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製造》

《清華製造》

小說以轟動全國的清華大學創業大賽和引人注目的清創業園為背景,講述的是五位清學生如何組成團隊進行自主創業最後成功創辦一家軟體公司的感人故事。作者通過對創業者大量的採訪,以真實的創業故事為基礎寫成此書,表現了當代大學生敢於追求夢想的精神面貌,同時反映了他們在新經濟時代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基本信息

清華製造 特色及評論

在回首自己可以稱之為生活的經歷時,我已經無法生硬地將其與“清華製造”這四個字分離開來,因為就是在那座園子五個年頭的忙忙碌碌中,自己精神脊樑上的兩塊硬骨開始在不斷的磨練中成熟,一塊是支撐,一塊是創造。就像是登山,也許每邁一步都很艱難,可風景再美也要靠人走出來,而這些人本身也就成了風景。

清華製造 內容簡介

小說以轟動全國的清華大學創業大賽和引人注目的清創業園為背景,講述的是五位清學生如何組成團隊進行自主創業最後成功創辦一家軟體公司的感人故事。作者通過對創業者大量的採訪,以真實的創業故事為基礎寫成此書,表現了當代大學生敢於追求夢想的精神面貌,同時反映了他們在新經濟時代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清華製造 本書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
後記

清華製造 文章節選

由於資金有限,華派公司在人才市場只招聘了兩個專職人員,一男一女,都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男的做行政助理,女的當會計。至於技術開發人員,他們在清華的碩士生和本科生當中招了五六個作為兼職人員,開玩笑說是僱傭廉價勞動力,這點是從台灣人鄭海龍那裡學來的。在公司的十幾個人當中,五位創始人拿的工資是最低的,每月八百元,叫作生活費,說是在困難時期實行供給制,有點像當年革命戰爭時期艱苦奮鬥的味道,等以後公司運營良好了才按正常的薪金標準來拿。
沒有客戶關係,他們只能主動找活乾,誠然,憑著剩下的區區十幾萬元資金和這么幾個兼職的技術開發人員,是無法去做"郵件電子商務系統"這個大項目的。他們經過研究討論和根據目前市場的需求,決定開發第一個產品"電子郵件管理系統",這是目前國內還沒有的企業級電子郵件管理軟體,面向的客戶是ICP、IPP、IDC等從事電子商務或網際網路業務的企業、以電子郵件為重要客戶交流手段的各類企業以及具有跨地區分支機構的企業及政府機關。
在做項目的同時,他們繼續尋找風險投資,要成為高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必須注入大筆資金,新經濟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
這個冬天並不寒冷,每個創業團隊都幹得熱火朝天。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清華大學舉辦,校園各大廣告欄貼滿了關於此次賽事的精美海報。華派創業小組沒有參加,但也從中感受到了一種往前沖的動力。
在此次賽事中,清華大學選送了視美樂、FanSo、博創、網貝和潔寶五件作品參賽,其中視美樂、FanSo、博創和潔寶四件作品順利通過複賽評審,作為全國30支團隊的一部分參加了2000年1月15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總決賽。
跟那些獲得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風險投資的創業團隊相比,趙立輝的創業團隊顯得黯淡得多,採訪他們的記者也比較少,他們在IT業沒爆出什麼大新聞。
