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上下五千年(共12卷)》

東晉的建立 最後的帝國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也很不統一。

新編上下五千年(共12卷)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未曾終斷過的民族,她悠久的歷史幾乎記錄下了人類進步的每一個堅實的足跡。這套《新編上下五千年》總計12卷,是特別針對青少年讀者編輯的讀本,內容詳盡記述了中國五千年來歷史文化,資料翔實準確,文筆輕鬆活潑,可讀性很強,同時其簡潔精當的裝幀設計也使本書不但適於閱讀,也是一套饋贈親朋的尚好禮品。

新編上下五千年(共12卷) 本書目錄

第一編 傳說時代
開天闢地的神話
鑽木取火的傳說
黃帝戰量尤
堯舜讓位
大禹治水
第二編 夏商西周王朝
啟建夏國
神箭手后羿
玄鳥生商
商湯滅夏
姜太公釣魚
從奴隸到國相
傳說中的相武丁
盤庚遷殷
武丁中興
周人先祖的傳說
周公輔成王
文王求賢
井田制和宗法制
武王伐紂
周昭王南征
國人暴動
周宣王不籍千畝
烽火戲諸候
第三編 春秋爭霸
兄弟相殘
州吁之亂
周王室的衰落
長勺之戰
管仲相齊
春秋第一個霸主
宋襄公的"仕義之師"
重耳流亡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秦晉之戰
崤山大戰
楚莊王滅庸
晉靈公無道
晉秦麻隧之戰
齊晉韓原之戰
晉悼公圖霸
晉齊平陰之戰
齊莊公襲晉
崔慶之亂
向戍弭兵
季札請觀周樂
傑出的子產
楚靈王之亂
季氏逐君
司馬穰苴用兵
專諸刺王僚
孫子與孫子兵法
墨學的創立
偉大的學者孔子
七十賢人
伍子胥過關
孔子周遊列國
臥薪嘗膽
范蠡和文種
第四編 戰國風雲
神醫扁鵲
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
李悝變法
西門豹治鄴
傑出的軍事家吳起
商鞅變法
合縱與連蜀
楚懷王客死秦國
雞鳴狗盜之雄
孟嘗君的門客
老莊學說的創立
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
孟子、騶衍、淳于髡和荀子
張儀拆散聯盟
武靈王胡服騎射
沙丘宮之變
范雎的遠交近攻計
樂毅伐齊
田單大擺火牛陣
田單相齊
黃歇上書退秦兵
優孟衣冠
屈原沉江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趙秦閼與之戰
長平之戰
名將白起
毛遂自薦
信陵君救趙
李斯諫逐客
魯仲連義不帝秦
李牧擊匈奴
品不韋相秦
李冰修都江堰
荊軻刺秦王
王翦滅楚
王賁滅齊
第五編 秦漢
秦王滅六國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修築萬里長城
郡縣制的推行
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
巡遊天下
蒙恬征匈奴
世界第八奇蹟
焚書坑儒
大澤鄉起義
劉邦和項羽
巨鹿大戰
劉邦入關中
鴻門宴
分封諸侯
楚漢相爭
霸王別姬
狡兔死,走狗烹
英布之死
大風歌
叔孫通制禮
白登被圍
白馬盟
蕭曹兩相國
周勃奪軍
周亞夫的細柳營
牝雞司晨
周勃安劉
伏生與《尚書》
漢孝文帝劉恆
孝景王皇后
名醫倉公
淮南王劉安
馮唐薦魏尚
賈誼的一生
晁錯削地
馬邑之戰
飛將軍李廣 
衛青和霍雲
馬騫通西域
蘇武牧羊
司馬遷修《史記》
霍光輔政
陸賈使南越
孝文竇皇后
董仲舒傳
汲黯直諫
酷吏郅都
漢武帝反擊匈奴
大俠郭解
張湯弄法
酷吏嚴延年
酷吏尹賞
循吏鄭當時
通西南夷
漢武帝求仙
司馬相如賦《上林》
漢賦的興盛
漢武帝一南越
李廣利征大宛
李陵降匈奴
巫盅之禍
李廣利降匈奴
罪已詔
漢征朝鮮
燕王謀反
昌邑王之廢
漢宣帝之立
王昭君出塞
霍氏之滅
黃霸治民
酷吏王溫舒
石渠閣會議
龔遂治齊
石顯專權
蕭望之之死
陳湯襲殺郅支
劉向父子整理古籍
今古文經學之爭
五侯專權
趙氏姊妹專後官
漢哀帝宏愛董賢
孝元王皇后
王莽復古改制
綠林赤眉起義
昆陽大戰
藍鄉之戰
劉秀重建漢王朝
竇融歸漢
大將來歙
馬革裹屍
"強項令"董宣
循吏樊曄
循吏李章
名太守杜詩
第五倫
循吏孔奮
循吏郅惲
光烈陰皇后
竇憲征匈奴
王充著《論衡》
跋扈將軍梁冀
"黨錮"事件
班超投筆從戎
班勇征西域
天文學家張衡
《說文解字》
史學家班彪
史學家班固
史學家荀悅
馬皇后誡子
和熹鄧皇后
楊震之死
梁冀專權
宦官誅梁冀
正直的陽球
五侯專權
奸官侯覽

