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棉花圖集錦墨幾乎將棉花生產過程全部記錄下來,從布種、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揀曬直至彈花線、![清棉花圖集錦墨圖](/img/3/1ff/nBnauM3X1cjN2MjMxUTO3gzNwMTMwIDOyIDOwADMwAzMxAzL1k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墨是實用品,也是觀賞物,尤其由數塊、十幾塊墨組合成一套完整的人物、名勝,故事的集錦墨更是讓人賞心悅目。一般認為集錦墨始於明汪中山,但高峰期是在清代,如曹素功的《青麟髓》、《千秋光》、汪近聖的《御製石鼓文》、胡開文的《御園圖》等。反映男耕女織、農業技術的內容也被製做成套墨,如《耕織圖》、《棉花圖》。這裡介紹《棉花圖集錦墨》。乾隆時直隸總督方觀承主持繪製了“棉花圖”。進呈給高宗,高宗頗為讚賞,在每幅圖上各賦詩一首,還給了方觀承,方在後面作和詩,並摹刻成石藏在家中,原冊復呈皇帝。《棉花圖集錦墨》即是根據此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