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視頻編解碼技術——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

《深入理解視頻編解碼技術——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主要介紹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的視頻編解碼技術。作為大專院校視頻圈像編碼、DSP流媒體系統設計、嵌入式多媒體系統設計、音視頻處理、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課程教材、實驗教材和課程設計素材。

圖書描述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劉靖等編著的《深入理解視頻編解碼技術——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主要介紹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第1章緒論介紹了數字視頻的基本概念和視頻壓縮標準的發展歷程}第2章講解了當前視頻編解碼標準中基本的編碼方法;第3章是本書的核心——H.264編解碼技術,可以看作對第2章理論部分的實例化;第4章和第5章是本書的精華內容,介紹了H.264的參考軟體並用大量篇幅分析了JM8.6版本的代碼,使讀者能更快地掌握H.264的核心內容;第6章是H.264的DSP移植與最佳化;第7章是對未來標準H.265及流媒體技術發展的展望。本書共享相關的資料和原始碼,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網站下載。
《深入理解視頻編解碼技術——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可作為從事視頻編碼算法設計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教材和參考書,同時,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視頻圈像編碼、DSP流媒體系統設計、嵌入式多媒體系統設計、音視頻處理、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課程教材、實驗教材和課程設計素材。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2年10月1日)
封面封面

平裝:378頁
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12407619
條形碼:9787512407619
價格: ¥39.90

商品尺寸:24x17x1.4cm

商品重量:481g
品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ASIN:B009IFBVGU

商品描述

劉靖等編著的《深入理解視頻編解碼技術——基於H.264標準及參考模型》基於視頻編解碼的模型來進行講述,相對於僅僅通過複雜的數學理論進行講解,本書更著重於視頻編解碼系統的實現過程。全書共七章節,內容包括緒論、視頻編解碼基礎、H.264編解碼技術、H.264標準參考軟體JM、JM86編碼器代碼分析等。本書作為從事視頻編碼算法設計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教材和參考書。

