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時代》

《時尚時代》

《時尚時代》由著名學者和設計師王受之先生所著,王教授在採訪時尚傳媒集團總裁和時尚各刊主編的基礎上,加上作者多年對時尚媒體和時尚界的接觸所感所悟而寫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第1版(2008年11月1日)
平裝:189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03235207
條形碼:9787503235207
商品尺寸:23x16.8x1.6cm
商品重量:381g
ASIN:B001M0O7F6

內容簡介

時尚時代》由著名學者和設計師王受之先生所著,王教授在採訪時尚傳媒集團總裁和時尚各刊主編的基礎上,加上作者多年對時尚媒體和時尚界的接觸所感所悟而寫就。《時尚時代》可說是中國時尚15年第一次揭密。王受之教授從時尚傳媒集團十五年的成長史並結合世界時尚產業的發展脈絡,從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時尚業的從無到有、迅速擴展的文化背景中,勾勒出時尚傳媒與品牌間的彼此交融營造的內在關係,對全世界的時尚評論界,出版界,媒體經營做了全面的對比和剖析。時尚15年的光陰故事已凝結為潮流風尚的一個酣美節拍,《時尚時代》借用王受之先生之筆,揭示了一個時尚潮流帝國的斑斕成長,分享了時尚每個新銳神話的精彩演繹,見證了時尚人15年締造的傳奇史。

編輯推薦

中國時尚12年第一次揭秘。
時尚傳媒集團總裁:
《時尚時代》在設計上做到返璞歸真的顛覆,讓書具有前衛的時尚感,資訊之翔實,語言之生動,猶如教科書,相信一定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媒體推薦

中國時尚12年第一次揭秘。
時尚傳媒集團總裁:

作者簡介

王受之,國際上著名而資深的設計教育家、理論家。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教授;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設計理論終身教授;中國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同時擔任清華大學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多家高等學府的客座教授。
出版過許多具有影響力的關於設計理論的重要著作,如:《世界現代設計史》、《世界現代建築史》、《世界現代設計》、《世界現代平面設計》、《現代世界藝術的發展》、《平面設計史》、《流行時尚史》、《骨子裡的中國情結》、《啥羅中產》、《執意純粹》、《白夜北歐》、《微風吹過的聖巴巴拉》、《建築中的國語》等。
同時擔任中國萬科地產、北京魯能地產、重慶龍湖地產等多間大型房地產公司的開發顧問,對中國房產與中國設計有著巨大的文化推動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目錄

與時尚傳媒巨頭的相識
時尚雜誌所關注的時尚圈
時尚人、時尚感的塑造
時尚雜誌的涵蓋領域
時尚傳媒集團系列刊物
中國時尚的發展脈絡
時尚媒體和時尚產業
時尚集團壯大的深層智慧
奢侈品在時尚界的真實地位
時尚精英階層的劃分
中美時尚中產階級的差異
時尚的終極目標

序言

《時尚》創刊10周年時,就有朋友建議我們出本書,“還未到總結的時候啊”,我們婉言謝絕。那么2008年8月8目奧運開幕之日,也是《時尚》創刊15周年之時,該是值得慶賀的日子,《時尚》要留下些什麼文字呢?我們開始思索了,而與王受之教授一番聊天,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他在百忙之中欣然命筆,且快速成文..使我們出版《時尚時代》一書的初衷得以實現。
《時尚》的確“生恰逢時”。王受之教授從世界時尚產業的發展脈絡,從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時尚業的從無到有、迅速擴展的文化背景中,來考察《時尚》的發展歷程,勾勒出時尚媒體與品牌間的彼此交融營造的內在關係,資訊之翔實,語言之生動,猶如教科書,令我們這些辦刊人受益匪淺。在中國經濟市場開放到目前正從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的進程中,《時尚》由當初一葉扁舟迅速成長為聯合艦隊,可謂是時勢所造、大潮湧動的幸運兒。
《時尚》能成就至今天,也在於我們擁有一支年輕有理想、有激情、有活力、有品位的團隊,他們的青春創造力,大大提升了《時尚》系列刊物的引領潮流的新鮮生動的內涵,王受之教授多有溢美之詞,我們受寵若驚之奈,也深深為之自豪。
《時尚》是面向未來的創意事業,15年的光陰故事已凝結為潮流風尚的一個酣美節拍,客不得我們一次次眷顧與回眸。從“注重細節、追求卓越、引導潮流”到“刨新保持領先,激情融入團隊,學習永不停步”,《時尚》現在依然只是開始,我們的企業精神將激勵更多的時尚人以更大的熱情去擁抱今天這個偉大的時尚時代。

文摘

與時尚傳媒巨頭的相識
認識時尚集團的兩位開創人,兩位老總吳泓和劉江,預先並沒有什麼計畫。就是朋友介紹,大家一起吃飯聊天,很自然,這樣才可能交往得比較深。那種有明確目的刻意去交往的,太過功利實用,往往維持不了多久。第一次去時尚集團,好像是1998年前後,之後每次去北京,只要能擠出時間,都會過去走走。時尚集團下面好多本刊物都跟我約稿,有些是寫評論,有些則是定期的專欄,工作關係導致我和《時尚》的關係越來越深了。
我第一次去時尚集團是20世紀90年代末吧。當時這個國內最大的期刊集團的總部還在北京站對面的“中糧廣場”大廈的最上面幾層。我那個時候有事去北京,經常住在屬於國家旅遊局的“國際飯店”,位置就在“中糧”的對面。寬闊的長安街恰好在“國際飯店”和“中糧廣場”之間有條地下通道,所以出了酒店,穿過地下道就到了他們的門口,十分方便。時尚集團是屬於國家旅遊局的,國際飯店也是屬於國家旅遊局的,有一次副局長請我在那裡吃飯,談的就是《時尚》的發展。在很早的時候就接觸了《時尚》的頂頭上司,知道旅遊局對雜誌集團的期望和看法,而兩位老總也多次給我很詳細地介紹過這個集團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因此對於《時尚》,我還是有比較好的認識的。
第一次去恰好遇到時尚集團的兩個老總吳泓和劉江,為人隨和,也不擺架子。這兩個人從1985年開始合作,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從來協商合作。他們的辦公室總在一起,一層樓,一人一邊,中間是會議室。據說他們連住都選擇在一個小區,生活上是鄰居,這樣有什麼工作,商量起來也方便,這樣的合伙人關係,我見得實在不多。要說《時尚》的成功,我看老總之間的這種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肯定是一個原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