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信息簡介
1992年,南斯拉夫內戰前,塞族工程師盧卡帶
著他那歌劇迷妻子和他們的 足球運動員兒子來到波士尼亞的一個小城,來建造一條能夠改變當地旅遊狀況的鐵路。在這個導演虛擬的小鎮上一切都是快樂而荒謬的。圍繞著即將通車的鐵路,人們幻想著新的 生活,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被描繪得極具喜劇色彩。那種 《地下》里我們曾看到過的誇張的喜劇風格,會讓你從開場一直笑到肚餓……伴著迷人的塞爾維亞音樂和舞蹈,鐵路的建成和戰爭的紛亂幾乎同時降臨。盧卡以及小鎮的所有生活和夢想都急轉直下,影片的風格也蛻變為一種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悲情敘事。盧卡的女人跑了,兒子入伍了,盧卡想用工作使自己與外界隔開,偏偏郵差總讓一切事與願違……幾經周折,盧卡一家又回到了小鎮的車站,可已經了無生趣的他決定死在鐵路上。庫斯圖里卡試圖改變以往作品中對戰爭的詮釋角度,雖以戰爭為題,卻不再似《地下》的辛辣訴求。影片將較多筆墨耗費在描繪純粹的生活樂趣和人與自然親近之上,呈現出的是一種超越了戰爭的個人化“桃花源”式的理想生存方式。導演甚至給了盧卡一個波士尼亞女人,重建生活希望之餘,把戰爭隔閡也給消解了。影片與姜文的 《鬼子來了》在表現戰爭主題時採取的逆向敘事策略和黑色幽默的表述口吻極其相似,但它又絕對是一部不可複製的藝術電影傑作。坎城影展沒有鼓勵這部意識形態略顯消極的作品,使得《生命是個奇蹟》成為去年最被低估的影片之一。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Emir Kusturica 2004年作品,榮獲2004年坎城影展國家教育獎。路卡這個塞爾維亞 工程師的理想是建造一條旅遊路線。為了實現理想,他離開城市,和他妻子嘉德蘭卡和兒子米羅在某個波士尼亞山區定居下來,嘉德蘭卡是個女歌手,她很難忍受鄉村的寂寞;兒子米羅則一心希望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能夠進入國家隊。路卡全身心地投入到鐵路建設上,不去理會周圍戰爭即將爆發的傳聞。但是戰爭卻爆發了。米羅被征入伍。嘉德蘭卡非常沮喪,整夜酗酒。第二日,她離開了路卡,和情人去了貝爾格勒。不管炮彈隆隆,難民潮洶湧,路卡一直留在那裡等著妻子和米羅回來。嘉德蘭卡沒有回來,米羅也被捕入獄。正在那時,他從塞爾維亞士兵手下救出了一個年輕的穆族姑娘撒巴哈,使她免遭蹂躪。民兵建議他用撒巴哈去換他的兒子,但是路卡和撒巴哈卻墜入了愛河……
影片評論
庫斯杜力卡的電影還是一樣,熱鬧非凡,不過這片似乎以不如以往精彩,相較前幾部的黑貓白貓或地下社會,這片顯然單純許多當然單純並非不好,但庫斯杜力卡都是一直沿用極度誇張的表演方式,擅長使用魔幻寫實的吉普賽風格手法
一旦其內涵沒這么豐富時,感覺太過華而不實,當然這是比較下的結果,不然單看這片還是相當吸引人的。劇本還挺簡單的,就是男主角的兒子,原本只是個單純的足球員,卻在戰爭的背景下受徵召,後來更被俘虜意外下得到一名敵國(族)的女子,要拿來與兒子交換,卻愛上了她,簡單來說就是從父子之情轉換到男女之愛。印象很深地在足球場上那幕,有個人說“你這可惡的民族主義者”,這些就是劇本的核心原本的一家人雖奇怪,但也和樂,事件爆發後,男女愛情又再次建立一個平和,但殘酷的戰爭就一直扯壞這些和平最後回來的兒子已經是“智慧增長”,但男主角要的還是最單純的愛情。整個劇本最有趣的地方是男主角的變化,開始聽到兒子的兵役,卻是跟父親雕像敬酒,好像很光榮般妻子卻把雕像摔壞,像是推翻強權(Tito?),男主角與兒子談完,又擔心戰爭的危險,但卻被軍人欺騙之後兒子的替身,女主角出現,又愛上女主角,看似矛盾卻很真實。
導演介紹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Emir Kusturica
1926年,海明威坐在巴黎的咖啡館裡寫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講的是一戰後幾個同他一樣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在歐巴羅大陸上自我放逐的故事。幾十年後,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流亡到這裡。1995年,法籍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病逝於此。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不斷湧入法國,他們背井離鄉的原因各不相同,相當一部分與嚴峻的國內政治局勢有關。不過這無關緊要,巴黎這個老牌的藝術之一如繼往地敞開了胸懷,接納著他們,也同化著他們。當然也有少數人很難被同化,他們的民族性根深蒂固,且與優雅的法蘭西文明反差極大,因而顯得格外扎眼。這其中有一位長發蓬面的流浪漢來自硝煙瀰漫的南斯拉夫,因為拍了一部電影《地下》而聞名全球。 