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杜甫
詩詞正文
峽中丈夫絕輕死,少在公門多在水。富豪有錢駕大舸,
貧窮取給行艓子。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
欹帆側柁入波濤,撇漩捎濆無險阻。朝發白帝暮江陵,
頃來目擊信有徵。瞿塘漫天虎鬚怒,歸州長年行最能。
此鄉之人氣量窄,誤競南風疏北客。若道土無英俊才,
何得山有屈原宅。
注釋
⑴最能,駕船的能手,劉須溪以最能為水手之稱。
⑵公門,即衙門,句意是說不重讀書,多習駕船,
⑶大船曰舸。
⑷艓,音葉,小船。窮人則駕小船謀生。
⑹隨商旅,即指駕船。小兒大兒都指駕大舸的富豪的兒子。
⑺這兩句插寫操舟的技巧。漩,是漩渦,濆,是濆涌。《蜀諺》:“濆起如屋,漩下如井。”駕船的遇漩則撇開,遇濆則捎過。無險阻,如覆平地。
⑻《水經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缺處。有時朝發白帝(夔州),暮到江陵(宜昌),雖乘奔御鳳,不以疾也。”又李白詩:“朝辭自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同還。”
⑼目擊,親眼看見。征,徵驗。
⑽瞿塘,峽名。虎鬚,灘名。
⑾《宋景文筆記》:“蜀人謂舵師為民年三老。”舵師,即艄公。行最能,謂通瞿塘、虎鬚很容易。“行”一作“與”。
⑿《左傳》:“南風不競。”浦起龍註:“競南疏北者,競為南中輕生逐利之風,而疏於北方文物冠裳之客也。解者以為恃強慢吝,謬甚。”
⒀杜甫認為氣量狹窄,並非由地理環境決定,而是因為缺乏教育,故以屈原為證。秭歸縣北有屈原故宅。“士”一作“土”。
作品簡析
公元七六六年(唐代宗大曆元年)暮春,杜甫由雲安(今重慶市雲陽縣)到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這首詩大概是杜甫到夔州後不久所作。此詩和《負薪行》應是同時之作,結構也相似。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詩寫土風,故文字也就樸素。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