張讓和趙忠
孫程
曹節
剛強正直的虞羽
郭林宗善鑒
黨錮之禍
陳蕃竇武誅宦官
熹平石經
道教的興起
佛教的東傳
黃巾軍起義
袁紹殺宦官
曹操起兵
董卓之亂

第六編 三國鼎立
遷都許城
衣帶里的密詔
官渡大戰
孫策割據江東
曹操統一北方
三顧茅廬
赤壁之戰
建安風骨
曹魏的建立
"古之召虎"張遼
平寇將軍徐晃
"米賊"張魯
蜀漢的建立
上將馬超
常山趙子龍
正直無私的鮑勛
良將賈逵
正言直行司馬芝
……
第七編 東西兩晉南北朝
司馬炎建立西晉
石崇王凱比富
周處除"三害"
傻子皇帝
八王之亂
李特的流民大營
士族門閥
武無楊皇后
奢侈貪鄙
魏晉玄學
胡威傳
敢飲貪泉的吳隱
書法家索靖
不拘禮法的阮籍
地理學家裴秀
媚附上的賈充
賈皇后
西晉的滅亡
舍子救孤的鄧攸
少數民族的內遷
劉淵起事
石勒讀漢書
祖逖中流擊楫
慕容氏的興起
冉閔誅胡
前秦王朝
西燕小王朝
後秦的創立
雄主慕容垂
東晉的建立
扶植東晉的王導
……

第八編 隋唐盛世
楊堅篡周建隋
隋代名將韓擒虎
隋朝名將賀若弼
隋文帝獨孤皇后
隋文帝宣華夫人陳氏
輸籍法
大索貌閱
科舉制
隋抗突厥
統一南北
權臣楊素
隋斷帝及其暴政
隋斷帝游江都
東都洛陽城的建設
地理學家裴矩
建築學家宇文愷
建築學家何稠
天文學家劉焯
儒學家劉炫
術士庚季才
天文學家張胃玄
三下江都
三征高麗
寧喝三升醋,不見崔弘度
隋末農民大起義
梟雄李密
瓦崗軍開倉分糧
橫行江南的杜伏威
隋煬帝之死
窮途末遺物宇文化及
隋斷帝蕭皇后
李淵太原起兵
第九編 五代和兩宋
朱溫建梁
白馬驛之禍
李存勖建後唐
"兒皇帝"石敬瑭
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
晉遼之戰
劉知遠建後漢
郭威建後周
周世宗柴榮的改革
十國的興衰
陳橋兵變
周世宗斥馮道
李筠反宋
平定荊湖
宋初名將高懷德
後蜀之滅
宋初宦官王繼恩
平定南漢
大將曹彬
平定南唐
李後主立國
斧聲燈影
漳泉歸附
吳越入朝
平滅北漢
名將楊繼業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半部《論語》治天下"
萊國公寇準
王小波李順起義
宋遼交爭
寇準抗遼
高梁河之戰
宦官劉承規
雍熙北伐
宦官張繼能
澶淵之盟
元昊建立西夏
名將狄青
北宋與西夏的和戰
宦官將領李憲
……
第十編 元朝的統一 
鐵木真統一蒙古
蒙古名將木華黎
蒙古名將速不台
蒙古建國
長子西征
忽必烈治理中原
忽必烈滅大理
蒙哥侵宋
忽必烈建國
元滅南宋
阿合馬專權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
郭守敬修授時曆
天文學家郭守敬
著名學者歐陽玄
關漢聊與《竇娥冤》
野齋先生李謙
天文學粗楊恭懿
……
第十一編 大明王朝
朱元璋起義
鄱陽湖之戰
劉伯溫求雨
平定東南
擊敗張士誠
降服方國珍
奪取福建
削平兩廣
三保太監下西洋
朱玩璋北伐中原
征服雲南
開國猛將常遇春
大將軍徐達
大將俞通海
攻克大都
軍師李善長
防禦蒙古
建文帝削藩
……
第十二編 最後的帝國
吳三桂乞降清兵
清朝定都北京
大順政權的覆亡
南明的興亡
史可法
當權誤國的馬士英
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圈地令
剃髮令
順治帝親政
……
第十三編 動盪的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建立 
袁世凱的崛起
二次革命
袁世凱復辟帝制
護國運動
軍閥割據
張勛復辟
護法戰爭
新文化運動
"五四"愛國運動
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共"二大"
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
孫中山的偉大轉變
中共"三大"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創立黃埔軍校
北京政變
廢除不平等條約和國民會議運動
省港大罷工
……

