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江南曲四首》【年代】盛唐
【作者】儲光羲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江 南 曲 四 首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為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橈。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不是長乾住,那從此路行。
作品鑑賞
江南曲: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和《採蓮曲》、《采菱曲》等編入《清商曲辭》。唐代詩人學習樂府民歌,採用這些舊題,創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麗活潑的詩歌。儲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屬於這一類作品。第一首詩(綠江深見底)勾畫江南水鄉人民不畏風浪、勇敢豪邁的性格和氣魄。
首句“綠江深見底”,描繪江水碧綠,又非常清澈,儘管水很深,卻能一望見底。詩人以樸素、簡潔的語言畫出一條清江,足已使人想像江南水鄉風光的明媚秀麗。這句詩以讚嘆的口吻寫出,表現了水鄉人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能夠看見綠江的底,可見,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因此這句詩已為下一句描寫江上風浪反襯了一筆。
次句“高浪直翻空”,表現江上風狂浪猛的情景。五個字有幾個層次,無一字虛設。“高”,說明這不是一般的波浪,而是很高的浪頭。“直”字活畫出高浪陡然掀起,直衝雲天之勢。“翻空”,進一步渲染浪濤之猛烈,而且是無數的高浪飛湧起來,拍擊天空,簡直要將天空掀翻擊倒。這一句雖然沒有直接點出“風”,但從翻空的高浪中可以看到“風”的形象,感受到它的氣勢,並聽到它咆哮的聲音。“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口氣輕鬆、平易,但份量很重。十個字非常有力地表現了水鄉人民藐視風浪、無所畏懼的勇氣和魄力,他們敢於駕一葉輕舟,在大風大浪中恣意遨遊。
一般來說,表現雄強的力,需要用悍峭、豪放的筆墨。但有時候,輕淡的語言和從容的語調,更能達到力透紙背的藝術效果。儲光羲這首詩的後兩句,就可以給讀者以啟發。
第二首詩(逐流牽荇葉)表現江南水鄉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詩人善於抓住人物的行動細節,表現他們愛情的歡樂、熱烈和深摯。
前二句,描敘一對青年情侶合乘一葉小舟,在河上快樂地遨遊。他們時而飛快地划動船槳,追逐著流水;時而把船搖到鋪滿荇菜的水段,高高興興地牽動、採摘鮮嫩的荇葉;一瞬之間,他們又沿著曲折的河岸,把小船划進蘆葦深處,攀摘那青青的蘆苗。“逐流水”、“牽荇葉”、“摘蘆苗”,這一連串的行動,生動傳神地表現了這一對熱戀的情侶歡樂、幸福的情態。詩人沒有靜止地描寫環境,而是巧妙地通過情侶的活動自然地引出水鄉的風物。這荇菜飄浮、蘆葦輕拂的水鄉風物,又為情侶談情說愛製造一個富於詩情畫意的環境氣氛。“牽荇葉”這個細節,還具有暗示青年男女歡愛的妙用。《詩經》中的《關睢》這首描寫愛情的著名詩篇,就有“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詩句,通過采荇菜表現愛情。所以,“牽荇葉”這一筆既是實寫水鄉風物,也有隱喻、象徵的意義。
三、四句,以人物的行動揭示他們的熱戀之情。沉浸在歡樂愛情中的戀人,忽然看見江面上游來一對相互追逐的鴛鴦。這對鴛鴦於是成了他們愛情的象徵。他們不願意任何人打擾自己的戀愛,自己當然也不願意將這一對鴛鴦驚散。因此,他們懷著愛憐、欣喜的感情,輕輕地划動船槳,悄悄地離開了。這一個細節非常富於情趣,它含蓄婉轉、細緻入微地刻畫了戀人對美好愛情的珍惜,表達了他們深沉的愛。
總起來說,儲光羲的《江南曲》,語句清新平易,質樸自然,而情真意蘊,富於濃郁的民歌風味。在他的數量眾多的田園詩中,這組詩是別具一格的。
第三首詩(日暮長江里)頭兩句“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點明時間地點和情由。“渡頭”就是渡口,“歸渡頭”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熱情歡悅的氣氛。這是個江風習習、夕陽西下的時刻,那一隻只晚歸的小船飄蕩在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喚,江面上的槳聲、水聲、呼喚聲、嘻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歡快的晚歸曲。
後兩句“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創造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現出青年男女各種微妙的、欲藏欲露、難以捉摸的感情,這兩句詩就是要表現這種複雜的心理。詩人抓住了“歸棹落花前”這個富有特色的景物,賦予景物以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隨著流水,因此儘管槳兒向後劃,落花來去飄蕩,但還是緊隨著船兒朝前流。詩人只加了“如有意”三個字,就使這“來去逐輕舟”的自然現象,感情化了,詩化了。然而,這畢竟是主觀的感受和想像;因此那個“如”字,看似平常,卻很有講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現了那種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語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首詩所要表現的感情和心理狀態。
這首詩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來去逐船流”,從詩意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來去逐輕舟”更好些。因為,第一,“逐”字在這裡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為上句說了“如有意”,所以,雖然是滿載一天勞動果實的船,此刻也成為“輕舟”,這樣感情的色彩就更鮮明了。“輕舟”快行,“落花”追逐,這種緊相隨、不分離的情景,也正是構成“如有意”這個聯想的基礎。所以,後一句也可以說是補充前一句的,兩句應一氣讀下。
第四首詩(隔江看樹色)前兩句對仗,後兩句用典。長乾:指長乾里,在今南京市,當年繫船民集居之地。此詩以“長干行”的典故抒寫純真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