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木雕》

潛江木雕崇尚“三分選材,七分雕”“三分雕刻,七分染”。製作經過木材幹燥、設計繪圖、打粗坯、修光打磨、染色等工序,依製作工序而使用扣槌、斧子以及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刀、鑿等。潛江木雕的傳統技法分為圓雕、浮雕、鏤空雕以及鑲嵌雕。工匠們為表達簡潔、明快的效果,還創造了飄雕、耕槽雕等技法。

潛江地處古楚都。燦爛的古楚原始文化是潛江木雕滋生、發展的源頭。《說文》云:“楚,從木。”西周以來,稱善於利用林木資源者為“楚”名,“楚”已代表了地域、民族、文化以至國家的特徵。《左傳·宣公十二年》云:“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裡清楚地說明,早期楚人在森林茂密的景況下,以荊竹柴車,破衣敝衫,使用桃木製成的弓和棘條做成的箭,艱難地生活著。同時,楚地富繞的森林資源,為其發揮這一居域裡各民族的聰明才智和經濟文化提供了良好場所和天然的用武之地。
1984年,在潛江龍灣遺址發現楚章華台,為楚靈王(公元前540年——529年)所築,“台高十丈,基廣十五丈”,成為各諸侯國十分羨慕的宏麗建築。可見,楚國的木構建築及建築木雕在當時已是精美稱絕。
1987年,在潛江龍灣遺址小黃家台32號墓出土的木器中,有食用器具豆、妝梳、兵器、劍盒、弓等,其造型精巧,光澤艷麗,堪稱是“楚地匠師們木雕工藝的傑作”。
潛江木雕究竟起源於何時,今天我們已無法定論。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潛江木雕是在人類掌握工具製造後,並且是在發明其他器具的過程中相伴產生的。“楚木繁生”的古楚文化是其深厚的文化根基。
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古代潛江木雕作品,大多屬明清時期的遺存。新中國建立後,潛江木雕隨社會經濟生活的變革,大體經歷了1949年——1965年的“17年的旺盛期”,1966年——1976年的“10年的消退期”,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20年恢復發展期”和進入21世紀後的“瀕危期”。
1949年——1965年的“17年旺盛時期”。新中國建立後,潛江木雕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在建築木雕方面,突出時代感,形成了去繁從簡,重在點綴的創作傾向。在木雕家具方面,其創作傾向又趨向於繁複、花哨、樸拙。製作、使用木雕家具成為市井時尚。職業木雕藝人遍及城鄉,顯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
1966年——1976年的“10年消退期”。這一時期,歷朝歷代的潛江木雕作品被列入“四舊”而慘遭破壞。從事職業木雕的工匠藝人轉行,潛江木雕藝術失去傳承鏈環。
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20年“恢復發展期”。這一時期,潛江木雕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倫理以及地方風俗的影響,出現了一批頗有影響的木雕藝人和木雕作品。
瀕危期。潛江木雕的瀕危期大致始於20世紀末。進入21世紀後,其瀕危狀態日趨明顯。
近年來,潛江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潛江木雕藝術的生存狀態。搶救、發掘、發展潛江木雕的各項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潛江木雕是植根於湖北潛江市及其周邊地區的一種以本土木材及樹藤、樹根為基本材料進行雕琢加工的民間工藝形式,屬傳統木雕藝術門類。其文化根基可溯自戰國時代楚國潛江境內章華台宮宛群木構建築,現存的古代潛江木雕器具多屬明清時期散落於民間的作品構件遺存。
潛江木雕分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兩類。大木雕刻包括:梁、枋、斗拱、檁等建築裝飾木雕;小木雕刻則指家具裝飾木雕、木雕神像、裝飾擺件等。積玉口資福寺、熊口吊腳戲樓是古時潛江木構建築裝飾的經典之作。“滴水雕花床”是潛江傳統家具裝飾木雕的代表作。
潛江木雕崇尚“三分選材,七分雕”“三分雕刻,七分染”。製作經過木材幹燥、設計繪圖、打粗坯、修光打磨、染色等工序,依製作工序而使用扣槌、斧子以及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刀、鑿等。潛江木雕的傳統技法分為圓雕、浮雕、鏤空雕以及鑲嵌雕。工匠們為表達簡潔、明快的效果,還創造了飄雕、耕槽雕等技法。
潛江木雕裝飾題材廣泛,主要以歷史故事、戲曲人物、神話傳說、自然風光、生活場景等為表達對象。圖案豐富多彩,以人物、動物、植物、器物、幾何紋樣為主,“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潛江裝飾木雕極富色彩的部分。
潛江木雕藝術濃郁的原生態與鄉土味,決定了其學術價值、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然而,隨著傳統的建築木雕被現代建築材料與工藝所取代,木雕藝人斷層、後繼乏人,“潛江木雕”已瀕臨絕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