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是卡佛的成名作和公認的經典之作。收入卡佛17個名篇:《你們為什麼不跳個舞》、《取景框》、《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涼亭》、《我可以看見最細小的東西》、《紙袋》、《洗澡》、《告訴女人們我們出去一趟》、《粗斜棉布》、《家門口就有這么多的水》、《第三件毀了我父親的事》、《嚴肅的談話》、《平靜》、《大眾力學》、《所有東西都粘在了他身上》、《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還有一件事》。啞巴毀了我父親的餘生,男人和女人的愛逐漸沉重而搖擺不定,過生日的男孩在醫院裡等待死亡,愛得死去活來的十七歲男孩和女孩有了女兒……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願望,做著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他們發現自己在為生存而掙扎,無法獲得在常人看來並不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業,酗酒,破產。卡佛用極簡的遣詞、冷靜疏離的敘事,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邊緣性以及現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識。卡佛想說,像一個人一樣活著並非易事,而且,愛情不過是一種記憶罷了。
作品目錄
[前言]做一個優秀讀者
你們為什麼不跳個舞
取景框
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涼亭
我可以看見最細小的東西
紙袋
洗澡
告訴女人們我們出去一趟
粗斜棉布
家門口就有這么多的水
第三件毀了我父親的事
嚴肅的談話
平靜
大眾力學
所有東西都粘在了他身上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還有一件事
[附錄]譯後記
點評鑑賞
本書由十七篇短篇小說組成,講述了如餐館女招待、鋸木廠工人、修車工、推銷員和汽車旅館管理員等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的生活。這些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願望,做著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他們發現自己在為生存而掙扎,無法獲得在常人看來並不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業,酗酒,破產。卡佛用“極簡”的遣詞、冷靜疏離的敘事,表現了現代社會中人的邊緣性以及現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識。
作品成就
卡佛的這本短篇小說集如同一針強心劑,為美國短篇小說寫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對美國現實主義寫作傳統的復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小說集裡篇幅不長的十七篇小說也使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卡佛成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小說家,並為他贏得了“美國的契訶夫”這一稱號。《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出版後,效仿者趨之若鶩,卡佛成了美國繼海明威之後受到模仿最多的作家。那一時期美國文學雜誌經常收到被編輯戲稱為“卡佛式小說”的投稿。《時尚先生》Esquire)曾開出一個現代人必讀的書列(共75本),《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就名列其中。
相關版本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者: (美)雷蒙德·卡佛 著,小二 譯
出 版 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字數: 109000
開本: 大32開
定價:¥22.00
作者簡介
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詩人,美國“極簡主義”代表作家,並被譽為“新小說”創始者。1938年5月25日出生於俄勒岡州克拉斯坎尼鎮,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畢業後,即養家餬口艱難謀生,業餘學習寫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滿了苦難與失望。失業,酗酒,破產,妻離子散,友人背棄,墜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學聲名漸高,卻罹患肺癌,五十歲便英年早逝。卡佛的作品風格和他自身經歷密切相關,精簡冷硬。他不是用天才來寫作,而是嘔心瀝血的寫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說和詩為主,代表作有《請你安靜一下好不好?》、《談論愛情時我們說些什麼》、《大教堂》、《何方來電》等。
