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貨幣戰爭》重要參考書。誰在操縱世界?誰是幕後黑手?
亨利·基辛格、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夫婦、柴契爾夫人、銀行家戴維·洛克菲勒、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托尼·布萊爾……他們的幕後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
內容簡介
將告訴你關於這個組織的陰謀手段,還有其影響未來全球的走向。對於每一位對世界大事感興趣的讀者來講,《操縱世界的黑手》一書都不容錯過,讀來驚心動魄。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所上演的種種陰謀,但我們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哪些事情“被陰謀”了。一個由全球政治領袖、跨國企業總裁、國際銀行董事及金融專家、媒體大亨及掌握權勢的精英等所建立的組織“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左右操縱著幾乎所有國家的政策和未來走向,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新世界秩序”。
根據陰謀論,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每年的會員不同,以歐美知名人士組成,近期成員包括亨利·基辛格、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夫婦、銀行家戴維·洛克菲勒、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托尼·布萊爾等,這些成員做出的決策,影響到各個國家種種利害關係。
傳說中這些精英是要想用種種手段廢除所有主權國家的統治權,企圖建立全新的世界金融體系,簡單的說就是要想組織一個世界政府。
作者簡介
H·保羅·傑弗斯,是一位知名的廣播新聞記者。他曾是CNN與Fox這兩個美國最重要的新聞頻道的歷史及時事評論員,曾經在波士頓擔任製作新聞節目和在ABC與NBC廣播網路任職節目製作人。在新聞界經歷豐富的保羅·傑弗斯還在紐約大學、加州大學等大學教授寫作和新聞大眾傳播。
媒體評論
自從1954年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在歐洲成立以來,人們便開始懷疑它的目標是“擯除國家主權、建立一套全球貨幣體系、成立一個由他們謀劃、控制並從中獲利的世界政府”。
——《操縱世界的黑手》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名字取自荷蘭一家旅館,由荷蘭的伯恩哈德親王於1954年一手創立。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由美國和歐洲的銀行家、政治家、商業領袖、媒體巨擘和著名學者所組成。該俱樂部是包括歐盟在內的幾乎所有歐洲聯合機構的策源地,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世界政府。
——《貨幣戰爭》
寫作背景
自從1954年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在歐洲成立以來,人們便開始懷疑它通過將“西方世界政治領袖”、跨國公司掌門人、國際銀行家和金融家、知名記者、媒體大亨以及那些能夠影響大眾觀點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從而建立“一種世界新秩序”。據說,俱樂部的目標是“擯除國家主權,建立一套全球貨幣體系,成立一個由他們謀劃、控制並從中獲利的世界政府”。
那些想了解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真相的記者們遇到了困難。英國BBC電台的約翰森·杜非受命前去報導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立50周年。他在2004年的《線上雜誌》中寫道,由於俱樂部對外保密,因此“圍繞俱樂部逐漸形成了一種陰謀論,認為世界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掌握在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手中”。在南斯拉夫,塞爾維亞領導人曾經批評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挑起了那場推翻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的戰爭。據報導,俄克拉何馬城炸彈手蒂莫西·麥克維和本·拉登都認為,各個國家的政府都唯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馬首是瞻。然而,強硬右翼人士和自由主義者卻控訴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密謀自由猶太復國主義,一些左翼人士(如激進主義者托尼·戈斯林)也持有相同的態度。前新聞記者戈斯林在他位於英格蘭布里斯托的家鄉組織了一場反對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運動。“我看到的主要問題就是對外保密,”他解釋說,“這么多有權有勢的大人物們聚在一起,我想,他們應當向世人解釋清楚他們在做什麼。”
對於人們陰謀論的指控,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卻不屑一顧。《金融時報》記者馬丁·沃爾夫解釋說,這次會議不能說是機密性的,而應當說是私密性的。沃爾夫曾數次以非記者身份被邀請參加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會議,他斷言:“這個俱樂部不是一個執行機構,它也不作出任何決策。”
20世紀50年代,作為一名前途遠大的政治家,英國人丹尼斯·希利是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4位創始人之一,他後來成為英國工黨政府官員。有人說,俱樂部是施加在世界人民身上的一隻無形的大手,對此,希利給予了直接的反駁:“這簡直是一派胡言!絕對不是這樣!我們從未致力於在重大事情上達成一致,這裡只是提供了一個討論的場所。”
希利聲稱,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本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跨大西洋合作精神而創立的,它的初衷是將風雲人物們以非正式的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聚在一起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從而避免未來戰爭的爆發。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我參加過的最好的國際組織,”希利說,“根據我的經驗,最好的會議應當使與會人員暢所欲言。”
還有一些支持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對外保密做法的人們指出,當年美國的奠基之父們在費城獨立大廳起草美國憲法時,也是鎖上門謝絕來客的。
儘管人們對古羅馬和古希臘時代以及後來的光明會和共濟會都有製造陰謀的懷疑,但從來沒有一個秘密組織像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這樣覆蓋全球,其成員中有代表個人的,也有代表公司、政府和媒體的。那些懷疑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人還注意到,俱樂部似乎與一些組織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和三邊委員會。這兩個組織都致力於以犧牲國家主權和個人自由為代價通過世界政府的形式實現全球化和世界新秩序。
2006年渥太華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年會的一篇新聞稿稱這一組織為一個善意的論壇,參加這一論壇的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聚集在一起進行為期3天的非正式無書面記錄的討論,主題涉及當前人們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對外關係和國際經濟問題”。這篇新聞稿還寫道,這次會議之所以秘密進行,完全是因為俱樂部希望“所有與會人員都能夠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為了實現這一點,會議結束時俱樂部既沒有發表公開聲明,也沒有舉行新聞發布會。隨著裝有深色濾光車窗阻擋圍觀者視線的豪華轎車駛離,布魯克大街酒店再次向公眾開放。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留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仍舊是一個由世界權力精英們組成的陰謀組織。
本書旨在客觀地探究關於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已知事實,解讀它的發展歷史和創立目的,考量其作為陰謀危險組織的可能性,評估評論家們對其批評的性質與動機,解讀這一組織成員的身世與影響。像任何一部好的偵探小說一樣,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故事攝人心魄,這要從籠罩在冷戰陰影下的東歐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