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烈士投海》

京劇作品。作者白雲詞人。劇本有改良戲曲社刊行本,封面標作“立憲預備,改良社會新戲《潘烈士投海》”。1960年,收入阿英編著的《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下冊。

《潘烈士投海》

正文

京劇作品。作者白雲詞人。劇本有改良戲曲社刊行本,封面標作“立憲預備,改良社會新戲《潘烈士投海》”。1960年,收入阿英編著的《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下冊。
劇本根據直隸(今河北省)通州人潘英伯投海的事跡寫成。約創作於1905年底至1906年初,是一出時事新戲。全劇共 4本,描寫潘英伯由直隸通永道毛慶蕃保舉,派赴日本留學。潘英伯到東京後,認識同盟會發起人之一陳天華,兩人皆痛心國家的衰弱、昏暗。當時為瓦解中國留學生的革命活動,清朝政府曾勾結日本政府,由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中國留學生紛紛歸國,陳天華在日本大森海灣蹈海自殺,以示抗議,潘英伯也在韓國仁川港投海殉國。
《潘烈士投海》的故事發生在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當時,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為了應付國內危機,發布上諭,重彈變法維新的舊調;又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準備宣布“預備立憲”。就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劇作描寫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動向。1901年以後,中國留日學生人數驟增,其中多數人是為了做官發財;少數人接觸資產階級新學以後,感受到國家危亡的嚴重狀況,在政治上努力探求新的出路。劇中的潘英伯是個愛國的知識分子,他痛恨清末官場的腐敗、因循,憂心於鐵路、礦務、商業為外資勢力所奪,希望開啟民智,振興實業,求得國家的富強。終因現實極度黑暗,政治上的苦悶得不到解決,而投海自殺。這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愛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情緒。劇作肯定了陳天華以蹈海自殺激勵國人的行動,譽之為“一腔正氣滿乾坤”;但是作者不理解愛國必須推翻腐敗的清朝政府,對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天華的描寫也有不夠準確的地方。
劇作的最大缺陷是對清政府寄予希望,宣揚潘英伯死後留下條陳,請求毛慶蕃轉稟正在辦“新政”的北洋大臣袁世凱;又在最後的弔唁中,通過毛慶蕃散布五大臣考察歸來,必將實行立憲,國家自會振興的幻想,表現了明顯的思想局限。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