仔細想來,確實如此,還沒長大的我們早已開始學習成人世界裡的遊戲規則,漸漸長大後的我們開始學會用冷漠去質疑世界的美好,當“真情”變得越來越稀罕甚至為人所訕笑時,90後的我們似乎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理想不再被寄託於頂天立地的英雄,更不相信永恆不變的愛情,悱惻纏綿的小資情調釋放著我們青春的激情,魔幻小說的離奇情境勾引著我們無窮的想像。
愛情的核心是什麼?誰人不嚮往愛情?誰人不渴望被愛?但如果無人願意做出犧牲和奉獻,那誰是幸福和愛的提供者?如果說《真愛長歌》里的動人事跡喚醒了世人對愛的感知,那么對於90後來說就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愛。這不是存在於文學殿堂里觸碰不到的虛幻,而是現實世界中離我們並不遠的真實。羅映珍用她全部的愛詮釋了“真愛無悔”,用她的行動告訴我們:“甜蜜也許不是愛情的標尺,患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