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父親》

《永恆的父親》

這是一本讓你的眼淚慢慢積聚,又不會滴落的傷懷小說。

基本信息

看點

永恆的父親永恆的父親

一首在生活細節中流淌的史詩

“我焦躁不安地等待公眾對我的小說作出反應。寫作,是我的至愛。當我動筆寫一個本子時,父親的影子便在激勵我。我拒絕平庸。直到自己滿意我才會停筆。在《永恆的父親》中,我試圖說明缺席和葬禮如何塑造了一個孩子。顯然,對於這個主題我頗有談資,因為很可能是我父親的早逝成就了現在的我。如果他還活著,我的命運必將截然不同。我寧願對此一無所知,這真是太複雜了……

——安娜·科西尼

當人們無法忘記熱愛的人,拒絕安葬他們時,人們如何生活?馬克斯,尼斯公墓的守園人,痴痴地等待哈娜歸來。哈娜是他幼時的玩伴,被抓去集中營後一去不復返。蘇菲十歲喪父,每年也到這座公墓來上墳。這兩種命運不期而遇。小說是如此的引人入勝,以至於讀者翻完最後一頁仍有餘音繞樑,不絕於耳之感。

——《北部之聲》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讓你的眼淚慢慢積聚,又不會滴落的傷懷小說。

小說主人公蘇菲九歲那年,她的猶太人爸爸因心臟病而早逝,葬在尼斯的一座公墓中。對於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她其實並不明白什麼是死,更不知道作為猶太人的後代,她先臉地承載著些什麼。是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重構了這一切對於蘇菲的意義。父親的早逝在她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一顆情感的種子,她開始找尋那個逝去的影子………

前言

在生活細節中流淌的史詩

2006年10月,法國當代才華橫溢的女小說家安娜·科西尼在格拉塞出版社推出了自己的第三本力作:《永恆的父親》。作者的父親雷諾·科西尼是法國享有盛名的漫畫家,曾和艾爾貝特·育特若一同創造了世界聞名的阿斯特利克斯和奧勃利克斯形象,可惜在安娜九歲時便與世長辭。早年喪父和猶太血統賦予安娜的生活某種與眾不同的意味。她在多年醞釀之後,終於寫成了這部集生活氣息和歷史深度為一身的自傳體小說。

小說開場便是尼斯的聖一瑪格麗特公墓。小說主人公蘇菲這一年九歲,她的爸爸因病早逝,葬在尼斯的這座公墓中。對於蘇菲來說,她其實並不明白什麼是死。小說作者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寫,讓讀者著實眼前一亮。葬禮結束,當眾人紛紛散去時,守墓人馬克斯上前來和蘇菲說話。短短几行問候,沒有悲情,沒有矯飾,純淨得就像是九歲孩子的心靈,故事就在這樣的氤氳中鋪散開來。

蘇菲、母親和外婆在葬禮後回到巴黎生活。

每年蘇菲都要回一趟尼斯,在爸爸墓前獨自說上很長時間的話,有時還會留下一封信。九歲時父親的死,在蘇菲當時毫無知覺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一顆情感的種子,她開始找尋那個逝去的影子。第一個影子是阿德里昂醫生。在蘇菲童年生病期間,阿德里昂醫生的照顧讓她感到了強烈的父愛,她開始稀奇古怪地幻想,甚至——她願意為這個成熟的男人獻出童貞。當然,這是後來的想法。不過,她的童貞倒真的是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獻給了一個在年齡上足以做她父親的人——大學古法語教師亨利。其實她心底很清楚,她對於亨利的情結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擁有一個父親的渴望。或許可以說,父親對於她來說,在日積月累的想像和嚮往之後,變成了含有某種情人意味的寄託,以至於她後來這樣給逝去的媽媽寫道:“爸爸的死對我來說就像是離婚,這離婚正合我意。我獨自擁有了他。既然我沒能成為他的妻子,我要為他守寡……”

戀父情結也許是理解這本小說的一條線,而另一條重要的線索,則是二戰的余傷和瀰漫在小說中的尋根情懷。是這條線將蘇菲和馬克斯這兩個看似並無太大關聯的人始終串聯在一起。先說蘇菲。她的父親是個猶太人,但一直以來,猶太人的血統並未引起她太多的注意。直到結婚之後,蘇菲一直想要個孩子,可是訪遍名醫,卻遲遲不孕。有一天晚上,奶奶薩伏塔託夢給她,讓她去猶太教堂找教士尋方。教士給她的建議卻是:以猶太教的儀式重新安葬你的父親,讓他的靈魂真正得以安歇。蘇菲在一番猶豫之後採納了這一建議,孩子竟然真的如願地來到了人世——讀者且慢覺得小說家天方夜譚,這正是安娜在現實生活中所為:重新安葬,意味著魂靈歸根。

至於馬克斯,二戰時屠猶的陰影至今仍壓抑在他的心頭。1942年,曾經與他有過海誓山盟的猶太姑娘哈娜和她的家人在巴黎被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帶走,一去不回。留給馬克斯的,只有哈娜父親編撰的一本意地緒語一猶太語字典,還有窮盡一生的等待。他是如此的痴情,竟至於終身未娶,在尼斯謀到了一份看守墓園的職位。工作之餘,馬克斯便一頭扎進那本神秘的字典中翻讀——他堅信哈娜還活在字典的字裡行間。當然,他還有一樣東西可讀,那就是蘇菲放在她父親墓前的信。馬克斯蒐集了蘇菲的所有信。年復一年,他們成了很默契的朋友,但他始終沒有真正參透這些信件的含義。直到噩夢和期盼都已淡去,晚年他帶著這些信,來到耶路撒冷哭牆前的那一刻,他才發現:“我最終明白了這些信件的含義:它們被寫出來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所表達的那些願望,能夠被塞進哭牆那滾熱的石頭縫隙里去。”

也許,這是猶太民族綿延不絕的血脈從歷史深處投射到哭牆上的一段回音。馬克斯這樣的平凡人,在人類最殘忍的行徑和最可貴的情感的雙重洗鍊中,感觸到歷史跳動的脈搏。讀罷小說,或許我們也會靈光一閃,驚異地發現在極為瑣細的生活細節中流動著的,竟是一篇壯觀的史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