新編上下五千年(共12卷) 文章節選

摘錄一:

大禹治水

世界許多古老的民族,如古巴比倫人、猶太人、古埃及人等中間,都流傳著遠古洪荒時期有關洪水的神話,在這些神話中,人類往往是在神或上帝的幫助下,戰勝了滔天的洪水,才得以生存、繁衍下來。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古史傳說,當帝堯作部落聯盟首領之時,大地之上,洪水泛濫,圍住高山,漫過丘陵,給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困難,堯面對這種局勢,感到十分憂心,便向天下求能治理洪水之人。群臣和四方部落的領都向堯推薦鯀。說鯀可以治理洪水。堯卻不這么認為,他說:"鯀這個人,剛愎自用,不聽命令,又和族人關係緊張,不適合乾此大事。"但四方部落首領都堅持要鯀來乾。說:"我們比較過了,沒有比鯀更賢明的人,您還是試著用一下。堯不得已,聽從了四方部落首領之言,派鯀去治水。可是,鯀領導治水九年,功用不成,因為他不顧五常之性,對性趨下的水採取堵和埋的辦法,哪裡有水害,他就指揮在哪裡樹起屏障,堵塞水流。結果越堵越糟。治水九年,水害仍然不斷,堯到晚年,求得了舜作為繼承人,舜登基之後,攝行天子之政,到天下四方去巡行,他發現鯀治水多年,全無功效,因此大怒,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又一種傳說認為,鯀為治水,到天上去偷了天帝的一種叫"息壤"的東西到下界。"息壤"可以生長。如果哪裡被水淹沒,在那裡放上一點,那裡就會長出平地。天帝發現息壤被盜,大怒,下令殛鯀於羽山。鯀化為黃熊,入於羽淵。還有一種傳說認為,鯀在治理洪水之時,聽從了鴟龜的計畫,使人相連線築堤壩以擋洪水,因而遭到失敗。而鯀被殛於羽山而死之後,屍體三年不腐,剖之以吳刀,則禹從鯀腹中誕生出來,即"鯀復生禹。"

鯀治水失敗被殺之後,舜帝更求治理洪水之人。四方部落首領又共同推薦鯀的兒子禹。舜同意了,讓禹繼承父親的事業,並勉勵禹說:"如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接受了這個重任。舜同時命契、后稷、皋諸人幫助禹去治水。