目錄

第1章緒論
1.1視頻技術
1.1.1模擬視頻技術
1.1.2數字視頻技術
1.2視頻編解碼
1.2.1視頻壓縮的必要性
1.2.2視頻壓縮的可能性
1.2.3常見的視頻編解碼標準
1.2.4H.264標準簡介
1.3H.264必備學習工具
1.3.1SourceInsight一閱讀代碼最佳工具
1.3.2Doxygen——分析代碼結構好幫手
l.3.3ElecardstreamEyeTools——使用方便的H.264播放與分析工具
1.3.4H264visa——分析碼流的強大工具
第2章視頻編解碼基礎
2.1預測編碼
2.1.1預測編碼基本概念
2.1.2幀間預測編碼
2.1.3運動估計
2.1.4基於塊匹配的運動估計
2.1.5快速搜尋算法
2.1.6幀內預測編碼
2.2變換編碼
2.2.1變換編碼的基本原理
2.2.2K—L變換
2.2.3離散傅立葉變換
2.2.4離散餘弦變換
2.2.5整數DCT變換
2.2.6哈達瑪變換
2.2.7遊程編碼
2.2.8各種變換的比較
2.3量化
2.3.1標量量化
2.3.2均勻標量量化器
2.3.3最優標量量化器設計
2.3.4矢量量化
2.4熵編碼
2.4.1數字圖像編碼中的信息及其度量方法
2.4.2變長編碼的基本定理
2.4.3熵編碼的基本定理
2.4.4HUFFMAN編碼
2.4.5算術編碼的基本原理
2.4.6wNC算術編碼算法
2.4.7指數哥倫布編碼
2.5視頻編碼框架
2.5.1視頻數據組織結構
2.5.2視頻編碼器結構
2.6視頻壓縮系統的圖像質量評價
2.6.1視頻質量主觀評價標準
2.6.2視頻質量客觀評價標準
2.6.3視頻壓縮系統評價指標
第3章H.264編解碼技術
3.1H.264常見術語解釋
3.1.1基本名詞解釋
3.1.2檔次(profile)和級(Level)簡介
3.2H.264編解碼器框架
3.2.1H.264的分層編解碼框架
3.2.2H.264編碼器框架
3.2.3H.264解碼器框架
3.3幀內預測
3.3.14×4塊亮度預測模式
3.3.216×16塊亮度預測模式
3.3.38×8塊色度預測模式
3.3.4幀內預測模式的選擇
3.3.54×4亮度幀內預測模式的預測與編碼
3.4幀間預測
3.4.1樹狀結構分塊及運動估計
3.4.2亞像素插值
3.4.3多參考幀預測
3.4.4MV預測與SKIF。模式
3.4.5B幀預測
3.4.6加權預測
3.5變換與量化
3.5.1H.264中的4×4整數DcT變換推導
3.5.2H.264量化器設計
3.5.3H.264量化表設計
3.5.4非一致性量化
3.5.5H.264中的4×4整數DcT變換、量化過程
3.5.6H.264中的8×8整數DcT變換、量化過程
3.5.7H.264中亮度直流係數的4×4哈達瑪變換、量化過程
3.5.8H.264中色度直流係數的2×2哈達瑪變換、量化過程
3.5.9H.264編碼器的變換與量化整體過程
3.5.10整數DcT蝶形算法
3.5.11遊程編碼
3.6熵編碼
3.6.1碼流結構和語法元素編碼
3.6.2CAVLC
3.6.3CABAC
3.7去塊效應濾波器
3.7.1塊效應及其產生原因
3.7.2後置濾波與環路濾波
3.7.3濾波過程
3.7.4濾波運算
3.8幀/場編碼方式
3.9sP與sI幀技術
3.9.1SP與SI幀的引入
3.9.2SP與SI幀的套用
3.9.3SP/SI幀的原理
3.10碼率控制
3.10.1碼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3.10.2常見碼率控制方法
3.10.3碼率控制中的三個模型
3.10.4典型碼率控制的過程
3.10.5TM5的碼率控制模型
3.10.6TMN8的碼率控制
3.10.7H.264的碼率控制模型
3.11模式選擇與率失真最佳化(RDC))
3.11.1經典率失真理論
3.11.2拉格朗日乘數法與編碼模式選擇
3.11.3理解H.264的拉格朗日參數
3.11.4H.264的率失真策略
3.12H.264的傳輸與存儲
3.12.1NAL單元結構
3.12.2H.264語法元素優先權
3.12.3檔次、級與參數集
3.12.4實時傳輸協定RTP/RTcP
3.13H.264的差錯控制與錯誤隱藏
3.13.1視頻傳輸環境與傳輸錯誤
3.13.2H.264的差錯控制與錯誤隱藏
第4章H.264標準參考軟體JM
4.1H.264開源軟體簡介
4.2搭建.IM實驗環境
4.2.1用VS2005運行JM
4.2.2用SoureeInsight閱讀JM代碼
4.2.3用Doxygen創建JM閱讀參考手冊
4.3JM86配置參數詳解
4.3.1JM86編碼器配置參數詳解
4.3.2JM解碼器配置參數詳解
4.4使用Eleeardtools分析檔案
4.4.1ElecardYuVViewer的使用
4.4.2ElecardStreamEye的使用
4.5使用H264vlsa分析H.264檔案
4.5.1選擇打開模式
4.5.2工具列簡介
4.5.3封裝格式分析
4.6JM86trace檔案分析方法
4.6.1trace檔案簡介
4.6.2使用trace檔案分析碼流
4.6.3利用trace檔案調試實例
第5章JM86編碼器代碼分析
5.1語法元素詳解
5.2編碼總體過程
5.3宏塊訪問模組
5.4幀內預測與變換模組
5.5CAVLC模組
5.6去塊濾波模組
5.7運動估計模組
5.8CABAC模組
第6章H.264的DSP移植與最佳化
6.1DSP晶片基本原理
6.1.1DSP晶片的結構特點
6.1.2DSP晶片的選擇
6.2H.264代碼的移植與裁剪
6.2.1H.264代碼的選擇
6.2.2H.264代碼的裁剪
6.2.3H.264代碼的移植
6.3H.264代碼的DSP最佳化
6.3.1最佳化存儲器訪問
6.3.2使用編譯器最佳化選項
6.3.3代碼剖析
6.3.4c語言級最佳化要點
6.4H.264彙編代碼最佳化
6.4.1SIMD以及數據打包技術
6.4.2TMS320C64x+彙編最佳化
第7章視頻編解碼技術進展
7.1視頻圖像編解碼標準的進展
7.1.1高質量視頻編碼的必要性
7.1.2H.264視頻編解碼標準的缺點
7.1.3H.264+的研究進展
7.1.4H.265的研究進展
7.2嵌入式多媒體處理器發展現狀
7.2.1嵌入式處理系統的發展
7.2.2多媒體系統晶片的實現結構
7.2.3C2CClX00處理器體系結構簡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