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詩綜

錄存明代詩人3400餘人的作品。 其意在或因詩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詩﹐而不在作者是否為有成就的詩人。 第2卷至第82卷﹐按時代先後編入詩家作品。

簡介

明代詩歌總集。100卷﹐清代朱彝尊(1629~1709)選錄﹐其友人汪森朱端張大受等人分卷輯評。錄存明代詩人3400餘人的作品。朱氏意在成一代之書﹐故求全圖備﹐自洪武至崇禎歷朝作者大致網羅無遺﹐除重要詩家如劉基等選入百首以上外﹐一般小家只選一﹑二首。其意在或因詩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詩﹐而不在作者是否為有成就的詩人。編輯體例﹐首卷錄明室諸帝王之作。第2卷至第82卷﹐按時代先後編入詩家作品。對於明末死封疆之臣﹑亡國之大夫﹑黨錮之士﹑遺民之入清在野者特別注意廣為蒐羅。但因懼觸清廷之忌﹐所選含而不露之作較多﹐遠未能選出此時期的代表作品。第83卷至99卷﹐分別輯錄宮掖﹑宗室閨門﹑僧道﹑土司屬國神鬼等詩。末卷錄民間雜歌謠辭155首﹐以備一格。

具體介紹

明詩總集﹐原有錢謙益《列朝詩集》 ﹐但缺點頗多﹐為人所不滿。朱氏此書﹐有不少改進﹐如在小傳集評方面頗有斟酌。給入選諸家作小傳﹐僅略敘始末﹐作客觀介紹﹐不似錢氏書之有時橫牽他事﹐巧弄譏彈。里貫之下﹐分載諸家評論。朱氏自評附於最後。有鑑於錢氏有隻憑門戶之見以致譭譽不當之失﹐此書評論明人詩較為持平。朱氏又長於史學﹐所選明詩又多朝政得失﹑人物臧否之作﹐評論亦多涉及一代掌故﹐常可補史乘所不及。後人對朱氏評論甚為重視﹐經姚祖恩自書中輯出﹐編為《靜志居詩話》24卷單行。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序扶荔山房刊本。
《明詩綜》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自序六峰閣刊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