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 次韻答王太常》

《玉樓春 次韻答王太常》是元朝詩人劉敏中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劉敏中 

詩詞正文

東生白日西生月。世累驅人何日徹。致身事業蕢為山,過眼紛華湯沃雪。心田莫說誰寬窄。室有空虛生夜白。醒時卻校醉時言,笑殺觀魚濠上客。

注釋

王太常指時任太常少卿的王約。

王約【元】〔公元1252至1333年〕字彥博,號豫齋,贈文定公,生於元憲宗二年,卒於文宗至順四年,年八十二歲。曾祖父王因為汴京三槐堂之後,祖父王通,宋末避亂遷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約性穎悟,風格不凡,嘗從魏初游博覽經史,工文辭。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學士王盤薦為從事,累拜監察御史。王約奏二十二事即“實京師,放差稅,開獵禁蠲逋負,賑窮獨,停冗役,禁鷹房,振風憲,除宿蠹,慰遠方,卻貢獻,詢利病,利農民,勵學校,立義倉,核稅戶,重名爵,明賞罰,擇守令,汰官屬,定律令,革兩司”及後建議行封贈、禁服色、興科舉,皆被採納實施,成為元代前期的施政綱領。

遷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請發米續賑,前後救活京畿東道饑民五十多萬人。

仁宗在東宮,雅知約名,思用以自輔,擢太子詹事,多所匡正。四庫全書《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卷二十四曾有評論說“君子觀王約告仁宗之言,可謂不負厥職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屢見於史冊者,謂非王約輔導於其始可乎。若王約者貽仁宗之哲命者也。”

延佑二年,仁宗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併兼任樞密使。為了穩控軍權,仁宗在自己的儒師王約壽辰時任命他為樞密副使,任職的第二天王約就得到仁宗的召見並賞賜飲酒,仁宗對左右侍奉的人說:“人們說王彥博年老有病,朕今天看他,精力還很強盛,可以擔當重要的職責。”這天傍晚,知院駙馬塔失帖木兒值夜守衛,皇帝告誡他說:“你不可把王彥博當成朋友交往,應該把他作為老師而向他學習。”

至治三年,高麗因王約一言而存國,高麗人說:“不絕國祀者,王公也”。

王約在元世祖時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後任中書、詹事、集賢大學士,歷經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天順七朝,從事於公文撰擬長達五十年之久。其間朝廷重要文誥都由王約把總。仁宗時曾通告各大臣:“事未經王彥博議者,勿啟”。王約與歐陽玄,凡朝廷內的重要文誥和典冊,多出自他們之手,並稱元初“鴻筆”。

王約英宗時以集賢大學士致仕。後又奉詔條定元初以來律令,名《大元通制》。著作有《潛丘稿》三十卷,《史論》三十卷及《高麗志》四卷,《元史》有傳。子王思誠字克修,奉議大夫、秘書監著作郎,其後代遷山東滕州江蘇沛縣豐縣等地。

王約紀年

1252年生

   1277-1287年,翰林學士王磐薦為從事,承旨火魯火孫以司徒開府,奏授從仕郎、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兼司徒府掾。既而辟掾中書,除禮部主事。

1288-1294年,拜監察御史,授承務郎。轉御史台都事。

1295-1302年,遷中書右司員外郎。調兵部郎中,改禮部郎中。拜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奉詔賑京畿東道饑民。

1304-1307年出使高麗,還,除太常少卿。詔約同宗正御史讞獄京師,約辭職在清廟,帝不允。特拜刑部尚書。

1308-1310年,遷禮部尚書。

1310年擢太子詹事丞。

1311年進太子詹事。

1312年特拜河南行省右丞。皇慶改元元日,特拜集賢大學士,推恩三世,贈謚樹碑。

1316年,巡行燕南山東道。拜樞密副使。

1321年,英宗即位,帖木迭兒復相,約辭職不出。

1322年,以年七十致仕。

1323年,復拜集賢大學士,商議中書省事,以其祿居家,每日一至中書省議事,至治之政,多所參酌。又嘗奉詔條定國初以來律令,名曰《大元通制》,頒行天下。

1333年逝世,葬京城西岡子原(元河北宛平縣香山鄉,今北京海淀區香山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