同是來自東歐,昆德拉用知性解構文學,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哲學借電影思辨,可在這位更年輕的藝術家的世界裡,你會被他近乎瘋狂的精神狂歡嚇一跳。人們一面稱他為大師,一面暗自懷疑他是否真能算是“大師”,因為他似乎從未嚴肅過。在他的影片裡,鋪天蓋地的是玩笑、戲謔、嘲弄和尋歡作樂,缺乏典型歐洲片的深沉含蓄,對白倒是毫不吝嗇。觀眾在他那裡永遠得不到安靜,這個名叫庫斯圖里卡的傢伙身上仿佛充滿了取之不竭的精力,用荒誕和詩意做成五顏六色的氣球、彩帶,裝點他盛大的宴會,帶著一幫有點兒神經質的斯拉夫人狂歌豪飲,所以有評論家把他稱為是一位內心狂野(Wild at Heart)的藝術家。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Emir Kusturica)1954年11月24日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地塞拉耶佛。你很難否認他是一位天生的導演,縱觀他的成長史便可發現,他身上兼備獨特的藝術稟賦和令人艷慕的上帝恩寵。從高中時代起,這個年輕人的電影就開始獲獎了。在著名的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就讀期間,他的影片《格麗妮卡》在卡羅維發利(捷克斯洛伐克城市)學生電影節上獲獎,此外還導演了兩部短片《真相的一面》和《秋天》。畢業後,躊躇滿志的庫斯圖里卡回到故鄉,開始了他在塞拉耶佛電視台工作的生涯。但是,他當時沒有想到,藝術並不能孤立地表現為藝術,它往往要身處各種浪潮、壓力的漩渦之中。他的第一部作品《新娘來了》因為打破了傳統的性愛禁忌而引起爭議,最後被禁。幸而下一部電視電影 《拳打泰坦》令他的事業柳暗花明,該片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里奇的小說改編,在斯洛維尼亞的國家電視節上奪得最佳導演獎。1981年,庫斯圖里卡用膠片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描寫南斯拉夫青少年開始接觸西方流行文化經歷的 《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贏得了二十七歲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獅獎,以及一系列南斯拉夫地區的電影獎項。此後他一發不可收拾,每一部新作均是國際電影節上的奪標熱門。1985年, 《爸爸出差時》一舉奪得歐洲最富盛譽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同時獲得普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這部被稱為反狄托主義的喜劇片展現了庫斯圖里卡豐富的電影才能,幽默、嘲諷,而又溫情脈脈,使得該片在世界各國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連一向排外的美國電影觀眾都對它敞開了胸懷。四年之後庫斯圖里卡重又殺回坎城,他哼唱著《流浪者之歌》(又譯《茨岡人時代》),摘走了最佳導演獎的桂冠,並榮獲羅西里尼特別獎。《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抒情詩篇,用詼諧的口吻講述了吉普賽人辛酸的生活歷程,讓人在忍俊不止的同時熱淚滿盈。 成名後的庫斯圖里卡任教於塞拉耶佛表演藝術學校,並受聘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導演課程。紐約的教書生活為他開始新的創作拓展了空間,而他的一個美國學生大衛·阿特金斯遞交的電影劇本更成為他首部英語影片的基礎。1993年,匯集了美國演 員費伊·達納葦、傑里·劉易斯,以及新星約翰尼·德普的影片《尋夢亞利桑那》攝製完成,意料之中地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是的,對於庫斯圖里卡來說,在國際電影節上捧走獎盃仿佛易如反掌,若是哪一部新作沒有墜上絲綢緞帶,那才會令人稱奇。 可以說,1995年的《地下》(又譯《沒有天空的都市》)使庫斯圖里卡的藝術事業攀上了頂峰。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宏片巨製兼具《 爸爸出差時》的政治諷喻和 《流浪者之歌》的盪氣迴腸,以一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喜劇方式描繪了南斯拉夫從1941年納粹占領期間至1995年內戰的曲折歷史。憑藉此片,三十九歲的導演再次登上金棕櫚的寶座。然而,與成功休戚相伴的永遠是各種各樣的批評,有相當一部分評論界人士對坎城的評選結果表示強烈抗議,這很大程度上是敏感的政治原因在其中作祟。作為一位長期旅居西方的東歐藝術家,庫斯圖里卡的處境是頗為尷尬的,尤其是當他竟敢拍出《地下》這樣公然諷刺狄托政權下所謂革命者的影片,可想而知,最犀利的批判之聲立即從他的故鄉塞拉耶佛傳來;同時,一些西方學者又把他列入米洛舍維奇的同黨,譴責他“在博愛、民主和反法西斯的名義下”騙取藝術界的嘉賞。