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商務報》,是江寧(南京)的江南商務總局的官報,清光緒二十六年二月初一(1900年3月1日)創刊。冊報,線裝,旬刊,每月初一、十一日、二十一日出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代印。
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99年12月25日),清廷為扶持工商業,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劉坤一奉旨在江寧設立江南商務總局,在上海設立分局,兼管南洋保商事宜。創辦《江南商務報》的目的是開通風氣,溝通官商感情,介紹中外商業情報。上海訊息靈通,印刷條件好,故在上海出版。
該報除刊出有關官方的商務政策檔案以外,也反映了一些商人的呼籲和要求,很少有主筆的評論,只在某些訊息中夾敘夾議,或偶爾加幾筆“附言”。作為提倡工商業的報紙,《江南商務報》刊出了《本報執筆人未定稿》、《各國商埠考》、《各國物產考略》,以及譯自《遠東通商史》的《棉花》、《羊毛》、《磁器》各節,(美)佑尼乾著、林樂知譯的《太平洋商戰說》以及《世界各國商業比較略說》,還有總稅務司和各海關稅務司分析上海貿易情形的文章和當年通商各口岸的華洋貿易情形等,對於促進當時舊式商業向新式商業(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轉移有一定的價值。
該報創刊時,恰逢北京義和團事起,第十九期(1900年8月25日)就刊出了《中西議定保護上海租界、城廂內外章程》、《中西議定保護長江內地章程》,正是所謂“東南互保”的歷史性文獻。《江南商務報》從第十二期(1900年6月17日)起開始客觀地報導由於北京義和團運動而引起“南北商貨為此阻隔,凡北地運來之貨均擬加價”以來的情況,半年時間中至少有一百篇訊息與義和團事有關。但該報總的態度是保持中立,從輿論上嚴禁搶劫,制止糧米出洋,制止米價哄抬,要求查禁廠商倒閉等,同時也刊出了《北地軍需匯述》、《北地軍需續述》,報導了上海淪為八國聯軍的後勤補給基地的情況。它的基本態度是擁護“東南互保”,對中國人民的苦難委婉地表示同情。
該報發行渠道與一般商辦報刊不同:每期在江寧布政使司所屬各州縣轉發,江蘇、江西、安徽所屬州縣則由各省布政使司轉發,大縣12份,中縣8份,小縣6份,報費由布政使司在所屬養廉項上按季扣解總局,每期共發1960本,加上咨送湖廣總督衙門及國內外訂戶,每期發行約數千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初曾一度實行“官派民購”,在上海大馬路(今南京路)京都同德堂公開發售,並招登告白,宣稱“登廣告例收半價”。
《江南商務報》何時停刊不詳,現存的第三十七期,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3月)出版的唯一一期。主持人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