而不少在新聞媒體頻頻露面的大學生創業者都已經成大明星了,有的被同齡人當成偶像來崇拜。在這股前所未有的大學生創業浪潮中,誰也無法確切地判斷它的前景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當美國納斯達克的股票漲到5000點以上時,風險投資家們無比慷慨地向IT行業投錢。很多人陶醉了,有人揚言要做中國的比爾o蓋茨!接受媒體採訪時,FanSo總裁躊躇滿志地說要在一年內進入國內ICP行業三強,視美樂總裁也豪言壯語說要在二十年內把視美樂發展成如SONY那樣的大牌企業,口氣大得嚇人,而身為華派總裁的趙立輝卻語氣非常低沉地對記者說:
"我們首先考慮的是企業的生存問題,我們雖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要做中國最好的網路個性化解決方案商,但眼前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缺錢!現有的錢,只夠公司維持到年底。到那時,如果還沒有新的資金注入的話,公司恐怕就完了。"
"你們去找風險投資了嗎?別人對你們的項目感興趣嗎?"記者好奇地問。
"一說起找風險投資頭就大,不是不想找而是找不到。我最近托親靠友見了兩位土生土長的所謂風險投資家,他們對我們的技術優勢、網路計畫、優先服務的說法,如聽天書。如果現在北京有家餐館位置不錯,他們可能更感興趣。"趙立輝很無奈地說。
"可是別的創業團隊拿到了數目不小的風險投資,比如視美樂,比如FanSo,還有外地的一些學生創業公司。"
"我多次去找學兄學姐他們請教,他們告訴我,一要有關係,二要有牌子。有了關係才能和風險投資家接上頭,你才有機會推銷自己。接著就要看牌子硬不硬了,如果能有麻省理工學院或史丹福大學的頭銜,事情也就成了大半。如果你再能把老外那一套數學、表格的分析法悉數照搬過來,也就八九不離十了。一聽他們這么理論,我的心涼了半截。現在人家不是把創業分為兩派嘛,一叫海龜派,海外歸(歸與龜諧音)來的;另外一派是土鱉派,我們屬於土鱉派,我們是土鱉……"
兩人都笑了。趙立輝搖頭嘆息,心裡有萬般滋味。
每星期清華創業園都會舉行創業者沙龍,這些有幸成為第一批入園的創業公司的學生老闆們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和探討,有點IT新貴聚會的味道。諸如搜狐、網易之類公司的CEO們,則在京城高級的俱樂部舉行沙龍,令人艷羨。
有一次在創業者沙龍里,大家談到了公司融資的經歷,一位學生老闆說:
"我們在國內跑了幾十家企業,一分錢也沒拿著,在幾乎跑斷腿時,終於融到了兩筆資金,這兩筆錢都是洋投資家給的,真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啊,咱們要把目光轉向海外。說實在的,國內的那些什麼所謂風險投資商還不行,我還想沒錢賺時,去培訓培訓這些國內的風險投資商。"
"海外投資商在中國網羅的對象,大多是一些技術優勢明顯、實踐經濟豐富、管理層才能突出的高科技公司。"另一位學生老闆說。
"有訊息說,國外有幾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正等著進入中國的高科技企業," FanSo的一位副總裁說,"不過,要真想拿到外國人的錢也不容易,我們與海外風險投資商在認知、理念上存在很大差距,溝通起來比較費勁。有一次,我給一位外國投資商解釋自己的modem理念時足足花了三十分鐘。
"我覺得除了實力以外,還要看運氣,"趙立輝深有感觸地說,"像我們運氣就比較差,別人問我融到多少錢了,我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看到那些大網站在紛紛燒錢,有的網站做廣告一天就燒掉好幾百萬,真是覺得不可思議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擺在趙立輝面前的頭等大事還是融資。除了想方設法融資以外,他還是公司項目開發的技術骨幹,晚上經常加班編程式。當時在台灣人鄭海龍的軟體公司里,趙立輝已經做到管理層的位置不用編程式乾苦力活,但現在華派公司剛剛起步,每一位公司創始人都要義不容辭地多幹活,多加班。每天晚上,學研大廈B座第11層的華派公司寫字間總是燈火通明,經常是最晚熄燈。由於人手少,他們的第一個產品"電子郵件管理系統"開發周期估計要三個月,到時把產品買出去就會有錢了。
