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撕裂:那年月,陽光燦爛》著名官場小說作家洪放對過往歲月的沉思與追憶!詩歌與思想,是我們啟蒙的初潮!熱情與激情,是我們墮落的深淵!內容簡介
《撕裂:那年月,陽光燦爛》講述在詩歌最熱的時候,國小教師李小平和朋友一起創立了青桐文學社。社刊叫《一切》,第一期在廣場上沒幾分鐘就被一搶而空,而第二期因為宣揚“庸俗的人生觀”被縣宣傳部門停刊……其實,他們只是追求思想解放、青春熱血的一代年輕人。樊天成,名氣比他做了一輩子學問的父親還大,因為他是青桐城混混里的老大,廣場上曾經多次留下他們械鬥的血跡。最終讓他走上不歸路的是在廣場,他當眾刺死了新任縣長程解放……廣場周圍生活的除了這幫激越的年輕人,還有隱忍窩囊的李小平的父親,思想保守的學校校長,北大少年唐虎老實本分的父親唐東方……
廣場就像一個大戲台,你方唱罷我登場。它見證了小城的變遷,統攝著小城的靈魂,訴說著那個撕裂的時代……
作者簡介
洪放,男,1968年生,安徽桐城人。中國作協會員,桐城市作協主席。出版有長篇小說《秘書長》系列、《掛職》系列、《領導司機》、《黨校》和散文集《南塘》。追求官場原生態寫作,力求詩意化的人性抒寫。精彩書摘
1一天的大雪,白茫茫的,將整個青桐城都蒙在了雪的銀白之中。老街道的上空,雪花正旋舞著,仿佛在同天空作最後的告別,然後,這些雪花便悽美地一掉頭落下來。老屋的頂上,慢慢地鋪滿了。鴿子從二層的木格窗子裡,伸出它細小的腦袋。望著雪花,鴿子噤住了聲音。而下面,麻石條鋪就的街道上,靜悄悄的。這些宋代的麻石條,因為年代太久遠,已經不太能感知到雪的寒冷。門都是關著的,間或有門縫裡傳來呵斥孩子的聲音,或者是收音機里土味十足的黃梅戲。沿著老房子布置的一條條電線,上面掛著稍事停留的雪花。下雪的時候,沒有風。整個小城都是無聲的。從南往北,這個圓形布局的小城,完全被一場1986年的大雪給覆蓋了。
青桐城是個只有三萬人口的小城,其實十五年前,它不叫市,而叫做鎮,城關鎮。四圍都是水田,城關鎮依靠一條橫貫南北的安合路,把它緊緊地箍到了龍眠山的沖積平原上。西邊是山,綿延不盡。再往裡,是青桐縣最邊遠的一個鎮,叫木魚鎮,李小平上師範時就去過。木魚鎮上住著他的師範同學吳德強。那時候,他們在一起辦文學社。放暑假,文學社社員集體到木魚鎮,就住在吳德強的家裡。山把木魚鎮圍得像個木桶,晚上,一抬頭,李小平感到頭頂的星空,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樣的開闊。吳德強說:這就是塵封在歲月與變革中的一隻木魚。李小平覺得這話有哲理,偷偷地記在了筆記本上。後來,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我聽著那木魚,
如同聽著你消逝的生命!
青桐是一座圓形的城。準確點說,是龜形。城最初形成於唐,大興於宋。宋時,城裡便建了南大街、北大街和東大街。三條街在龍眠河的紫來橋交會。乍一看,就像一把直尺,量在大地上。到了明朝,當時的縣太爺請人設計了如今還能看到的龜形城池。城裡有北大街、縣學和若干的寺廟。東祚門外,有東大街;城門口外,有南大街。這種龜形建制,在中國城池建造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暗合著八卦風水,藏著易經玄理。抗日戰爭時,因為考慮到日寇空襲時的疏散,城牆被拆了。三條大街又融成了一個整體。只是明朝時留下的地名沒變。城門口依舊叫城門口,雖然城門早已沒有了。龍眠河從紫來橋下流過,它的上游,可以一直沿泝到龍眠山里。在紫來橋上五里的地方,五十年代興建了高大的境主廟水庫。因此,龍眠河的水受到了節制。到八十年代初時,正常情況下,河中只有十米左右寬的流水。這水清,且溢著冷,正好做了兩岸人家洗衣的大池子。橋上不遠,便是釣魚台。傳說是呂洞賓釣魚問道的地方。這台高四五十丈,最上面是一塊巨石,向河水中傾著身子。黑夜時看,有些猙獰。後來,這台連同周圍的地皮,一塊做了縣委黨校。黨校的圍牆就建在台上,逶迤高絕,就像長城一般。台下是巨大的水潭,水深百米。一年四季,潭水深暗。不近前,是很難看得清潭邊的水草和水草上不斷開出的細小的白花的。
……大雪是在夜裡落下的。頭一天下午,李小平坐在自家的窗子前,看著灰濛濛的天空發獃。那時,他正在想一首詩。至於什麼詩,他也不明白。詩就像這個年代的一枚指頭,總是時不時地撞擊和撥動著他剛剛二十歲的心靈。放寒假了,學校里空空蕩蕩。李小平喜歡這空曠的靜。李小平的父親就是縣城一小的老師,因此他今年師範畢業時,就順理成章地分到了一小。師範一個班五十四個同學,只有他一個人留在了城裡。乍一看起來,他是因為父親是一小老師的緣故,但後來他才知道,這裡面意味深長。他父親李長友,五十三歲。解放那年,李長友從國立安徽師範畢業,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來,他一直待在一小里。這人老實,木訥,膽小怕事,“文革”時,好派屁派斗得滿城煙火,他卻一個人躲在家裡,安安靜靜地讀著他的古書。李小平的母親卻是這青桐城裡的一個人物。他的母親叫王月紅,縣劇團的演員,比他父親整整小十歲。王月紅算是個正宗的城裡人,她的祖業在紫來街那邊。但是,到跟李長友結婚時,她們家已經搬到廣場邊上寺巷裡了。李小平的老外婆,後來在女兒結婚後就一個人住在那幢兩層的老房子裡。那是一座帶天井的小院子,院子裡有口井,光滑的井沿上,長著郁綠的青苔。她只有王月紅一個女兒,也沒有兒子。李小平甚至沒有發現他有外公。問過母親幾次,都是沉默。因此他知道,許多事是不能問的,就是問了,也得不到答案。與其得不到答案,還不如記在心裡,等長大了,再慢慢地研究慢慢地了解。
李小平看著雪花,李長友手裡拿著《古文觀止》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