禹為人,敏捷勤奮,憨直而不強硬,仕而可親,方而有信。他以身作則,勤勤懇懇,有章有節,行必中法度,深得民眾擁戴。

禹受命治水之後,立刻和協助他的伯益、后稷等人遍喻諸侯,讓他們發動民眾,動土治水。自己又爬山越川,對山川形勢反覆觀察測量,把天下的高山大川進行分類,並立下木樁作出標記。禹為父親鯀治水不成被鐐而感到傷心。因而治水之時,勞身焦思,辛苦備嘗。居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敢入。他自己節衣縮食,十分樸素勤儉,卻敬於鬼神之事,祭祀豐潔。他住在簡陋低矮的茅房之中,把大部分的費用都用於開辟引水的溝洫。在陸地上奔忙時坐車,在水中巡視時乘船,遇到泥沼,就乘木板橇。一切都按規矩辦事。順從天地四時之宜,他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而改用疏導的辦法,"掘地而注之海"開闢引水河道,把水引到海里去,他"左準繩,右規矩"量度山川湖海。率民眾"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終於控制住了洪水,在洪水消退,田野重現之後,禹又讓益發給百姓稻種,讓他在在卑濕的地方種植,讓后稷發給百姓難得的食物。食物不夠,就在諸候之間均調有餘以補不足。他又走遍天下,行相地之所宜,規定各方土貢。自冀州始,劃天下為九州。"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迄於四海。"於是,帝舜賜禹以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天下大治,禹治水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而禹也因治水之功,受到了天下百姓的擁戴,在帝舜之後,被推舉為部落首領。

有關洪荒時期的大禹治水之傳說,實際上是遠古時代人類和自然界作艱苦鬥爭的反映。在使用耒等木石工具的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度低下,任何大自然的自然災害都是他們難以應付的,有關洪水泛濫的神話,必然是遠古時期的水災給古人留下的深刻而長遠的記憶。與洪水的鬥爭,正是遠古時期,人類篳路籃縷、開拓世界,創造文明的一個偉大的寫照。

摘錄二: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秦王政兼併了六國,結束了戰國割據的局面,統一了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稱號,應該用一個更加尊貴的稱號才配得上他的功績,就決定採用了"皇帝"的稱號。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他還規定,子孫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一直傳到千世萬世。

全國統一了,該怎樣來治理這樣大的國家呢?

在一次朝會上,丞相王綰等對秦始皇說:"現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楚、齊三國離鹹陽很遠,不在這裡封幾個王不行,請皇上把幾位皇子封到那裡去。"

秦始皇要大臣議論一下,許多大臣都贊成王綰的意見,只有李斯反對,他說:"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候,到後來,像冤家一樣互相殘殺,周天子也沒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

李斯的意見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決定廢除分封的辦法,改用郡縣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下面再分縣。

郡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國家的政事,不論大小,都由皇帝決定,把說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來的秦章,要看一進二十一斤,不看完不何處,可見他的權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向來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來說,各地的車輛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國家統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多不方便,從那時候起,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這叫做"車同軌"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也很不統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寫法。從那時候起,採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定了統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這叫做"書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業也發達起來,但是原來列國的尺寸、升斗、斤兩的標準全不一樣,從那時候起,又規定了全國用統一的度、量、衡制。這樣,各地的買賣交換也沒有困難了。

秦始皇正在從事國內的改革,沒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進來。匈奴本來是我國北部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戰國後期,匈奴貴族趁北方的燕國、趙國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黃河河套一帶大片土地奪了過去,秦始皇統一中原以後,就派大將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去抵抗,把河套一帶地區都收了回來,設定了四十四個縣。

為了防禦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徵用民,把原來燕、趙、秦三國北方的城牆連線起來,又新造了不少城牆,這樣從西南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到東面的遼東(今遼寧遼陽西北)連成一條萬里長城,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築,一直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徵。

後來,秦始皇又派出大軍五十萬人,平定南方,添設了三個郡,第二年,蒙恬打敗了匈奴,又添了一個郡。這樣,全國總共有四十個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為開闢了國土,在鹹陽宮裡舉行了一個慶祝宴會,許多大臣都讚頌秦始皇統一國家的功績。博士淳于越卻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廢除,他認為不按照古代的規矩辦事是行不通的。

這時候,李斯已經做了丞相。秦始皇要聽聽他的意見。

李斯說:"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一,但是有一批讀書人不學現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髮議論,在百姓中製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採用了李斯的主張,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醫藥、種樹等書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的書籍,一概交出來燒掉,誰要是再私下談論這類書,辦死罪"。

誰要是拿古代的制度來批評現在,滿門抄斬。

第二年,有兩個方士叫做盧生、侯生,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這個情況,派人去抓他們,他們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為惱火,再一查,又發現鹹陽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議論過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來審問。儒生經不起拷打,又東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來。秦始皇下令,把這些犯禁嚴重的六百六十多個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邊境去。