大家還是學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放在公司里。在公司和教室(或實驗室)兩頭跑的情況下,最不注意自己形象的當屬陳建京了。別人去公司上班時一般會穿上西服,打領帶,即使是不西裝革履,也應該穿整齊一點,不像在學校那么隨便,可陳建京經常早上從床上爬起來後,頭髮亂蓬蓬的不修邊幅就騎著那輛腳踏車去清華東門外的學研大廈。有一次,大廈的門衛保全把他擋在外面,神色漠然地問他:
"你是幹嘛的?"
"我是創業園華派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陳建京非常生氣地嚷。
"CTO是幹嘛的?"保全又問。
"這你不懂了吧,我是技術總監,讓我進去。"
"對不起,你看起來不像是公司職員,我不能讓你進去。你又沒有佩帶公司的胸卡,你必須拿什麼證件來證明你是學研大廈公司里的職員。
陳建京忘了把胸卡帶在身上,昨晚放在寫字間裡沒帶走。他穿著一件沒有牌子的舊夾克,皺巴巴的長褲卷著褲筒,皮鞋也有一個月沒搽油了。他的個子較矮,每次買回來的長褲都偏長,他懶得去修褲邊,就把褲筒捲起來,像是農村裡的莊稼人要下地幹活時把褲筒捲起來似的。
大門進進出出的人很多,只有他的穿著打扮不夠檔次,顯得與眾不同。無奈,他在前台打電話給公司,趙立輝已經到了公司,他叫趙立輝下來。在門口等了幾分鐘,趙立輝來了,跟門衛保全解釋一番,門衛保全才讓陳建京進去。
兩人坐電梯上樓時,陳建京低下頭瞅了瞅自己自我解嘲地說:
"剛才保全都把我當成盲流了,難道我的形象真的有這么差嗎?"
"你不是有西服嘛,幹嘛不穿?"趙立輝忍不住在笑,他可是穿著筆挺的西裝,頭髮還打了摩絲,只差往身上噴香水了。
"又不是去談判,能不穿西服就儘量不穿,說實在話,我不習慣穿西服,乾起活來覺得不自在。你跟我不一樣,你是公司的董事長,是公司的形象代表,你可要穿得漂漂亮亮、乾 乾淨淨,當然也不能打扮得過分了像個花花公子似的。"
"你胡說些什麼呀?"
兩人都笑了。其實,陳建京並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待他,他依然是穿著樸素,還有不少人習慣稱他為"大款"。
兼職的幾位清華學生有時來有時不來,每天在這裡正常上班的員工並不多,100平米的寫字間顯得空蕩蕩的,很多小格子間都空著,看到這樣人氣不足的情景,趙立輝多少有點心虛。
愛情是生活的潤滑劑,趙立輝跟杜春紅正處在熱戀當中,杜春紅知道他公司的近況,兩人在一起時,她儘可能地帶給他歡笑,讓他開心。杜春紅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她平時在星級飯店或高級俱樂部消遣場所拉小提琴掙點錢。不過,她並沒有告訴趙立輝她具體在哪裡演出,即使趙立輝一再問起,她也只是搪塞幾句。
彼此都有保密的地方,至今趙立輝也沒有告訴過杜春紅關於李婉貞來北京找他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想跟李婉貞重歸於好,他只是不想絕情絕義罷了。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趙立輝在公司加完班從學研大廈出來,準備坐公車去杜春紅那裡,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李婉貞打來的。
"有事嗎?"趙立輝有點緊張地問。
"難道沒事就不能找你呀?"李婉貞佯裝生氣地反問。
"不好意思,最近太忙了,搞得神經兮兮的,我都已經沒有周末了,星期六跟星期天也呆在公司里。"
"創業嘛,可以理解……"
忽然,李婉貞不停地咳嗽,趙立輝問她是不是感冒了,李婉貞非常難過地說:"我生病了。"差點要哭出聲來。趙立輝心裡知道,這個時候李婉貞是多么需要他,在北京最能依靠的人也就是他了。
"你在哪裡?"趙立輝馬上問。
"在清華北門外住的小屋裡,我都一天沒起床了,也沒吃東西……"李婉貞說著就禁不住哭了,她手裡拿著手機,躺在床上。
