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

《村子》

著名作家馮積岐的最新長篇小說《村子》即將由太白文藝出版社推出。長篇小說《村子》動筆於2003年,歷時3年,修改16次之多。《村子》敘述的是1979年至1999年20年間,在時代變革的過程中,發生於關中西府松陵村幾個家族裡的故事。時間跨度比較長,人物比較多。作者的筆墨沒有著點於“典型”事件和很刺激的故事,而是極力揭示人物的心理衝突和文化衝突。

本書介紹

封面
村支書玩弄權術,私通母女;好青年為民行道,危機四伏。邪惡與正義較量,愛情與倫理糾葛,村子需要好人還是強人。當代重磅作家又一次真實再現中國鄉村權勢與道德、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作者介紹

馮積岐,1953年生於陝西岐山縣農村。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發表中短篇小說200多篇(部),有長篇小說《沉默的季節》《大樹底下》,散文集《人的證明》《將人生訴說給自己聽》等作品出版。長篇小說《沉默的季節》獲“九頭鳥”長篇小說獎。陝西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現在陝西省鳳翔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名家推薦

馮積岐馮積岐

村子是農民的安居地,也是中國人靈魂的家園。村子是農業大國的一個微縮,是觀察、考量中國近20年歷史變遷的一扇窗戶。村子的變化其實是農民精神的變化,農民的變化,也是中國農村社會的變化,中國的變化。(李朝全

名家評論

這是一部確鑿令我感受到心理震撼的長篇小說。震撼來自於作品絲毫不見矯飾的巨大的真實感。我深為這種既呈現著鄉村生活的真實和藝術描繪的精確和典型感動。這部小說最直接的閱讀感覺是不能讀得太快,對我這個老讀者來說,發生這種閱讀直感也不是很多。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閱讀感受,《村子》展示給我的是,自公社體制解體到農民個體經營20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生活演變的一部深刻而又真實的小說讀本,可以透見生活深層運動過程里令人心顫的複雜和艱難的形態。我有過較長的鄉村生活和工作的經歷,作為一個純粹的讀者,對農村題材小說的真實性尤為敏感,往往成為我繼續閱讀或無奈捨棄的首要標準。真實才能獲得讀者的信賴,也是揭示生活深層運動形態的基礎。《村子》首先以其巨大的真實感觸發我的心理震撼。
即使沒有鄉村生活經驗的人也約略知道,生活發展到上世紀80年代初,公社化體制終於解體,其勢如土崩瓦解,比合作化和公社化建立的速度更迅猛。土崩瓦解聲中是數以億計的農民的歡呼。最初反映這場變革的是何士光的短篇小說《鄉場上》,成為名篇,隨之潮起並持續多年同類題材的小說,我也不甘寂寞寫過不少中短篇小說。20多年後回過頭來看,農民獲得土地的歡樂,很快被新的生活矛盾引發的困惑所淹沒,成了太過短暫的歡樂。《村子》把那場短暫的歡樂之後20多年的鄉村生活的裂變,濃縮為一個頗具典型意義的讀本。我看到這已不算太短的時空里,中國鄉村的政治形態、經濟形態、文化形態、家庭形態和道德形態,從舊的經濟體制蛻變轉換過程中,處在鄉村各個生活位置上的人所經歷的適應性變化,心靈世界的有適和不適,道德規範里的堅守和潰堤,由此而發生的得到的竊喜和失卻的痛苦。馮積岐著重刻畫的田廣榮、祝永達、馬子凱、馬秀萍等人物,都呈現著從舊體制解體前業已形成的心理結構形態,在新的體制和新的生活秩序轉換過程中所發生的異變;在原有的心理結構逐漸崩潰、新的心理結構尚未建立的這一相對混亂的心靈歷程中,利益和道德的判斷發生的衝突所引發的撞擊,在一幢幢或寬敞或曲窄的廈屋裡的困惑和痛苦,似乎與現代城市或高或低的樓房裡所發生的判斷性選擇,並無質的區別。這些人物以各自的人生經歷和在村子裡的不同位置,呈現著多個個性的新的色彩,卻是只有在這段生活進程中,才會發生的豐富而又駁雜乃至畸形的心理映象。我從這些人物身上,感受到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鄉村生活發展和運行的脈動和脈象,包括病相。這幾個人物已呈現出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段的典型性。......(陳忠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