序言
大概10年前,我所在的雜誌還沒有現在這樣忙碌,主編朱偉先生還有閒情給我們上古典音樂欣賞課。他拿來馬勒的交響曲給我們聽,適時地有兩句講解,那時候談一篇稿子的好壞,也往往從莊子和莎士比亞說起。有一天下午,他問我最近在看什麼小說,我說,看昆德拉。他皺眉頭,怎么還在看昆德拉?那時候,米蘭-昆德拉已經流行了很多年,朱偉先生對他評價不高——也就是個三流小說家吧。朱先生原來在《人民文學》當小說編輯,後來在《讀書》雜誌寫專欄專門評點小說,我當然很相信他對小說的鑑賞力。那天下午,在他的辦公室里,他給我上了一堂小說課,主要講的就是卡佛的小說,他甚至把《家門口就有這么多的水》的故事複述給我聽。後來,我找到了於曉丹翻譯的那本卡佛小說集。據說,朱偉擔當小說編輯時,鄭重向於曉丹建議,要多翻譯卡佛的小說。
2008年年初,我在選題會上說,現在網際網路上活躍著一群翻譯家,有字幕組,有翻譯大學課程的項目,“有一個傢伙在上海,專門翻譯卡佛的小說”。那天會議上,我們確定做這樣一個題目叫“網際網路翻譯家”。
我是在“3rdcolour”的部落格上看到小二翻譯的小說的。“3rdcolour”在蘭州,他喜歡看卡佛的小說,但很難找到書,就建了個部落格,叫“尋找雷蒙德·卡佛”。小二老早就開始翻譯卡佛,也找到這個部落格,他把自己翻譯的作品給“3rdcolour”寄過去。很快,我就和小二敲定在上海見面。我們大概談了有四個小時,然後呼朋喚友一起吃了頓晚飯。小二打籃球,喜歡合唱,是個高級管理人員加高級工程師,但自稱是個焊電路的,這不是那種假裝的謙卑,而是他打心眼裡認為,掙錢做生意造福於別人服務於社會,這還不夠,最好還要給“文明”做出一點兒貢獻。
再後來,我採訪陸建德老師,陸老師給我講凱恩斯的一個小故事——1945年,凱恩斯從《經濟學雜誌》主編一職卸任,顧問委員會為他舉行宴會,他在致謝時來了個修辭上的反高潮。他要為皇家經濟學會和經濟學家乾杯,並說在座諸位都是受託人(trustees of...),此時他略作停頓,大家以為他要說的是文明的受託人,不料他故意讓眾人失望:“為經濟學家、為並非創造文明之受託人,而是創作文明之可能性的受託人諸位,乾杯。”真正受託創造文明的,是凱恩斯的那幫朋友——布魯姆斯伯里團體裡的那幫藝術家和作家。
咱們這裡的經濟學家不會有這樣的看法,咱們這裡的作家也擔當不起這個。即便是看小說的人,也多數自甘於邊緣和異類了,你要是一不小心成了文化消費的“主流”,那你得多差勁啊。所以,偷偷看點兒一般人不知道的小說,就我而言,是特別有優越感的一個事兒。
那次,在上海,麻省理工學院的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先生也接受了我們的採訪。他說,網際網路上正興起一種“參與文化”,推動這種文化形成的是“冬粉”,全世界的“冬粉”聯合起來,共享信息;他還說,網際網路可以興起一種新型的“世界主義”,以往一個孩子要了解世界,就要到處去旅行,見識各地的文化,現在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更加便捷地了解這個世界。嗯,這位先生說得多好啊。
2008年冬天,譯林引進的卡佛小說集出版了,我問小二,怎么還不見他的譯本有動靜,他好像並不著急。自打上海的採訪之後,我們沒再見過,有什麼事情都通過網路交流,比如豆瓣的“卡佛小組”。還是通過網際網路,我看到一個讀者對卡佛的評價——“卡佛如果是一個偉大的小說家,那么他必定也同樣有這樣屬於他自己的不可複製的氣質,這和他是不是一個LOSER,是不是一生窮困,是不是描述底層人民的生活沒關係……你要是硬要我說屬於卡佛的獨一無二的氣息是什麼,我也說不上來,也不想說,反正書里的一切都是這個叫做雷蒙德·卡佛的傢伙的,那隻老孔雀,那隻噁心的耳朵,那隻麵包圈,軟座車廂,這些都是他的,這個窮鬼的,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瑣碎日子,就這樣成了永恆,而他擁有這一切,永遠擁有。”
這個帖子現在就貼在“尋找雷蒙德·卡佛”的網站上,我不知道這位老兄是誰,但他絕對是小說的“優秀讀者”。在我看,“3rdcolour”、小二,包括區區在下,都算是卡佛的“優秀讀者”,這個名詞是納博科夫的《文學講稿》里提出來的。當然,從喜歡卡佛的小說到動筆翻譯其所有的小說,小二儼然是個“翻譯家”,我們不過是一幫樂於分享,懂得欣賞的“冬粉”,願意把卡佛的東西炒得熱一點兒,但是,面對卡佛,還有更多的一些了不起的作家,做一個“優秀讀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兒。
評論
我在描寫人生微妙、難解卻又真切人性的細節上。多數來自雷蒙德·卡佛的啟發。
——村上春樹
但愛這個字——這個字在逐漸變暗,變得沉重和搖擺不定並開始侵蝕這一頁紙,你聽。
——雷蒙德·卡佛《愛這個字》