"你先別哭,我就來,呃?"趙立輝趕緊往回走,離開了公共汽車站。
天氣寒冷,凜冽的北風颳得塵沙飛揚,城市的上空漸漸被蒼涼的暮色所籠罩,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聲音嘈雜,雖然到處都是燈光,顯得溫馨暖和,但仍然給人一種孤寂感。趙立輝騎著腳踏車從清華東門進,穿過校園,從清華北門出來,直奔李婉貞的小屋。
這是一片低矮的民房,格局有點像四合院,從一個大門進去,裡面有幾間房,主人住一兩間,其它的都出租給大學生或上班族,每間房月租三百元左右。各屋都有暖氣,由房東在廚房統一燒煤輸送暖氣,但沒有學生宿舍那么暖和。走進李婉貞的小屋,看到李婉貞蜷縮在床上病懨懨的樣子,趙立輝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心想要是李婉貞不來北京找他,絕對不會落到生病沒人照顧的境地。他忽然產生一股強烈的內疚感,覺得自己對不起李婉貞。
一見到趙立輝,李婉貞就嗚嗚地哭了。趙立輝坐在床沿不停地安慰她,可她哭得越厲害,整個身子都在顫動。趙立輝伸出一隻手摸了一下她的額頭,好燙!肯定是感冒發燒了。趙立輝問她吃藥沒有,她仍然在哭,不理會他的話。怎么辦?趙立輝焦急萬分,連連嘆氣。他先把她哄住,說了很多溫柔貼心的話語,她的哭聲才慢慢在屋裡消失。
接著,趙立輝騎腳踏車在藥店買了許多感冒藥,還在水果店買了一大袋水果。回來後,他先削一個蘋果給李婉貞吃,看到水壺沒水,他用熱水器燒了一壺開水。他摸了摸床邊的一排暖氣片,覺得不是很熱,便問正在吃蘋果的李婉貞:
"晚上睡覺冷嗎?"
"有點,還行吧。"李婉貞眼裡還噙著淚水,她有滿肚子的委屈。
"生病了也不早點給我打電話?看到你這個樣子我心裡怪不好受的。"
"你是不是覺得我挺可憐的?"
"沒有啊。你也別難過,吃了藥就好,我會照顧你的。"
這時趙立輝的手機響了,打開一聽是杜春紅的聲音,他立即站了起來。
"你在哪呢?"杜春紅問。
"我在……"趙立輝瞥了李婉貞一眼,吞吞吐吐地說,"在外面,從公司出來了。"
"我在等你呢,說好一起吃飯的,我都快餓死了。"杜春紅撒嬌地說。
忽然,李婉貞劇烈地咳嗽,屋裡充斥著急促的咳嗽聲,使趙立輝沒法說話。杜春紅聽到女孩的咳嗽聲,敏感地問:
"你跟誰在一起呀?"
"我的一位朋友病了,今晚我恐怕去不了你那邊了,你自己先去吃飯吧,別等我,呃?"
"她是誰?"
"她……她是我老鄉。你就別問了,以後我會告訴你的。先這樣,呃?我掛了。"
趙立輝雙目落戶然地望著情緒低落的李婉貞,一陣沉默過後,李婉貞聲音低沉地問:
"剛才給你打電話的那位是你現在的女朋友嗎?"
"如果要我說實話,就是她。"趙立輝耷拉著腦袋,心情變得異常沉重。
"她在等你吧,今晚你應該去她那裡。你想去就去好了,我不會有事的。"李婉貞說著躺下床去,扯起棉被把整個頭部蓋住,她又哭了。
"婉貞,別哭好嗎?今晚我哪兒也不去,我陪著你。告訴我,你想吃什麼?我去餐館買,你都一天沒吃東西了。"趙立輝欠下身拉開一角棉被,讓李婉貞的頭部露出來。
"你走!我不用你管……"李婉貞大嚷,哭個不停。
趙立輝的心情也糟透了,他坐在床頭一直不吭聲,李婉貞忽然爬起來撲入他的懷裡哭,他被李婉貞的哭泣聲感染了,豆粒大的淚珠也順著面頰滾落下來。

清華製造 作者介紹

張宏傑: 1974年生於廣東潮汕地區饒平縣,1993年到北京上大學,念精密儀器本科,中途退學,不顧一切聽從心靈的召喚追求文學。進清華大學是上帝最好的恩賜,1995年至1999年在清華根植幾代人失去的大學夢想,堅持用人生最美麗的年華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青春寫照是"我知道風從哪裡來,所以我知道自己要去何方"。20歲開始寫小說,23歲發表第一部中篇小說《白與黑》,27歲至今三年內出版有長篇小說《清華園的故事》、《美國的誘惑》、《窗外有藍天》和《永遠都不夠》,及長篇紀實文學《寄託的一代》、《一切從大學開始》和《挑戰蓋茨神話》,被譽為"青年精英的代言人",現居北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