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袁仄,胡月 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0-8-1
版次:1
頁數:446
字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0-8-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108026125
包裝:精裝
內容簡介
中國歷經的20世紀是社會激盪的百年,亦是新舊觀念混雜、東西文化碰撞的百年。本書以國人“衣”生活的視角,梳理了服裝這一領域的歷史變遷,評述服飾興衰,探究風尚源流,笑談百年“衣裳”。
作為服裝學者的兩位作者.從政治、社會、文化角度加以鉤沉,於生活史的廣闊空間縱橫開闔:從文獻、報章,到小說、俚語,所呈現的公共記憶與私人記憶,立體地勾畫出中國人穿衣現象中的時代烙印。
385幀圖像,既有歷史照片、家庭寫真、服裝實物及老月份牌畫、老插圖等作為重現,亦有當代名家的水墨題圖、淡彩插圖以為點睛。
作者自述
衣,是人類生活中最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常常將衣文化與治天下等同起來,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就是這個意思。但是,衣服畢竟是人們生活中最先接觸也是最多接觸的人造物品,而恰是這樣平凡的東西,實際上承載著歷史文化,承載著社會發展、變革的大歷史。
這本《百年衣裳》正是從我們每個人日常的衣生活里,梳理了中國百年的巨大變化、巨大變革。而這種變化、變革正是發生在我們每個家庭里,發生在每個個體身上。雖然它是這么一本小書,但我們研究、收集、分析、撰寫、插圖、裝幀等耗時十餘年。因為我們清楚,這本書不是僅僅歷陳穿過的衣衫,而是那衣裳變遷的背後,衣裳與時代的糾葛,從衣裳可窺見的百年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大變化。
百年前,康有為欲改良政治,其《戊戌奏稿》上就提出:“皇上身先斷髮易服,詔天下同時斷髮,與民更始……則舉國尚武之風,躍躍欲振,更新之氣,光徹大新。”民國初始,剪辮易服是最普遍的革命舉措,期間的“剪”與“不剪”,“易”與“不易”,實際是中國歷史上新舊思想的激烈碰撞。
在新中國的初年,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沒有制定“服制”的社會,但其對人們衣著的規範,裹挾著極左思潮,將國人前三十年的衣裳異化成“老三樣”、“老三色”。以及改革開放的大門徐徐打開後的變化……書中運用許多細節的描寫,包括新聞、報刊、文摘、小說、俚語等,於細微處展現時代精神。所有服飾變化的細節都再現了每個時代,凸現了各個時代的“時尚”,和每個時代里個體的扮靚方式。
另外,許多人在閱讀這本《百年衣裳》時,都會先細細地翻看該書的圖片,因為書中那些圖片甚是有趣,有歷史照片、家庭寫真、服裝實物和老月份牌、老插圖等,還有當代著名畫家夏葆元的水墨題圖,以及淡彩的服裝寫實插圖為本書點睛。這些真切、可親的照片不僅道出時代的記憶,應該也會勾起讀者家庭映像的回憶。
我們在文風上力求將學術嚴謹和語言生動糅合一起,每章都會有服飾的趣味故事,同時又將服飾的林林總總融入到了大時代、大歷史之中。□袁仄胡月
編輯推薦
衣裳如今作為時尚的一部分,深究起來似乎是小道,但在歷史上,服飾卻是錯不得的大事之一,即便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歷史階段,衣裳之中透露出來的政治含義,也豐富得令人震驚。《百年衣裳》從這小道入手,最終寫成了一部大書。把服裝史放在文化史當中進行解讀,只是這部大書的題中應有之義,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百年來的服裝變遷,我們能讀到一部相當完整的近代史:衣裳的變化,不僅僅關乎時尚,更關乎政制、人心,這,大概是我們打開書之前很難想到的。
媒體評論
@黃宗江:沒想到百年衣裳包容了我們和我們的父母子女所經歷的百年。讀者當然不可能經歷相同,但你總能感到自己親歷過的或遠或近的歷史。
@許覺民:服裝史的研究是一種文化史的研究,不同時代的服裝變換,昭示著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變換,這是個複雜的問題。這本書始終與時代的變幻息息相關地談論著服裝,道出了此中訊息。
讀者評論
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新近上市,出於對三聯牌子的信任,我翻看了一下,然後回頭在噹噹上買了,因為貪個小便宜,書店八折,噹噹七六折。
1、從內容上看,此書主講衣飾,分為十章,百年歷史,以十年為一章。從世紀初長袍馬褂講起,剪髮,放足,西學東漸,民國的中山裝,大上海的旗袍,到解放後,文革時代的紅裝,以及用布票年代的補丁衣服的記憶,直至改革開放,年輕人日新月異的著裝。此書介於專業和休閒之間,書中配了大量圖片,幾乎每頁都有,一張至數張不等,無論是80後70後還是60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那個年代的衣裳,所以讀來饒有趣味,並且會喚起那段並不遙遠的記憶,心頭湧上一種童時的親切和溫馨。
2、從裝幀上看,此書開本介於16K和32K之間,硬面精裝,紙張,裝幀上佳,排版字型看起來也很舒服,很像我之前買的一本書《植物的故事》,對得起三聯的牌子。
3、此書10年8月一版一印8000冊,噹噹敢賣八五折,無語,建議要買的再等等,七折多點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