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紀事》

《歲月紀事》

《歲月紀事》一書分為上下兩冊,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故鄉情懷、求學路上和謀生天涯。該書是作者張向東先生為自己過去的七十多個春秋而寫下的回憶錄,謹獻給故鄉的親人、父老和工作時的師長、領導、同窗、同事和好友們。

該書於2015年7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簡介

歲月紀事歲月紀事
《歲月紀事》一書分為上下兩冊,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故鄉情懷、求學路上和謀生天涯。該書是作者張向東先生為自己過去的七十多個春秋而寫下的回憶錄,謹獻給故鄉的親人、父老和工作時的師長、領導、同窗、同事和好友們。
書中作者自述道:我的一生,一晃過去七十多個春秋。採用何種文體將自以為應該記錄下來的人和事告訴周邊的人,我想了許多。名人的傳記和回憶、凡人俗子的口述,以及各色人等的追憶,甚至各種懺悔、反思和省悟類的諸多著作,我看了不少,但我沒有藝術家的靈感和筆觸,我筆耕有遜,加之多年輟筆,無論怎樣都怕言不承意,所以我只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用雜陳的記敘、粗糙的言辭、零亂的篇章,以記敘性文體完成我一生之回憶,在平鋪直敘中也夾雜著不少議論和反思。
人老了,總愛懷念過去。過去的酸甜苦辣一湧上心頭,就激起了千波浪花。在一波連衣波的浪花里,隱含著我一生所走過的里程,在每段里程里都留下許多揮之不去的斑斑印記,所有音節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隨著歲月的遠逝,這些故事仍時常在腦際翻卷、涌動。所有與我有關聯的每一個人,與相關聯人的每一件事,與相關聯事的每一個地方,是那樣逼真地在眼前掠過,似乎都像剛剛發生,一下子把我帶到先前的時光里。我躺在床上,或坐在書桌前,過去的事像電視劇一樣一幕幕地映視著、滾動著,驅使我趕快拿起筆,把它們儘可能詳細地記錄下來。於是,在我徹底離開謀生的工作單位回到小小陋室,我終於有了充裕的時間,開始了這項自以為很有意義的撰寫回憶錄工程。
該書於2015年7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向東,原名述山,1941年10月生人,祖藉河北省南和縣梁莊村。兒時,隨父逃荒于山西省太谷鄉下,至日寇投降回歸故里。早年就讀於本村初小、郝橋高小、郝橋國中、邯鄲一中。1967年畢業於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畢業後到瀋陽中捷友誼廠工作。為支援"三線建設",1970年到寧夏銀川,曾先後在長城工具機鑄造廠、國營295庫、銀川市起重機器廠、寧夏機械工業會計審計諮詢部、寧夏鐵合金廠、寧夏金屬生是廠工作。當過技術員,作過幹部,曾任副科長、副廠長、總會計師、總經濟師、廠長、黨委書記等職。退休後,在會計師事務所搞過審計,在民營工商企業擔任過總經濟師、總會計師、廠長等職。具有工程師、高級經濟師、中國註冊會計師職稱。在地方、全國性刊物發表過鑄造專業、會計專業論文多篇。自費出版詩集《流年螢暉》。

基本信息

作者:張向東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徐榮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16
印張:36
版次:2015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59.80元

