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述
住在英格蘭北部郊區的65歲母親梅(安妮•瑞德飾),膝下一雙兒女博比(斯帝文•麥金托什飾)和保拉(凱薩琳•布拉德肖飾)都已成年並擁有各自的家庭。當梅和丈夫一起去看望在定居在倫敦的兒女時,丈夫卻突然因為因為水土不服染病去世。梅只好在留在倫敦照看兒女。她的兩個孩子都非常忙碌,梅缺乏情感的交流。這時她遇到了女兒的情人戴瑞(丹尼爾•克里格飾),懶散的戴瑞被梅吸引,他們陷入了忘年之戀,當秋天來臨愛情是否還能繼續?
劇情介紹
![《母親的春天》](/img/6/2dc/nBnauM3X3gjN1YDMwcDN5UTNyITMxEDM3QjMwADMwAzMxAzL3Q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母親的春天》](/img/8/d18/nBnauM3X0ATO1UDM1QDN5UTNyITMxEDM3QjMwADMwAzMxAzL0Q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導演一開始就刻畫了一種疏離得近乎有違倫常的家庭關係,這為後面那個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的發生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基礎,正是缺乏後輩正常的關愛,老婦人在伴侶撒手人寰之後,陷入瘋狂的孤寂狀態,直至失去理智,這裡更多的是無奈,是一個尚未對生活失去激情的老人在欲望面前的無能為力。因此影片也並不僅僅是講述一段很有噱頭的“忘年戀”那么簡單,而是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現代人在追逐豐厚物質需求的主流誘惑下導致情感日益匱乏的家庭倫理體系的崩潰,其中最為代表的是年輕人對難以帶來物質回報而僅以消耗為生活常態的老年人有意無意的忽視。對此,導演是以憤青的姿態揭示的,力度之狠讓人心驚,否則他不會用母親愛上女兒的情人這種觸犯道德禁忌的反人性的極端事例來表達他對物質面前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這樣一種慘澹現實的不滿,人的情感在物質的蠱惑下漸漸荒蕪,一次畸變即意味著一次無限接近殘存的美好情感的可能性,只有在那樣一種畸形的情緒宣洩氛圍下,才能找回真實的自己和屬於自己的真實感受,而其他一切都再所不惜。梅為博得一番慰藉而無悔的瘋狂舉止其實就帶有明顯的自毀意味,自始至終都是她主動接近戴爾,甚至帶有引誘的一些影子,影片強調了梅的罪孽感,所以她和戴爾的事情被女兒發現後,找了把銳器對準了自己的心窩。結局是她的行為為兒女所不齒,保拉對她更是痛恨萬分,所有母性的關愛,支持和對母親的依賴以及純粹的母女關係在保拉焚燒自己作品的泄憤行為中付諸一炬,梅只有忍痛承受一切。
影片是近年來探討家庭關係的倫理片中較為出色的一部,用悲憫的筆調刻畫了人在孤獨時所面臨的心靈災害和最終只能獨自應對的宿命,令人嘆息不已。梅是可悲的,在看似溫馨的親情世界裡她實際上孑然一身,在勇敢追求愛情的途中卻墜入痛苦的地獄,任何時候她都沒有辯解的餘地。影片的極端題材和悲情氛圍很自然的讓人想起法斯賓德的那部傳世經典《恐懼吞噬靈魂》 ,同樣是喪偶老人愛上了年齡上可以做他兒子的外籍勞工,同時都突出了孤寂時霉變出的一種畸形愛欲觀,但《母親的春天》走得更遠,它甚至嚴重地觸犯了家庭倫理道德,看得出導演想藉此隱喻一番日漸危險的社會道德體系,並狠狠地詛咒了沉迷物慾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疏離。稍有不足的是,梅和戴爾從交談到上床的過程實在是太缺乏鋪墊了,導演比饑渴的老寡婦梅還要心急,梅僅憑送幾次點心說幾句掏心的話就成功地捕獲了一個健壯男子的心,而戴爾是如何心甘情願地滿足一個老人的,一直交代不詳,梅在床上近乎一個蕩婦似的渴望性愛的襲擊也被導演處理過火,成了一種為快感而快感的盲目宣洩,最為可笑的是,保拉介紹了寫作組的一位鰥夫與梅認識,鰥夫愛上梅,梅卻欲拒還迎,最後屈服了鰥夫,可她深愛的還是戴爾,甚至要求戴爾跟她遠走高飛,導演刻意為這段不符常理的愛情營造出一種死心塌地的效果,不知是出於什麼意思?
