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華盛頓條約
華盛頓條約是限制海軍軍備力量條約,由美、英、日、意、法五國共同簽訂,是世界上第一個裁軍條約。
簽署國家 條約內容 術語解釋 戰艦解體規則 艦船替換工作 -
提爾西特條約
提爾西特條約是指1807年6月,拿破崙在弗里德蘭擊敗俄普聯軍後於提爾西特簽署的兩個條約。7月7日,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與法國的拿破崙在尼門河中央的竹筏...
簡介 內容 影響 普魯士的損失 -
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尼布楚議界條約》)是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國際條約。 1689年8月2...
簽訂背景 簽訂經過 條約原文 文字版本 歷史記載 -
《乙巳條約》
《乙巳條約》本名《日韓保護協約》或《韓日協商條約》,又稱第二次日韓協約、乙巳勒約、五條約等,是日本帝國與大韓帝國在1905年(按乾支紀年為乙巳年)11月...
簽訂 背景 經過 內容 影響 -
《聖日耳曼條約》
《聖日耳曼條約》(德語:VertragvonSaint-Germai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與奧地利共和國於1919年9月10日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
背景 條款 結果 條約與檔案問題 參考資料 -
尼爾廷根條約
尼爾廷根條約(德語:Nürtinger Vertrag)是德國歷史上的一個條約,簽訂於1442年1月25日。
-
《華盛頓海軍條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華盛頓海軍條約》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
條約文本 第一章 限制海軍軍備總則 第二章 條約的執行規則 術語解釋 第三章 綜合條文 -
安重根
安重根(朝鮮語:안중근,1879年—1910年),朝鮮近代史上著名的獨立運動家,刺殺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的刺客。字應七,本貫順興,出生於朝鮮海州。早年皈依...
人物生平 親屬成員 個人作品 影響評價 軼事典故 -
民四條約
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秘密條款。日本帝國主義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的時機,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袁世凱,遞交了二...
歷史背景 交涉經過 條款內容 廢除條約 與袁世凱 -
華盛頓海軍條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
條約解釋 條約時代 條約文本 正文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