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精品文集》

《林徽因精品文集》

介 林徽因亦是中國當代文化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化成績不及廬隱、蕭紅。作為新月派詩人,林徽因的作品注從新詩的格律,注重“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遵從“理性節制情感”的想法,是為藝術而藝術派。她著有作品有: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劇本《梅真和他們》。開國後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林徽因精品文集》
林徽因精品文集》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裝:256頁
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02207646,7802207649
條形碼:9787802207646

內容簡介

林徽因亦是中國當代文化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化成績不及廬隱、蕭紅。作為新月派詩人,林徽因的作品注從新詩的格律,注重“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遵從“理性節制情感”的想法,是為藝術而藝術派。
同時,由於專業的原因,林徽因也寫了多量的有關古建築的文章,和死板的、公式化的學術匯報對比起來,顯示了文化家學者文筆的差異凡響。
本書選編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根本上可以反應作者的思想和藝術取向。

作者簡介

林徽因
林徽因
林徽因(1903-1955):女詩人、建築學家。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
1919年父去英國,1921年歸國。1923年赴美國留學,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後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美術。1928年歸國,加入興辦文藝刊物《綠》。1930年後在東北大學、燕京大學任教。30年代從事詩歌創作,為新月派會員之一。
作品有: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劇本《梅真和他們》。開國後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

書摘

《九十九度中》

劇本梅真同他們(節選)
悼志摩
十一月十九日我們的好友人,很多人都愛慕的新詩人,徐志摩突兀的,不行信的,兇惡的,在飛機上遇險而死去。這訊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針刺觸到很多友人的心上,頓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慟的咽哽鎖住每一私人的嗓子。
志摩……死……誰曾將這兩個句子聯在一處想過!他是那樣活躍的一私人,那樣剛才站在丁壯的顛峰上的一私人。友人們常常驚訝他的活動,他那像孩子般的精神和鄭重,誰
《林徽因精品文集》
《林徽因精品文集》
又會想到他死?
突然的,他闖出我們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遠的靜寂,不給我們一點預告,一點準備,或是一個最後希望的餘地。這種幾乎近於忍心的決絕,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友人的心?現在那不可否定的事實,如故薄情地遮住我們前面。任憑我們多苦楚的緬懷他的慘死,多急切的希翼能夠如故接觸到他原先的音容,事實是不會為我們這傷悼而有些須活動的可能!這難堪的永遠靜寂和消極便是死的最兇惡處。
我們不迷信的,沒有宗教地望著這死的帷幕,更是絲毫沒有把握。張開口我們不會呼籲,閉上眼不會入夢,彷徨在理智和情感的邊沿,我們不能預期後會,對這死,我們只是永遠發怔,吞咽枯澀的淚;待時間來榨取著哀慟的銳利,痂結我們每次悲悼的創傷。那一天下午初獲得訊息的很多友人不是全跑到胡適之先生家裡么?可是除掉拭淚相對,默然圍坐外,誰也沒有主意,誰也不知有什麼話說,對這死!
誰也沒有主意,誰也沒有話說!事實不容我們安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們不傷悼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們有超天然的幻想!默然相對,默然圍坐……而志摩則仍舊死去沒有回頭,沒有音訊,永遠地不會回頭,永遠地不會再有音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