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暹羅龍蓮寺養病
自入龍蓮養病疴,風光恰似老維摩①。
束腰尚乏三條篾,補衲還余半畝荷②。
竹簟無塵清夢少,蕉窗有興夜吟多③。
明朝若得青蓮約,緩步深山問鳥窠④。
作品注釋
①疴:本指怪異之病,此處泛指疾病。維摩:即維摩詰,系與佛祖同時人,曾向佛弟子彌勒、文殊等講說大乘教義。
②篾:篾絲,指繩索,腰帶。補衲句:謂補完衲衣後還剩餘半畝荷葉,謂以荷葉製衣補衣,喻禪隱生活之簡樸。
③竹簟(diàn):竹蓆。蕉窗:芭蕉掩映著的窗戶。興:指詩興,興致。
④青蓮:此處指佛寺。唐宋之問《宿雲門寺》詩有“夤緣綠莜岸,遂得青蓮宮”句,即為此意。鳥窠:指鳥窠禪師,即唐代高僧道林。林公出家受戒後入秦望山,棲於長松之上,其旁有一鵲,故人稱其為鳥窠禪師或鵲巢和尚。此處即以之代指高僧。
作品鑑賞
暹(xiān)羅為泰國的舊名。原為暹與羅斛二國,後合併稱暹羅。公元1939改名泰國。1945年復稱暹羅,1949年又改泰國。龍蓮寺一作龍泉寺,在泰國首都曼谷郊外,為當時泰京著名佛寺。公元1907年(清德宗光緒三十三年),虛雲和尚為建造雞足山祝聖寺的藏經殿在泰國龍蓮寺講經籌款,先講《地藏經》,再講《普門品》。一日趺坐入定,一定九日,鬨動暹京。自國王大臣乃至男女善信,皆來羅拜。出定後,國王請至王宮誦經,百般供養,贈予巨資及地三百頃。其後,虛雲老和尚身患痹疾,言語行動皆有不便,遂延醫服藥,養病寺中。二十餘日後病癒,乃作此詩。詩寫病中情狀、病中思緒甚詳。詩風明快清朗,充滿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