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頭上,大臣們誰也不敢勸他,他的大兒子扶蘇認為這樣處置儒生太嚴厲,勸諫他不要這樣做,這一來,觸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蘇離開鹹陽,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邊疆。

摘錄三:

唐詩的鼎盛

唐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登基時,唐朝的經濟、文化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突出表現在戶口增加、物價降低和商業發達。唐太宗貞觀初年全國戶口不滿300萬,到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據戶部秦,有76009565戶,一百年間增加一倍還多。糧食便宜到"東都洛陽斗米十五錢"青、齊等州郡才三錢,一匹絹200錢。此時海內富足,"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緡,粟千九百八十餘萬斛,庸調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餘萬屯,布千三十萬餘余端"。杜甫《憶昔》其二,生動的描述了這種景象:"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唐代的商業經濟也相當活躍,當時的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益州、敦煌等都是國內外著名的貿易都市。長安的王元寶郭萬金楊崇義是當時的商業巨子,他們以財富為基礎,企圖參予政權,"延納四方多士,競於供送,期之名寮,往往出於門下,"使皇帝不得不下詔禁止官吏與商人來往。加上唐高祖、太宗以至武則天的開邊活動,到開元時代,唐朝疆域十分廣大,東、南到海、西到威海、北到貝加爾湖和葉尼塞河上游,東北到外興安嶺以北和鄂霍茨克海,西南到雲南、廣西、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最先進的國家是亞洲的經濟、政治、法律和文化中心。南有波斯、大食、天竺開來的商船,東有日本派遺的僧俗使節和留學生,中亞細亞的樂工、藝人也從絲綢之路湧向中國。處於這種環境,仕宦人家和普通平民接受新事物比過去豐富,眼光和胸襟更為擴大,他們不滿於既成的現實而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去追求新事物,渴望乾更大的事業。一般人家從很小就培養子弟,讓他們積累知識以求上進,王維9歲就會寫文章,15歲就留下《題友人云母障子》和《過秦皇墓》。李白5歲通六甲10歲觀百家,15歲學劍,19歲就帶著傷口在半路上拜謁益州大都督府史蘇廷。蘇廷是當時散文名家,他見了李白詩文,大加讚賞,對同僚說:"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若廣為以學,要與相如比肩也。"杜甫7歲開始作詩,9歲已寫滿一大口袋書法大字。而且他們的傷口也已超出了初唐"四傑"的清新,情感躍躍欲試的境界,呈示出盛唐獨有的龐大氣象,如王維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以及杜甫的《雕賦》、《天狗賦》等作品都有一種恢宏浩壯的氣魄。

唐中葉時道教和佛教興盛,莊園制進一步發展,為遊俠、遊仙、隱逸和山水田園詩提供了條件。唐朝皇帝認為老子是始祖,提倡道教。高宗時就追尊他為玄元皇帝。玄宗更好道教,登基不久就下詔讓東、西二京及各州必置玄元皇帝廟,把《道德經》和《莊子》同儒家經典一起列為士子必讀之書。天寶三年(745)又將天下林立的玄元廟改為紫極宮。以貴族身份出家當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高如貴等著名道士都受到皇帝的優待。這樣,不僅使許多官僚士大夫崇道並與教徒關係密切,而且許多人乾脆出家修道。佛教到唐朝也深入士庶人家。唐中宗曾"令普寂代神秀統其法眾。"王維的家庭佛教氣氛非常濃厚。他母親是普寂的弟子,"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往山林"三十餘年不懈怡。王維自幼受佛教思想薰陶。他名維,字摩詰,合起來就是佛經中一位有名居士的名字。隨著唐朝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土地兼併慢慢發展,逐漸促成莊園制盛行。唐代莊園有官莊、皇莊、官僚、地主莊園和道觀、佛寺莊園。莊園除莊宅及田地以外,還有果園、菜園、車坊等,另有佃客和手工業者為莊園主生產生活必須品,一個莊園成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單位。莊園制的發展,使政治上沒有找到出路,或厭倦於官場的知識分子過隱居生活提供了經濟基礎,他們住在莊園裡待價而沽,政治行情看好就出仕,否則就高臥,以創造更大的名聲。一次,司馬承禎被召至皇宮,返回山寺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道:"此中大有佳外",司馬承禎不緊不慢地說:"以我之見仕宦之捷徑耳"點破了許多文人隱居的真實意圖。盧藏用召拜左拾遺,鄭普思征為秘書監,葉靜能成為國子祭酒,都是以隱居取得的。精神上的好道好佛以及莊園制的物質保障,使盛唐時代的山水田園詩極為繁勝。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崛起並形成繁榮局面。成為唐詩鼎盛的一個好方面。李白的許多遊仙游、遊俠詩,也是這樣產生的。好道、好佛不僅使人嚮往山水、田園、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暫時解下人格面具、放浪形骸,撫慰官場失意所帶來的痛苦。賀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等被稱為"飲中八仙"都是在這種風氣下大膽地以酒澆愁,並寫下作品的,甚至連杜甫這樣每飯不忘君的人,也敢於吟出"儒冠多誤身"的詩句。

