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健康雜誌》

《環境與健康雜誌》

《環境與健康雜誌》是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聯合主辦的國內唯一的環境衛生學專業學術類期刊。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環球健康》《環球健康》

《環境與健康雜誌》是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聯合主辦的國內唯一的環境衛生學專業學術類期刊。本刊連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等國內外多個資料庫和檢索類期刊收錄。

編輯委員會

《環境與健康雜誌》第三屆編輯委員會
主編
王擷秀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教授,主任醫師
執行主編
董善亨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主任醫師
副主編
陳秉衡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導師
晁福寰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生導師
蔡詩文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教授
吳德生四川大學華西公衛學院博士生導師
陳學敏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生導師
馮洪友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主任醫師
李國玲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副研究員
編委(按姓氏筆畫為序)
尹先仁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
王振剛北京大學公衛學院環衛系教授
王黎華北京大學公衛學院教授
申屠杭浙江省衛生監督所副主任醫師
劉鳳貞天津醫科大學環衛教研室教授
劉瑋中華預防醫學會主任
劉洪亮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副主任醫師
朱惠剛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導師
吳傳業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陳成章中山醫大公衛學院環衛教研室教授
陳錦英天津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博士生導師
陳惠雲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疫站主任醫師
何繼亮浙大醫學院勞衛與環衛所博士生導師
鄭星泉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
張曉明廈門市衛生防疫站主任醫師
金銀龍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
賀青華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副處長
郭則宇天津市衛生局疾控處主任醫師
郭常義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郭新彪北京大學公衛學院教授
秦鈺慧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博士生導師
徐肇翊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崔九思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博士生導師
戚其平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
黃榮廣州市衛生局防疫處副主任醫師
梁增輝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和環境醫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董雪天津市高等醫學專科學院衛生系副教授
彭琦陝西省衛生防疫站主任技師
蔡祖根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通訊編委(按姓氏筆畫為序)
於青山東省衛生防疫站
萬麗葵黑龍江省衛生防疫站
王水珍寧波市衛生防疫站
王齊田內蒙古自治區衛生防疫站
王朝興雲南省衛生防疫站
湯先偉瀋陽市衛生防疫站
呂華東福建省衛生防疫站
關聯欣山西省衛生防疫站
劉鴻德新疆自治區衛生防疫站
杜達安廣東省衛生防疫站
楊正炎深圳市衛生防疫站
楊佐森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李漢珍武漢市衛生防疫站
李延紅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李榮江成都市衛生防疫站
李家珍陝西省衛生防疫站
吳銀川南京市衛生防疫站
陳曉東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張衛澤大連市衛生防疫站
張復和湖北省衛生廳公共衛生監督所
周明河河北省衛生防疫站
趙瑩浙江省衛生防疫站環檢所
趙影安徽省衛生防疫站
施金蓮哈爾濱市衛生防疫站
黃蓓廣州市衛生防疫站
盛金妹北京市衛生防疫站

報導內容

1、生活環境質量及其演變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科學研究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方法;
2、環境衛生措施、對策及其評估;
3、環境衛生監測、監督程式和經驗;
4、具有指導意義的述評、評論、綜述、學術講座,有實際參考價值的經驗交流、專題討論和專業信息;
5、與本專業有關的邊緣科學、軟科學和基礎理論研究;
6、國內外本專業的進展介紹、學術交流信息及會議紀要、科研動態。

讀者對象

主要讀者對象為環境衛生、環境醫學、環境保護專業工作者,各大專院校衛生學和環境科學的師生等。

主要欄目

本刊的主要欄目有:述評、專題報告、論著、調查研究、技術與方法、監督監測、專業信息、工作交流、衛生標準、綜述、講座等。

期刊信息

《環境與健康雜誌》《環境與健康雜誌》

刊名:環境與健康雜誌
JournalofEnvironmentandHealth
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天津市疾病預防中心
周期:月刊
出版地:天津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1-5914
CN:12-1095/R
郵發代號:6-221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環境與健康雜誌
創刊時間:1984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09)
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文摘雜誌(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投稿須知

《環境與健康雜誌》《環境與健康雜誌》

本刊歡迎下列稿件
1.生活環境質量及其演變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科學研究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和新方法,尤其歡迎獲科技基金資助項目的有關文稿。
2.環境衛生措施、對策及其評估。
3.環境衛生監測、監督程式和經驗。
4.具有指導意義的述評、評論、綜述、學術講座、有實際參考價值的經驗交流、專題討論和專業信息。
5.與本專業有關的邊緣科學、軟科學和基礎理論研究。
6.國內外本專業的進展介紹、學術交流信息會議紀要、科研動態;
7.產品信息、廣告等。