作品評價
![《母親的春天》](/img/8/693/nBnauM3X3QTO0ADMwUDN5UTNyITMxEDM3QjMwADMwAzMxAzL1Q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母親的春天》鮮少地觸碰老年人性話題的禁忌,拋開了對老年人知天命無欲無求的陳舊想像,片中已逾60的老嫗梅早就被婚姻和子女磨掉了的熱情卻被女兒的男朋友-一個髒兮兮的水管工燒了個無法無天,這種乾柴烈火式的老少配打破了人們對忘年戀只限於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印象
感覺很多作為兒女的年輕人,都自然地視母親為上天的賜物。意指他們都習慣性地認為母親的存在只是為了給予他們享之不盡的無私的愛。他們在長大成人之前的相當漫長地時間裡,幾乎沒有意識到母親也是人,也是女人,也是血肉和情感的動物。即使在兒女成人成家後,他們試圖理解母親的願望,往往也因為注定無法跳脫切身利益的裹脅與羈絆,而顯得狹隘和無能。英國電影《母親的春天》則採取了一個相對感性卻也不失震撼的方式。曾經執導愛情喜劇《諾丁山》的導演羅傑米歇爾與驚世駭俗的法國電影《親密》的劇作者庫瑞希傾力合作,打造出這部誠意可嘉的“母親電影”。片中65歲的母親梅,兒孫滿堂,他隨老伴來倫敦探親,卻陷入一場突如其來的非難:丈夫在父權和男權的雙重幸福中死去,她一下子像只身體被淘空飛蛾。一如既往地寂寞與被忽略宛如一場災難瞬間降臨,她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劫難逃。她不甘心被死去丈夫縈繞不絕的魂魄囚禁,不甘心成為生命的旁觀者,她更不甘心“自己的身體不會有另一隻手觸摸”。於是,一場根本算不上戀愛的畸情生長出來。女兒的情人因為同情給了她身心的撫慰。而僅僅因此,這個女人,這個母親,被她的家庭拋棄——女兒無情的耳光打得很抽象也很刻意,但我們知道那記耳光是發自世俗的腐敗的道德觀。
![《母親的春天》](/img/d/5bf/nBnauM3XwEDM5cTOwgDN5UTNyITMxEDM3QjMwADMwAzMxAzL4Q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曾用如此血淋淋地傷害來處理母親角色。但正因為有它,我們才會理解美國電影《13歲》里,海倫亨特飾演的母親角色千方百計與女兒溝通卻未果的痛苦。為此,向影片《母親的春天》里出演母親一角的安妮.瑞德致敬真不為過。她的出色演繹讓所有身為兒女的我們在母親節即將來臨的時候禁不住祈求自贖。
但影片還沒有達到讓人心緒難寧的地步,其根源來自對達倫的塑造。他的外型和氣質屬於比較有魅力的那種,但他為什麼會與一個相貌普通的老婦發生關係,影片交待的並不清晰,只是有那么一次會心的談話,這就讓兩個各方面都懸殊的人愛火如熾嗎?他的心靈是焦灼的,影片只在最後讓他拍桌子,摔椅子。這就流於簡單、概念化了。
全片沉靜樸素,將人類的末路情感講述的比較入心,但要說到入骨,卻很難說。因為我們的情感風景線很少這樣與我們最基本的心智進行如此艱難的對話。影片涉及了道德層面上的困繞,但真正讓我們坐立不安的,還是我們的審美慣性給我們帶來的迷惘。
作品看點
![《母親的春天》](/img/2/76d/nBnauM3XzMTMzcTO2UDN5UTNyITMxEDM3QjMwADMwAzMxAzL1Q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本片的導演的羅傑•米歇爾,出生在南美,長在敘利亞和捷克,現在住在英國。執導《諾丁山》和《變線人生》贏得不少好評。他的功底非常紮實,是非常值得影迷留意的一位中年導演。編劇哈尼夫•庫雷西也是寫性的一把好手,2000年的那部廣受關注的《親密》他就有份參與,這次他對性的描寫更加大膽放肆,劇情設計結構分明,並為他得到了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提名的機會。
女主角安妮•瑞德以前主要在英國拍攝電視劇,她的戲路很寬,演技出眾。她對這個角色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表演非常的真實。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所有的性愛鏡頭都是她親自出演,十足敬業。這次她的精彩表演也為她得到了歐洲電影獎提名,並廣為影評追捧,成為影壇搶手明星。男主角丹尼爾•克里格曾經在《毀滅之路》 , 《古墓麗影》這些片中作為配角出現,其實他的演技真是好的沒話說,對於戴瑞這么一個有一點點分裂的角色他演起來居然遊刃有餘,而且作為一個年青英俊的男子和一個老人上演床戲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他們兩人配合相當默契,這也是這部片成功的主要因素。老去的身體依然美麗一個年華逝去的女人,情感卻依然灼熱。梅失去丈夫,又沒有兒女的關愛,但她卻不願讓人生從此凋榭,她為打發時間去倫敦大大小小的名勝,她知道她自己處於什麼境地。當愛情來到她也沒有為年齡問題而退縮。因為她明白,自己已有皺紋的皮膚掩蓋了的一張無比美麗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