作品導讀

目錄
似水流年——代序
第一部故鄉情懷

老宅院
逝去的巷子
我的祖父
“神”
——我的二祖父
父親的青年時代
逃荒
父輩分家
建設新宅院
父親在新宅院裡的生活夢
奔喪
父親與五叔分家
背土父親
死不瞑目
——父親的牽掛
未圓了的父親夢
村中廟(上)
村中廟(下)
故鄉的姓氏與街
故鄉的河
家族墳的嬗變
家廟的消亡
兒時的夥伴(上)
——玩
兒時的夥伴(中)
——有益事與惡作劇
兒時的夥伴(下)
——一人一像
我輩分家
記憶中的二叔二嬸
憶三叔
一輩子不服輸的四叔
說五叔
大姑和小姑
外婆一家
千手觀音
解不開的謎
宅基地風波
第二部求學路上(上)
初小印記
三進考場
——初小升高小
難忘高小兩年
和書田相處的日子
國中碎片
由寫來存的日記說起
遲到的信息
——憶存申
“瘋狂”寫作的日子
記孟禮
高中的第一個暑假
高中勞動進行時
讀書與“白專”
井海,你在哪兒?
友情綿綿叢台夢
三位語文老師的二三事
“狗日的糧食”
第二部求學路上(下)
大學夢
“退學”
大學同窗眾生像
博弈
生活感悟
當“兵”
“四清”碎記
漫說寫村史
雜感•非議
塵封的書信
好不容易入了團
淺說思想總結
八月風雲
絕食及其餘波
“串聯”去
不該燒的的“一把火”
“文革”中的我
我的大學學業
畢業分配記
第三部謀生天涯
在瀋陽工作的日子
在一線當技術員
“因禍得福”
“陰差陽錯”
乾一行愛一行
走上企業領導崗位
吶喊
財務成本價格研討會
三次培訓
從相識到分手
鋒芒
295庫——人生第三站
投標敗北
退標
求職
夢斷黃粱
YINQI趣聞逸事
碎語話失意
與Y君相處的點點滴滴
驛站
會計調查與諮詢
一本未付梓的書
新的落腳點
匆匆客
起步
興奮的一天
難忘的四次講話
三位同事
破碎了的夢
——4000tMg項目始末
工作感言
卸任
從卸任到內退
民企十七年
第一部
故鄉情懷
我的根在故鄉,是故鄉把我養育成人。所有故鄉
的親人、故鄉的童年夥伴,以及故鄉的姓氏和街、故鄉的廟、故鄉的河、故鄉的墳、故鄉的神、故鄉的仙、故鄉的謎,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水一土,故鄉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永不泯滅的記憶。我與故鄉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眷眷長想,悠悠我情。思我舊地,念其韻聲。隨著時光的流逝,先前的故事非但沒有沉寂,反倒像大海的波濤在眼前奔涌。於是,勾起我的靈魂,使我從遠離故鄉兩千餘里的大西北毅然決然地飛到那裡,逼迫我用自以為較滿意的筆觸,把與我相關的人、事、物記錄下來,以聊慰多年的懷鄉情緣,好坦然地走向未知世界。
——摘自創作手記
第二部
求學路上
(1950.1~1968.8)
十八年寒窗培育了我,我也飽嘗了其中之甘苦。
初小稀里糊塗,高小輒有所悟,國中漸入學境,高中天目微啟,到了大學終於徹省、學有所成。然而,漫漫求學路上,各種各樣的勞動、政治運動占去無數受課光陰,少學了許多知識。那場“反右”,使我最終放棄愛好放棄文史而學理工;校方的自我革命和整頓校風,假我交友事屢屢挨整;近一年的“四清”,為了入團我疲於奔命;亂世“文革”中,我雖叱吒風雲卻荒廢學業……那時的莘莘學子像軍人一樣,視服從為天職,許多同窗像我一樣既是循規蹈矩者也是政治風浪中的追隨者。我們都無愧於那個時代。
——摘自創作手記
第三部
謀生天涯
(1968.9~2013.7)
我之求生天涯,從在職到賦閒在家,前後三十餘載。
既默默無聞地痴迷於所學專業,也曾身居企業中高級領導崗位去呼風喚雨,更有在民營企業"寄人籬下"掣肘於老闆的股肱下。為踐行所學專業,苦心孤詣,所得頗豐。在仕途的舞台上,歷經磨難,坎坎坷坷,既有陽光燦爛、風平浪靜、得心應手時的歡愉,也有受人愚弄時不得不“唯令是從”,難免憤世嫉俗,為之鳴喊。謀生不易,處世不易,茫茫人生,何有安寂?處人不易,處事不易,芸芸眾生,哪有靜水?但是,時過境遷,往事如煙,歲月流逝,傷感徒為?而今,物慾橫流,一切向"錢",世風日下,曷兮流連?不管怎樣,我都應感謝生活對我的磨礪,生活教會我辯美醜、分善惡、知榮辱。所以,我之信筆塗鴉旨在還歷史一個真實,還我一個純真。舍此,無以所求。
——摘自創作手記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