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紅梅》

《於紅梅》. 演奏獎:宋飛、李雲迪. 指揮特別獎:鄭小瑛、彭家鵬.

基本信息

簡介

《於紅梅》《於紅梅》

製作領域,通過《科學家的故事》、《教育成功之路》等教育類節目謀求加強對青少年素質及道德教育的培養。在民族音樂方面,集中力量出精品,先後有《五行----銅管五重奏》、《於紅梅二胡協奏曲》獲得國家級獎勵。2002年《五行》獲得中國音像協會金碟獎----最佳器樂專輯,2003年《於紅梅》獲得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在出版領域,北京中錄同方音像出版社拋開歷史包袱,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努力發掘自身優勢。幾年來出版了大量國內及引進教育節目,包括《科學家的故事》、《教育成功之路》、《色拉英語樂園》、《少年兒童誦讀》等;引進了迪斯尼、華納及獨立製片等各類音像產品。

 

演奏家

二胡演奏家於紅梅二胡演奏家於紅梅

於紅梅,二胡演奏家,二胡藝術碩士,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副教授,中央民族樂團客席獨奏演員
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 成為第一位在此舉辦獨奏會的華人民族器樂演奏家。
2001年5月,榮獲在美國紐約舉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樂府國際音樂大獎”。1999年,獨奏專輯CD《迷胡》榮獲在美國舉辦的 “Indie Awards” “世界獨立唱片大獎”之“世界民族音樂獎”。這是自此世界矚目的音樂大獎設立二十多年以來,第一位華人音樂家獲此殊榮。另一張獨奏專輯CD《紅梅隨想曲》在1998年榮獲全國首屆優秀文藝音像製品獎一等獎。此外,還曾經在諸多國際、國內的比賽中榮獲大獎,如:首屆“ART杯”中國民族器樂國際比賽,台北二胡協奏曲大賽等。
2001年10月, 參加 “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由中國愛樂樂團協奏, 演出<第一二胡協奏曲>。 同年9月, 應香港中樂團邀請, 在2001—2002音樂季首場音樂會上演出。2000年,參加中國文化部“中國文化美國行”和“法國中國文化季”,其精彩的演奏,得到江澤民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以及廣大國外觀眾的讚譽。還參加了中國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世界和平年會音樂會,德國音樂節,澳門藝術節,國際電腦音樂節等諸多重大演出活動;作為獨奏家出訪了歐洲、美洲、亞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成功地舉辦了多場個人專場二胡獨奏、協奏音樂會,曾在許多國際著名的音樂廳演出獨奏,協奏:紐約的艾弗麗。 費雪 Avery。Fisher Hall,華盛頓國家音樂廳,芝加哥交響音樂廳,舊金山交響音樂廳,巴黎香榭里舍劇院,等。

於紅梅於紅梅

錄製出版了包括四張個人演奏專輯在內的多張雷射唱片、磁帶。應邀為中央電視台錄製了“於紅梅二胡獨奏專場音樂會”和音樂電視片“綻開的紅梅--於紅梅演奏專輯”。還應邀為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山東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北京音樂台等錄製專題採訪,著有《二胡演奏中的力度變化》、《“一枝花”的演奏法》、《“幸福歌兒唱不完”演奏法》等學術文章,並在多所音樂,藝術院校示範,講學。

八歲開始學習二胡,十歲時以“一枝花”一曲的精彩演奏,在“泉城之秋”音樂會上博得音樂界專家們的一致好評,並連續獲得兩屆山東省少年器樂比賽一等獎。1984年至1994年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及本科,以優異成績連年獲得學院全優三好生獎學金、沈心工獎學金,免試保送攻讀本院碩士學位。在學期間得到張韶、蘇安國,藍玉崧、劉長福等教授的精心培育,同時向多位名家學習板胡、高胡、京胡、墜胡等民族弦樂器。

於紅梅的演奏風格真摯淳樸、細膩感人、充滿激情,琴人合一。對樂曲的內涵有較完美的詮釋和獨到的藝術見解。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音樂的同時,與國內外多位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現代音樂作品。創建並參與了“卿梅靜月”---中國民樂演奏家重奏組,致力於當代民族弦樂音樂的發展與創新。作為中國當代樂壇優秀的演奏家正向世界展示她獨特的演奏風采和中國音樂的藝術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