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裁:
詞 年代:宋 作者:蘇軾原文
霜余已失長淮闊②, 空聽潺潺清潁咽③。 佳人猶唱醉翁詞④,四十三年如電抹⑤。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⑥。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詞牌知識
見柳永《樂章集》 ,入仙呂調(夷則羽)。雙 調,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名四句三仄韻。此調體格與 《玉樓春》及《木蘭花》之齊言體均極為相近,《詞律》卷七以 為即《木蘭花》,只是調名多一“令”字。《詞譜》卷——另列 有《木蘭花》各一首,在韋詞後註:“宋人《木蘭花》詞,皆《 玉樓春》體。惟此與毛、魏二詞乃《木蘭花》正體。”《詞譜》 將《木蘭花令》另列,或即表示與宋人《木蘭花》七字八句之區 別。然韋、毛、魏三家詞,本題《木蘭花》而無“令”字,而宋 人詞名《木蘭令》者又都是七字八句之齊言體。《詞譜》如此另 列調名以示區別,不唯與《花間集》所錄之原始調名不符,於辨 識《木蘭花》、《木蘭花令》、《玉樓春》之體各異同及相互關 系亦無助益。參見《木蘭花》、《玉樓春》。註解
①元佑六年(1091)八月蘇軾為潁州(州治今安徽阜陽)知州時作。歐陽修於皇佑元年至五年(1049-1053) 為潁州知州是常去該州的名勝西湖遊覽,作了不少詞。本詞所和歐韻(西湖南北煙波闊),調名一作《玉樓春》。②長淮:淮河。霜降之後河水減退,河身顯得狹長了。
③穎:穎水,淮河支流,穎州州城在其下游。
④醉翁:歐陽修的別號。
⑤四十三年:謂自皇佑元年(1049)至此時。
⑥三五、二八:指十五、十六夜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