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

《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寫的是少婦暮春懷人,結句似應仍從閨中少婦著筆,進一步深化主題,但作者卻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筆頓住。輕輕點明懷人,如畫龍點睛,使全篇皆活了,這是作者用筆妙處。

概述

【詞牌】浣溪沙
【詞題】無
【朝代】北宋
【作者】周邦彥
【體裁】詞

原文

浣溪沙
雨過殘紅濕未飛,疏籬一帶透斜暉。游蜂釀蜜竊春歸。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詞牌

浣溪沙
本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一作《浣溪紗》,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雨過殘紅濕未飛,
⊙●⊙○⊙●△(平韻)
疏籬一帶透斜暉。
⊙○⊙●●○△(協平韻)
游蜂釀蜜竊春歸。
⊙○⊙●●○△(協平韻)
金屋無人風竹亂,
⊙●⊙○○●●(句)
衣篝盡日水沉微。
⊙○⊙●●○△(協平韻)
一春須有憶人時。
⊙○⊙●●○△(協平韻)
(後闋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作者

周邦彥
(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賞析

這首小令寫的是少婦暮春懷人。
上片是這位少婦從閨中往外看所見到的景象。暮春時節,一陣微雨過後,幾點凋殘的花朵因被雨水沾濕在花枝上,所以還沒有隨風飄落,似乎是留戀這美好的春光,依依不忍離去。淡淡的斜暉,透過一帶疏籬把她最後的光輝灑向大地,也灑向殘紅。光和色的交映,這暮春、殘紅、黃昏、落照,對於這位忍受著青春消逝與閨房寂寞的少婦,是一種敏感的刺激;不能不勾起她內心難以言狀的感觸。
但春天畢竟是美好的,充滿活力的。勤勞的蜜蜂在百花叢中穿來穿去,帶著採集的花粉的芳香滿意地回到蜂窩。它有了收穫,有了成果,它不再期待什麼了,這與少婦的正在期待構成心理上的對比,更增添了少婦春閨懷人的空虛感和寂寞感。寫景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過片,少婦的目光由室外轉向室內。空間的轉移,使她的情緒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金屋”,借用漢武帝金屋藏嬌故事,這裡借指華麗的房屋。“衣篝”,指薰衣的薰籠。“水沉”,即沉水香,一種名貴的香料。黃昏時候,斜暉靜靜地照著這座華麗的房子,室內空蕩蕩地,除了這位少婦外,寂靜無人,靜得可怕。只有風吹竹影,參差搖曳。亂,搖曳不定的樣子。薰籠里的沉水香已燃了一整天,只剩下殘煙裊裊,縷縷余香。女主人公無精打采,懶得再去添香。竹影搖曳不定,也攪動著這位少婦的心旌,使她心神不定,意緒撩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這搖曳不定的竹影,這若有若無的香菸,更烘托出金屋的空蕩、寂寞。
經過前面對室內室外環境的渲染、烘托,靜態與動態的互動作用,這位終日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婦,由眼前的春暮花殘、黃昏落照所引起的青春消逝、惆悵空虛的情懷,已不難體會。結句似應仍從閨中少婦著筆,進一步深化主題,但作者卻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筆頓住。第六句轉向用作者與讀者的口氣代閨中少婦剖白內心世界:“一春須有憶人時”。春天過去了,花也凋殘了,游蜂也開始釀蜜了,沉香也快燃完了,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婦也該是懷人的時候了。結句輕輕點明懷人,如畫龍點睛,使全篇皆活了,這是作者用筆妙處。
唐代詩人劉方平一首《春怨》詩:“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主題、情景都與此詞相類似,而比較起來,此詞抒情筆觸更為細膩,藝術手法多種多樣,搖曳多姿,更富於藝術感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