開邊政策與國內戰爭,激發了文人名士的報國熱情,也促使他們深入思考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的內蘊,雄豪闊大的邊塞詩和觸目驚心的戰爭詩,成為盛唐詩歌中另一股滾滾洪濤。唐玄宗利用多年積贊下的財富"大攘四夷"戰爭烽火隨時高舉。文人名士有的投入疆場效力,有的對戰爭大加評論,使邊塞詩和戰爭詩百花齊放。直接投入疆場效力的有岑參、高適等人。天寶八年(749年)。岑參被高仙芝推薦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節度幕府掌書記。他從長安向西,過金城(半州)入河西走廊,越燕支山,經涼、甘、肅、瓜諸州,抵敦煌,再西出陽關,經羅布泊北行到達西州吐魯番,又經過銀山磧、鐵門關、抵安西都護治所龜茲(庫車)。他說:"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丈夫三十不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在軍隊中,他留下許多詩作。他的《白雪歌》、《走馬川行》、《輪台歌》成為盛唐邊塞詩的絕唱。高適則隨哥舒翰在隴右節度使府服務,又隨其收復黃河九曲地區。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後,他還協同哥舒翰守衛過潼關。高適也有許多慷慨激昂的邊塞詩。雖然沒有打過仗但對戰爭橫加評論的有李白、王維、杜甫等人。僅以天寶年間為敘述:天寶六年(747年)玄宗命高仙芝率萬人越蔥嶺至特勒滿川擊吐蕃,命王忠嗣以數萬人強攻石堡城。李白寫下《戰城南》,痛斥朝廷窮兵黷武,把士卒當螻蟻的行為,八年(749年)哥舒翰以63000人死亡的代價,攻下僅有數百人守衛的石堡城,被封為御史大夫,李白又憤恨地譴責他"西屠古堡取紫袍"十年(751年)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征南詔,大敗,死六萬人,高仙芝征大食,大敗,三萬人全部死亡,安祿山征契丹,大敗,六萬人全軍覆沒。十一年(752年)朝廷又征大兵北擊契丹、南攻南詔、但"人聞雲南多瘴,未戰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便派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子。對此,李白寫下《古風》之三十四,杜甫寫下《兵車行》以譴責,高適卻以《李雲南征蠻詩》對這場戰爭大加讚美,歌頌備至。二十年(753年)五月,哥舒翰大敗吐蕃,撥洪濟、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壘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始隴右"被李白批評過的哥舒翰在這又受到高適和王維的表揚。高適寫下《自武威赴臨洮謁大夫因書即事寄河西隴右幕下諸公》。王維寫下《送高判官赴河西序》,把哥舒翰描寫得雄姿武威,獨步當時。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叛軍半年內就攻進首都長安,玄宗連給百官的招呼都來不及打,就匆匆逃到四川,在此次戰亂中,杜甫又完成了《悲青坂》、《悲陳陶》、《三吏》、《三別》等一系列被稱為"詩吏"的作品。上述邊塞和戰爭評論詩,有的蒼涼悲壯、有的雄豪奔放,有的滿含怨氣,有的暗隱心事,它們組成威武的軍事進行曲,給鼎盛的唐詩注入強烈的陽剛之氣,使盛唐詩壇呈現為五彩繽紛的繁榮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