對文稿的要求
1.有嚴謹的科學性和邏輯性,能重點說明一個或幾個問題,有理論或實際意義。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無誤,文字精練,層次清楚。
2.篇幅:論著類、方法學、綜述、講座等以不超過4000字為宜;短篇報導限在1500字內。
3.文題:力求簡明準確的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以不設副標題為好,儘量不使用縮略語及“的研究”、“的觀察”等非特定詞。
4.作者:論文署名不宜過多,應是參與選題和設計,參與具體工作,能對研究結果負責者。第一作者需附簡介置於文題頁左下方,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職務,職稱,學位和主攻研究方向等。作者若為不同單位,請來稿時自行排好作者順序,以腳註形式注釋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作者順序需在投稿時確定,需要更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和經第一作者親筆簽署的說明材料,一經編排,不得更動。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該文的主要負責人。
5.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論著、調查研究、技術與方法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包括研究對象或主要材料)、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綜述需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簡要介紹文獻闡述的目的、主要內容及取得的進展。英文摘要的內容應與中文一致,並且還要包括文題、前3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3位以上作者加“etal”)、第一作者的單位名稱及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
6.關鍵字:需標出3~8個關鍵字,請儘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醫學索引》(IndexMedicus)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進行標引,如果尚無相應的詞,可採用習用的自由詞,但要置於最後。關鍵字中不能用縮寫,如“HBsAg”應標引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
7.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後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典》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辭彙》(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8.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文字簡明準確的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置於圖表下方,並需註明圖表中使用的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採用三橫線表,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在該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要求表內數據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墨繪圖應繪在白紙上,並另附與圖完全對應的數據表,置於文後,註明“圖×數據表”字樣。以計算機製圖者應提供雷射列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並有尺度標記或放大(縮小)倍數及方向。
9.計量單位: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如米寫m,千克寫kg。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如:ng•kg-1•天-1應改為ng•kg-1•d-1;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的形式[也可用ng/(kg•min)表示];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採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體積的符號V應為斜體。
10.縮略語:文中儘量少用,必須使用時於首次出現處先註明全稱,然後用括弧寫出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後兩者間用“,”分開。縮略語不得轉行。
11.參考文獻:以親自閱讀的近期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未正式公開發表的(如內部資料、待發表等)不得列入,應儘量精選。按GB7714-19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位伯數字排序。著錄項目包括: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起止頁碼。文中引用文獻若寫原著者,序號置於方括弧中放在著者姓名的右上角;如未寫出著者姓名,序號放在引文之後。文獻著者等於、少於3位者全部列出,多於3位者只注錄前3位作者,後加“,等”或者其他與之相應的字(西文加“,et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稱。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注錄格式及標點符號如下:
連續出版物:[序號]作者姓名.文題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頁~止頁.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版次.其他責任者(譯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頁~止頁.
12.論文層次:標題序號採用1、11、111、1111、①、a)式。
1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基金資助或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編號),課題名稱。
14.來稿須附單位正式推薦信,內容應包括對稿件的評審意見:資料屬實、無一稿兩投、未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15.謄寫的稿件,要求用方格稿紙,字跡清楚,標點符號占1格。對列印稿件,要求按400字/頁(20字×20行)編排。要求外文一律打字,大小寫明確,拉丁文、希臘文明確,對菌名等需用斜體時要做特殊註明。凡有條件列印者,儘可能投列印稿件,以便於日後稿件被採用時向編輯部提供軟碟。
16.來稿務請寫明聯繫地址、郵政編碼、單位名稱和方便的聯繫電話。

其他注意事項
1.來稿一式兩份,請寄本刊編輯部收,切勿寄給個人。
2.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編輯人員會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1個月不寄回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3.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後6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稿件仍在審閱之中。作者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請自留底稿,對不刊用的手抄稿本刊用平信寄還,列印稿只寄通知不退稿。
4.來稿需付稿件處理費20元,未付者其稿件恕不審理。選用的稿件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
5.來稿一經我刊接受刊登,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編輯部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所有。本刊編輯部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
6.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含其他形式出版物稿酬)。贈送當期雜誌1本。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項認真閱讀本稿約,凡不符合上述要求及字跡潦草、塗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稿。
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項認真閱讀本稿約,凡不符合上述要求及字跡潦草、塗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