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論》

《王權論》

《王權論》以韓非子“法、術、勢”權力政治思想為主線,通過歷史的、個案的和比較的研究方法,運用中西方理論分析工具,結合政治學的最新觀點。

基本信息

《王權論》
李劍宏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7月出版
定價: 45元
王權論王權論

內容簡介

《王權論》以韓非子“法、術、勢”權力政治思想為主線,通過歷史的、個案的和比較的研究方法,運用中西方理論分析工具,結合政治學的最新觀點,穿透歷史表象,縷析中國兩千多年權力政治的內在規律、原理、方法與技巧,探討中國王權社會的君王治國理亂之道與馭民修身之術,尤其就君王如何運用法治和吏治兩套辦法鞏固和運用權力並最終實現富國強兵之目標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政治造成的“國家和社會雙向鎖死”局面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成“超穩定”社會結構和陷入一亂一治歷史周期循環的根本原因。
全書觀點新穎、論證深刻、資料翔實、結構嚴謹、深入淺出,加之內容生動有趣、情文並茂,是一部深刻解析中國王權政治的經典力作,能夠為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各行業領袖提供一定的管理借鑑,也能給當代政治學者研究中國傳統社會政治思想提供一定的借鑑。

作者簡介

李劍宏,字澤中,回族,1977年生於新疆昌吉,河南南陽人,現居北京。獨立研究學者,中和主義思想創始人和倡導者,中和思想文化研究院(籌)院長,劍虹評論網總編,國學與管理學自由講師,多家企業戰略顧問。李劍宏將在今後幾年陸續推出“中和學術”系列著作,包括:權力政治系列——王權論、民權論、人權論、國權論;哲學思想系列——宇宙覺醒、多元社會、宗教救贖、人生彼岸,以及韜略論、中和主義論綱等。

目錄

第一部分:王權政治的緣起與本質之釐清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商鞅變法先於中國社會形態變革而被歷史形勢迫成;接著,不受約束的王權造成秦王朝的滅亡,儒、法等先秦百家提供的政治解決方案都無法解決這一政治問題;秦王朝的滅亡雖然揭示了中國歷代王朝滅亡的最本質的政治原因,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秦政”體制。在這樣的歷史和社會條件下,王權社會對宗法制度及其思想採取了既利用又妥協的策略,政治和知識合流,形成陽儒陰法的政治格局。
緒論
第一章:陽儒陰法的王權政治局面之形成
第一節:大秦帝國的崛起與覆亡
第二節:儒家的權力穿孔——從累累若喪家之犬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三節:主客對話錄之一:中國傳統社會權力政治的本質
第二部分:王權政治的權術與根器之修煉
君王緊緊攥著令人民屈服的生殺予奪之權,為鞏固自身的統治,對官吏採用了毋借權柄、心藏不漏、形名參同賞信罰必眾端參觀、一聽責下、疑詔詭使、挾知而問、倒言反事等手段;十分警惕利異外借、托於似類、利害有反、參疑互爭、敵國廢置、廟攻於外等情況;努力掌握任人唯賢、精通經濟、分權制衡、打擊政敵、剷除奸黨等本領;不斷加強把握大局、高瞻遠矚、團結同志、自勝自製、收束野心、艱苦奮鬥、自我保護、虛心納諫、自強自立、謙虛謹慎等政治素質;竭力消除業已形成氣候的明劫、事劫、刑劫等政治變局。第二部分對此作了分條縷析的解析和評價,同時配合生動有趣的史料,對帝王心術做了淋漓盡致的揭露,也從中提煉了對現代社會有益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第二章:王權政治的理論基石
第一節:永恆法則——有力者王
第二節:人性的邏輯起點——趨利避害
第三節:權力的實質——執“二柄”之勢
第四節:法治國家的政治制度設計——君權與法權統一
第五節:運用權力的方法——因可勢,求易道
第六節:主客對話錄之二:韓非子的“抱法、處勢、用術”思想
第三章:王者的心術
第一節:韓非子的權力觀——用防範牽制手段強化王權
第二節:緊緊攥住手中的權力——掌握“二柄”的要領
第三節:君子為何不敵小人——原因在於制度還是手段不當?
第四節:君王駕馭臣子的藝術
第五節:君王明察的藝術
第六節:主客對話錄之三:政治領袖如何防範身邊的“小人”?
第四章:王者的大根器
第一節:王權的要害——五壅
第二節:王權的劫持——三劫
第三節:政治領袖的修煉——十過
第四節:主客對話錄之四:怎樣成為一名卓越的政治領袖
第三部分:王權政治的觀念與弊端之嬗變
王權政治主宰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君主專制統治一代高過一代,專制統治手法一代比一代精巧。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清談之風、諫官之弊、告密惡習、文字獄之害;分析了中國古代社會立法和司法過程中的釋法用術、官官相護、酷吏當道、親親互隱、法分等級、心誅腹誹現象;分析了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如何以思想、政治、經濟手段精密地控制社會和人民;指出專制政治造成“國家和社會雙向鎖死”的局面,是中國近代社會落後於西方的根源。在做這些流弊的分析時,有破有立、貫通中西、引入鮮為人知的典型史料,使這些鞭撻性的批判沒有流於空泛的道德教條,而是從國家治亂的政治角度理性分析這些弊害。
第五章:王權政治的言論觀
第一節:政治預警與言論底線
第二節:言論表達與人情世故
第三節:王權社會的言論控制思想
第四節:主客對話錄之五:中國的從賢觀念、言論風氣、制度與流弊
第六章:王權政治的法治觀
第一節:法的起源、地位、本質和作用
第二節: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主客對話錄之六:王權社會為何難以貫徹法治
第七章:王權政治的民眾與社會觀
第一節:為愚妄的民眾謀取根本利益
第二節:特殊的“社會分層理論”——五蠹
第三節:主客對話錄之七:周期興亡律和國強民弱局面形成之社會根源
第四部分:王權政治的結論與讀史之感悟
法家思想被歷代學者議論,這中間只有少數是真知灼見者的批評,多數是偽君子的詆毀——這些人最恨將心中齷齪的壞事坦白出來。那些的確需要批評的地方,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的“惡”的表現罷了。法家將政治上的虛偽和醜惡,能如此不虛偽地在政治實踐上加以思考,並提出防範之策,這在中國其他任何時代都不可能做到。本書否定法家的地方,是與近現代無數仁人志士的努力方向和政治理想保持一致的。
基本結論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