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臟超聲診斷學》

《現代心臟超聲診斷學》

《現代心臟超聲診斷學》由多位具有豐富臨床實踐及寫作經驗的心臟超聲專家編著。內容豐富、新穎實用、圖文並茂,既側重臨床,又融入了心臟超聲診斷的新理論、新概念和新技術,可供從事心臟超聲診斷及心血管臨床醫療工作的醫生和研究生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共30章、70多萬字、600多幅圖像,系統地闡述了心血管超聲診斷的基本知識、常規檢查方法、各種超聲成像新技術(如都卜勒組織成像及其衍生技術、心肌超聲造影、血管內超聲、心腔內超聲、實時三維超聲及斑點追蹤與速度向量成像等)及其在心血管領域的臨床套用和研究進展。書中對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特點作了簡要介紹,重點描述了超聲心動圖檢查方法和圖像特點。

目錄

第一章超聲心動圖診斷的物理基礎
第一節超音波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超音波的物理性能
第三節人體組織的聲學反射類
第四節超聲的解析度
第二章M型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檢查部位與方法
第二節常用基本曲線
第三節臨床套用
第三章二維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探查部位及常用切面
第二節檢查方法與基本圖像
第四章都卜勒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都卜勒超聲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探查方法與注意事項
第三節血流狀態分類及其都卜勒特點
第四節正常血流的都卜勒顯像
第五節異常血流的都卜勒定性分析
第六節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定量分析
第五章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探頭結構
第二節檢查方法
第三節常用標準切面
第四節臨床套用概況
第六章負荷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負荷試驗方法
第三節適應證、禁忌證和試驗終點
第四節圖像分析與陽性標準
第五節局限性及套用前景
第七章心臟超聲造影
第一節超聲造影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超聲造影劑的種類和特點
第三節超聲造影的方法與臨床套用
第八章血管內超聲顯像
第一節血管內超聲顯像方法
第二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內超聲表現
第三節血管內超聲顯像的臨床套用
第四節血管內超聲顯像的常見併發症
第五節冠狀動脈內都卜勒血流測定
第九章都卜勒組織成像及其衍生技術
第一節都卜勒組織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都卜勒組織成像的顯示方式
第三節臨床套用
第十章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
第一節實時三維超聲成像的方法
第二節實時三維超聲的臨床套用
第十一章其他超聲心動圖技術
第一節聲學定量與彩色室壁運動顯像技術
第二節冠狀動脈血流成像
第三節解剖M型超聲心動圖
第四節斑點追蹤與速度向量成像技術
第五節心腔內超聲心動圖
第十二章心功能檢查
第一節左心室收縮功能測定
第二節左心室舒張功能測定
第三節心肌做功指數
第四節右心室功能測定
第十三章超聲心動圖在心臟介入治療中的套用
第一節經皮球囊二尖辦成形術
第二節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第三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經皮腔內間隔心肌消融術
第十四章心臟辦膜病
第一節二尖辦狹窄
第二節二尖辦關閉不全
第三節主動脈辦狹窄
第四節主動脈辦關閉不全
第五節三尖辦狹窄
第六節三尖辦關閉不全
第七節肺動脈辦狹窄及關閉不全
第十五章人工心臟辦膜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人工辦膜功能正常的超聲心動圖
第三節人工辦膜功能障礙的超聲心動圖
第十六章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一節病理特點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第二節超聲心動圖檢查
第十七章心肌病
第一節擴張型心肌病
第二節肥厚型心肌病
第三節限制型心肌病
第四節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第五節心肌緻密化不全
第十八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一節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第二節超聲心動圖檢查
第三節心肌梗死及其併發症的超聲心動圖表現
第四節缺血性心肌病的超聲心動圖檢查
第十九章心包疾病
第一節心包積液
第二節縮窄性心包炎
第三節先天性心包病變
第二十章心臟占位性病變
第一節心臟腫瘤
第二節心腔內血栓
第三節心臟占位性病變的鑑別診斷
第二十一章高血壓性心臟病
第一節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特點
第二節超聲心動圖檢查
第二十二章肺源性心臟病和肺動脈高壓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特發性肺動脈高壓
第三節肺動脈栓塞
第四節肺源性心臟病
第二十三章主動脈疾病
第二十四章川崎病
第二十五章先天性心臟病概論
第二十六章先天性間隔缺損
第二十七章先天性血管連線及異常
第二十八章先天性心室流入道與流出道疾病
第二十九章複雜先天性以及畸形
第三十章胎兒超聲心動圖
縮略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書摘

超音波除了具備一般聲波的基本特性外,還有其獨特的物理性能,這些性能構成了超聲診斷的物理基礎。
一、方向性超音波與一般的聲波有所區別,由於其頻率極高、波長極短、遠遠小於換能器晶片的直徑,故探頭髮射的超音波在傳播時集中於一個方向,聲場分布呈狹窄的圓柱狀,聲場寬度與換能器壓電晶體的大小相近。由於其明顯的方向性,故又稱為超聲東。
二、反射與透射超音波在傳播中經過兩種不同介質構成的大界面(即長度大於超聲束波長的界面)時,由於前後介質的聲阻不同,超音波傳播的方向也將發生變化:一部分能量由界面處返回第一介質,此即反射;另一部分能量穿過界面,進入第二介質繼續傳播,此即透射。聲能在界面處反射與透射之總值不變,與入射的能量相等,但反射之多少則隨界面前後介質的聲阻差異大小而有所不同。兩種介質的聲阻相差越小。則界面處反射越少,透人第二介質越多;反之,若兩種介質的聲阻相差越大,則界面處反射越強,透人第二介質越少。
三、散射與衍射超音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如果所遇到的物體界面直徑小於超音波的波長時,傳播的方向將發生偏離,繞過物體後又以原來的方向傳播,此時反射回波很少,這種現象為衍射。如果所遇到的物體是直徑遠小於超音波波長的微粒,在通過這種微粒時,大部分超音波繼續向前傳播,少部分超音波能量被微粒向四面八方輻射,這種現象稱為散射。
散射時由物體的微粒構成聲源,輻射球面波。散射的特性對於超音波的診斷甚為重要。人體組織內細微結構對超音波的散射,是臟器內部圖像形成的依據;血液中紅細胞的散射是構成超聲都卜勒(Doppler)頻移信號的主要成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