你們在相遇之前也曾愛過別人……如果我們倆有誰出了事,我想另一個,.另一個人會傷心一會兒,你們知道,但很快,活著的一方就會跑出去,繼續再次戀愛……所有這些,所有這些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一種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都不是。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卡佛的極簡絕不僅僅文字的,他在表達對自身和所寫世界的根本看法。中國讀者喜愛卡佛,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他讓很多很多人真正感知到自己生命中確實有一種荒涼的,令人膽寒的巨大沉默。
——<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
這就是我喜歡卡佛小說的原因。……閱讀他的小說,成為身臨其境,依靠智商去追索的過程。追索過程充滿神秘,神秘中感覺到他所要表達的核心,會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
——<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
我想卡佛恰恰抓住了人生共通的經驗:那些表面的成功者,內心藏著巨大的不安與頹唐,卡佛小說映照出他們同樣蒼涼、毫無詩意的生活。
——《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苗煒
讀卡佛讀的不是大朵大朵的雲,是雲後面一動不動的山峰。讀的是一代美國人的心情,也是我們自己這一代中國人的心情。
——作家蘇童
書摘
涼亭
那天早晨,她把提切爾澆在我的肚皮上又舔掉。到了下午她想從窗戶跳出去。
我說:“霍莉,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事必須了結。”
我們坐在樓上一個套間的沙發上。這裡有很多空房間可以選擇。但我們需要一個套間,一個可以邊走動邊說話的地方。所以那天早晨我們給汽車旅館辦公室上了鎖,去了樓上套間。
她說:“杜安,這真要了我的命。”
我們在喝加了冰塊和水的提切爾。上下午之間曾睡了一小會兒。後來她下了床,只穿了內衣,威脅說要從窗戶那裡爬出去。我只好摟著她,雖然只有兩層樓高。但還是要這樣。
“我受夠了,”她說道,“我再也受不了了。”
她用手捂住臉,閉上眼睛。她的頭前後晃動,同時哼哼呻吟著。
見她這樣我難受得要死。
“受不了什麼?”我說,儘管我當然知道她說的是什麼。
“我不必對你再說了,”她說,“我控制不住自己了。臉也丟盡了。我曾是個那么要強的女人。”
她剛過三十,是個有魅力的女人。高個子,有著長長的黑髮和綠色的眼睛,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個綠眼睛的女人。過去我常說到她的綠眼睛,她告訴我說正是這雙眼睛讓她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難道我還不知道這個!
這一樁接一樁的事情讓我覺得糟糕透頂。
我能聽見樓下辦公室的電話鈴聲。它一整天都在那裡斷斷續續地叫著。甚至我在打盹時都能聽得見。我會睜開眼,凝視著天花板,聽著鈴聲,琢磨我倆之間到底是怎么了。
也許我該看看地板。
“我的心碎了,”她說,“成了一塊石頭。我不行了,最糟糕的是我再也沒用了。”
“霍莉。”我說。
剛搬來這兒做管理員時,我們覺得總算熬出頭了。不用付房租和水電,外加一個月三百塊。哪兒去找這樣的好事。
霍莉負責賬目。她算得清楚,客房大多都是她租出去的。她喜歡和人打交道,大家也喜歡她。我負責庭院裡的事,修整草坪剪雜草,維持游泳池的清潔,還做些小的維修。
第一年可以說是萬事如意。我晚上做著另一份工作,我們的狀況在改善,有了自己的計畫。某一天的早晨,我也不知道。這個瘦小的墨西哥女僕進來做清潔時,我剛給一個客房的衛生間鋪好瓷磚。是霍莉雇的她。我實在說不上以前曾注意過這個小東西,儘管彼此碰面時說過幾句話。我還記得,她稱呼我先生。
總之,事情就這樣接踵而至。
從那個早晨起我開始留意她。她是個長著潔白牙齒的極好的小東西,我習慣於看她的嘴。
她開始用名字來稱呼我。
一天早晨,我正在修一個衛生問的水龍頭墊圈,她走了進來,像其他女僕一樣打開電視機。就是說,她們在打掃時都這樣。我停下手裡的活,走出衛生間。看見我她有點意外。她輕笑著叫出了我的名字。
她剛說完我們就倒在了床上。
“霍莉,你仍然是個自信的女人,”我說,“你仍然是最棒的。別這樣,霍莉。”
她搖搖頭。
“我心裡的東西死了,”她說,“雖然它堅持了很久,但還是死了。是你殺死了它,就像是你劈了它一斧子。現在一切都齷齪不堪了。”
她喝完了酒,然後放聲大哭。我試著摟住她。但沒用。
我給我倆添了點酒,留神著窗外。
辦公室前面停了兩輛掛著外州牌照的車子,開車的站在門口說話。其中的一個剛對另一個說完什麼,他托著下巴,打量著客房。那兒還有個女人,她把臉貼在玻璃上,用手遮住眼睛,向裡面張望。她又推了推門。
樓下的電話響了起來。
“甚至我們剛才幹那件事時你還想著她,”霍莉說,“杜安,這太讓人傷心了。”
她接過我遞給她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