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當今這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維持現狀就意味著倒退。精益求精,製造出讓客戶更滿意的物美價廉的產品和使工作更加舒適、高效是極為重要。用這樣的眼光去洞察工作現場,工作現場便成了聚寶山,其改善是永遠無止境的。
今後的作業現場不能像以前那樣處於被動狀態,要採取進攻性的姿態主動地捕捉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為了促使問題的發現和改善,就得積極而靈活地運用工業管理手法。
為此,我們精心編寫了《新現場(QC)讀本》(全22卷)中由石渡淳一、加藤賢一郎、高柳昭以及原政治撰寫的IE系列部分章節,從“動作分析、搬運、規劃、時間分析”四個方面闡述了工序分析是IE管理的基礎手法,同時在質量管理中也是重要的手法。它利用質量管理工序圖對現場進行分析,尋找改善的目標和使質量管理標準化。應重視進行改善的步驟,強調改善有固定方式,欲速則不達,需踏實實施才能達到改善現場的目的;時間分析對於在車間作業中有效的把握現場,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如果把用於修理故障的時間和不必要安排的時間以及不良的重複作業時間算人產品成本的話,產品成本過高,價格隨之上漲,就難以贏得顧客。如此浪費時間的企業是體制不完善的企業,掌握QC方法和作業研究方法就能夠創造出成功的企業。
最近,隨著QC小組活動在全國的普及,在生產現場,不僅技術人員,班組長和QC小組成員也在穩紮穩打地進行著管理和改進工作,並生動地把QC手法和IE手法結合起來利用。
其中,在生產現場,自動化越來越普遍,在辦公室,自動化辦公已成為趨勢,從而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此而產生的有關工人的生活保障、工資、勞動時間等方面的社會問題也呈現出複雜的一面。儘管如此,在生產現場,提高生產率卻是永恆的課題。在自由競爭中,企業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生存,努力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這是自由經濟的根本。
作者簡介
石渡淳一,1926年生於北京。195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系套用化學專業。1951年就職於日本鋼管株式會社,擔任福山制鐵所部長,後來又擔任該公司標準室室長。現職為日本鋼管技術服務株式會社的技術監督,同時也是東海大學工學系的兼職講師。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工程分析
1.工業管理和工序改善
1.1工業工程的定義
1.2改善的固定方式
1.3現場是寶山
2.工序改善的步驟
2.1問題的發生·發現
2.2現場分析
2.3改善方案的制定
2.4改善方案的實施和評價
2.5改善方案的跟蹤、處理
3.工序分析法
3.1工序分析法的定義
3.2工序分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