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摸魚兒·同遺山賦雁丘又名:摸魚兒·悵年年
體裁:詞
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楊果
作品賞讀
作品原文
摸魚兒同遺山賦雁丘
悵年年、雁飛汾水,秋風依舊蘭渚。網羅驚破雙棲夢,孤影亂翻波素。還碎羽,算古往今來,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風沙,江南煙月,爭忍自來去。
埋恨處,依約並門舊路。一丘寂寞寒雨。世間多少風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說與,還卻怕、有情多被無情誤。一杯會舉。待細讀悲歌,滿傾清淚,為爾酹黃土。
寫作背景
元好問同題詞小序云:“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楊詞為元詞的唱和之作,由元詞小序看,楊果似為當年的“同行”且“賦詩”者之一,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覺。乙丑年,為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此時元好問十六歲,而楊果(1197—1269)僅九歲,視詞作情感的深摯和技巧的嫻熟,不可能出於一少兒之手;此外元好問舊作寫於當年“赴并州試”途中,楊當時一方面年齡尚小,另一方面元為忻州秀容(今山西忻縣)人,而楊為祁州蒲陰(今河北安國)人,故不可能與元同時“赴并州(今山西太原)試”。元詞小序交代:“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可見元詞也並非十六歲時原作,改定年份大概是金正大元年(1224),這一年元好問與楊果同時登第,可能相識於京城,有此酬唱之作。作品賞析
楊果的這首《摸魚兒》同遺山原唱一樣,借詠雁以謳歌人世間“生死相許”的真摯愛情。詞作雖通篇敘寫人情,卻句句不離雁事。開篇先從雙雁重尋舊地寫起:“悵年年、雁飛汾水,秋風依舊蘭渚。”“汾水”,在今山西境內,其河邊是當年“雁丘”故事發生的地方。“蘭渚”,長著蘭草的水中小洲。詞中以“年年”和“依舊”來描寫雙雁的飛臨,強調它們的相依相伴已非一朝一夕,以此暗示這是一對歷久不渝的忠誠“戀人”。詞首以“悵”為領,不經意中已將詞人深深的感喟注入了字裡行間。接下來詞鋒陡轉,一組雙雁突遭不幸的鏡頭被推到了眼前:“網羅驚破雙棲夢,孤影亂翻波素。還碎羽”。“波素”,白浪。“碎羽”,此處指鳥落地而死。厄運的突然降臨,使雙雁白頭偕老的誓願成了一場無法實現的夢幻。倖存的孤雁狂亂地飛鏇著不肯離去,攪得河面上白浪翻卷,最終“竟自投於地而死”,留下了一片片破碎的羽毛。短短三句,將孤雁極度悲傷而以死相殉的情景表現得真切可感,令人難以為懷。是什麼力量促使孤雁殉情而死呢?原來是“古往今來”最讓人痛苦的、“朝朝暮暮”所不能割捨的“相思”之情。詞人構想孤雁的心境:“想塞北風沙,江南煙月,爭忍自來去。”寒來暑往,天南海北,這一對伴侶形影不離,相親相愛,而如今中道喪偶,剩下這隻身孤影,如何能忍心獨自去求生呢?在這裡詞人完全將孤雁擬人化了,他用人類最真摯的愛情去理解它的行為。動物的雌雄相依更多的是出於一種生物本能,而愛情則是一種人類社會特有的情感。顯然,詞人對雙雁“愛情”的描寫,實際上寄寓的是人類自身美好的愛情理想,是詞人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讚頌。上片寄情於事,下片則即景寫情。“埋恨處”換頭,轉寫埋葬雙雁的“雁丘”景色:“依約並門舊路。一丘寂寞寒雨。”“埋恨處”即埋葬含恨而死的大雁之地。由於“恨”是一種抽象的情感,這就使我們又可將之理解成人們為雙雁的愛情被扼殺而產生的憾恨,實際上下文正是循此而寫的。“依約”,猶言隱約。“並門”,即并州城。“依約”二句所描繪的煙水迷離、淒寒寂寞的圖景,應當說正是所“埋”之“恨”的外現。由此景出發,詞人接下來開始直抒其情,集中渲染這“世間”愛情的千古憾恨。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云“天若有情天亦老”,詞中化用李詩,強調雙雁這淒艷絕世的愛情足以泣鬼神感天地。“休說與,還卻怕、有情多被無情誤”二句寫詞人對這種真情難以被社會所理解和容忍的憂懼。“多情”句出自蘇軾《蝶戀花》詞“多情卻被無情惱”。這裡的“無情”者顯然指的是世俗社會中阻撓和摧殘青年自由愛情的傳統勢力。相依相伴的“雙雁”死在了獵人的手裡,而人間又有多少相親相愛的戀人為冷酷的社會拆散,甚至逼死!詞人為雙雁遭遇發出的悲慨正是基於這不合理的現實。詞人無以平抑心中巨大的感動與悲憤,於是想到“一杯會舉”。“會舉”,即當舉。詞人為這世間被毀滅的愛情、被摧殘的美麗而舉杯,而歌唱,而哭泣:“待細讀悲歌,滿傾清淚,為爾酹黃土。”“悲歌”,指遺山的《雁丘辭》原唱。“細讀悲歌”一句在這裡既點明詞題,同時又恰到好處地收攏了全篇。長歌當哭,清淚代酒,不盡的悲悼之情和讚美之意都包含在了這悲壯的祭奠之中。
這是一首哀艷淒絕的愛情頌歌,但它又不同於宋詞中常見的艷情之作,絲毫沒有“男子作閨音”那樣的嬌艷與柔媚,更無造情作秀之痕跡;作品雖寫“風流”之事,也不乏“多情”之語,但事出自然,情發真率,寫艷事而不失綺靡,抒悲慨而語意婉曲,可謂一篇以健筆寫柔情的佳作,很典型地體現了北方詞派的風格。與遺山原唱相比,雖不及其“深於用事”和空靈蘊藉,但楊作之情真詞暢和剛柔相濟的特點也足堪與元詞共稱“連璧”。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