重重壓力之下,灰心已極的庫斯圖里卡對外宣稱不再拍片。不過三年之後,他還是忍不住重出江湖,推出了描寫吉普賽人的最新作品 《黑貓白貓》,該片使他成為1998年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得主。 庫斯圖里卡可稱得上是個幸運兒嗎?他無疑是繆斯女神的寵兒,每每舉重若輕,似在玩笑間拍出的作品就遮住了多少影壇老前輩的光彩。但是,他又是一位步履沉重的流亡者,賦予他創作最深厚影響和鮮亮靈感的故國同時也是壓在他身上翻身不得的一座大山。幾乎有多少人激賞他,就有多少人咒罵他,而其焦點,則都源自他出身的那片土地。 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國占領,1945年解放,並於11月29日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因為由 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 波士尼亞—黑塞哥維亞、 馬其頓、 黑山六個共和國組成,這個聯邦國家始終被民族問題所困擾,終於在九十年代土崩瓦解。但 流浪異鄉的庫斯圖里卡從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恰恰相反,災難深重的南斯拉夫成了他永不能捨棄的創作源泉。他嘴角總是掛著一絲嘲笑,剖析著同胞身上並存的溫良與冷酷、正直與邪惡,以至於很多東歐評論家痛斥他把自己國家的人民全描繪成小偷和騙子。其實這是對庫斯圖里卡的一種誤解,忽視了他笑鬧諷刺背後所深藏的鄉愁與痛惜。看過《地下》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快結尾處演到在 德國瘋人院裡關了幾十年的伊萬跑進地下隧道,一輛經過的軍車問他去哪兒,他說,“南斯拉夫。”司機大笑著回答,“地球上已經沒有南斯拉夫了!”然後揚長而去,鏡頭裡只剩下伊萬瞪著一雙乾澀的鼓眼泡發獃。這時,我們看到的難道不正是庫斯圖里卡本人嗎?遠離故土常常使人更加了解那裡,庫斯圖里卡這樣談到南斯拉夫,“我在這樣一個 國家出生,希望、歡笑和生活之樂在那裡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強有力——邪惡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惡就是受害。” 庫斯圖里卡繼承了斯拉夫人特有的矛盾氣質,毫無疑問他是狂放不羈的,但在那近乎神經質的狂野之下,更深地埋藏著一顆憂鬱的靈魂。每當想起他,我總仿佛聽到誰在輕輕講述:“從前,有一個國家叫作——南斯拉夫……”
獲 獎 資 料
時 間 類 別 獎 項
歐洲電影獎 EFA
2001 提名 Super 8 Stories (2001) 巴爾幹龐克
坎城電影節 Cannes
1995 獲獎 Underground (1995) 地下
1989 Time of the Gypsies (1989) 流浪者之歌
提名
1985 獲獎 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 (1985) 爸爸去出差
威尼斯電影節 Venice
1998 獲獎 銀獅獎-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Black Cat, White Cat (1998) 黑貓白貓
提名
1981 獲獎 最佳處女作 (Best First Work) 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 (1981) 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1993 獲獎 銀柏林熊--評審團特別獎 (Special Jury Prize) Arizona Dream (1993) 亞利桑那之夢
提名
法國愷撒獎 CAF
2001 提名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 The Widow of Saint-Pierre (2000) 雪地里的情人
1996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Film ) Underground (1995) 地下
1990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Film ) Time of the Gypsies (1989) 流浪者之歌
獨立精神獎 ISA
1998 提名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Film) Underground (1995) 地下
影片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