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泰和中, 大名 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其後 踏藕 者得二屍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並蒂者。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 李用章 內翰言如此。此曲以 樂府 《雙蕖怨》命篇。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危之瑞露,春動七情", 韓偓 《香奩集》 中自序語。
問蓮根、有絲多少,
蓮心知為誰苦?
雙花脈脈妖相向,
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
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
夕陽無語。
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
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
人間俯仰今古。
海柘石爛情緣在,
幽恨不埋黃土。
相思樹,流年度,
無端又被西風誤。
蘭舟少住。
怕載酒重來,
紅衣半落,
狼藉臥風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蕖:拼音:[qú]。荷花的別名。
(2)偓:拼音:[wò]。人名。
(3)“問蓮根”三句:以蓮(恰)起興,用藉絲相連象徵他們纏綿的愛情,蓮心苦澀代表他們愛情的不幸。
(4)脈脈(拼音:[mò mò]):含俏的樣子,古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句以並蒂花的相向來比喻他們二人的相親相愛。
(5)鴛鴦浦:據《一統志》載:湖南慈利縣北有鴛鴦浦,這裡是俗指駕鴦棲息處。
(6)謝客煙中:謝客,謝靈運小字客兒,時稱謝客,其《傷已賦》有“播芬煙而不薰,燭明鏡而不明”之句,表現一種感傷的情緒。
(7)湘妃江:即湘江。據《述異記》載:湘水去岸三十里許,有相思宮,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於蒼梧之野,堯之二女,舜之二紀娥皇女英,迫之不及,相與場哭。後沉湘水而死。由此後人稱湘水為湖妃江。以上兩句通過謝靈運詩之哀愁和湘妃之怨。表現了作者對他們不幸愛情的深切哀悼。
(8)香奩(拼音:[lián])夢:借用韓惶詩意,謂深閨中的好夢。 靈芝,植物名,《爾雅》:芝,瑞草,一歲三華.氣味芬芳。這裡用靈芝瑞露借指青年男女二人死後魂魄化為有靈氣的荷花。
(9)相思樹:《搜神記》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自殺,宴投台而死,里人埋之,家相望也。宿昔,有大梓木生於二家之端,有鴛鴦各一.恆棲樹上.交頭悲嗚.音聲感人。宋人衷之,遂號其木為。相思樹”。
(10)紅衣:這裡借指荷花。趙嘏(拼音:[gǔ],長安秋夕),“紅衣范盡渚蓮(拼音:[zhǔ lián])愁。”狼藉,散亂不整貌。物之縱橫散亂謂之狼藉,這裡指蓮花散落滿地。
白話譯文
敢問蓮根,有多少藕絲?蓮心知道它為什麼味道清苦?兩朵荷花含情妖嬈相親相愛,那是舊時的年輕男女。蒼天已允許了他們的感情,然而為什麼還不能讓他們白頭偕老共赴駕鴦棲息處?夕陽對此也無言。就算是謝靈運的傷感詞句,或是娥皇、女英這樣湘妃投江自殉,都趕不上這青年男女殉情給人們帶來的哀傷。
深閨中的好夢中有青年男女二人死後魂魄化為有靈氣的荷花。嘆惜這樣的愛情卻在俯仰之間,成為陳跡。但他們愛情的堅貞,海枯石爛金不損,他們對世道的怨恨;就連黃土掩身也不滅其跡。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經歷時間的蹉跎,無緣無故 被頑固西風(指頑固守舊的封建勢力)所誤。固而乘舟少住,擔心帶著酒水再次回來憑弔時,荷花花瓣已大半飄落,殘花狼藉地飄臨於風雨中。
創作背景
金章宗泰和年間(公元1209年),年僅二十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聽聞河北大名府有兩個青年男女,彼此相戀卻遭家人反對,固而憤而投河自盡。後來人們才發現他們在水中的屍體。由於這一愛情悲劇,後來那年的荷花全都並蒂而開,為此鳴情。故事哀婉,令人動情。這首詞就是作者聞聽此事後,抒發感想,向為爭取愛情自由而犧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本詞與《雁丘詞》同為姊妹篇。
作品賞析
文學評析
全詞寫愛情悲劇,直言其人其事,在詞的開端作者就抒發了無限的感慨。
上篇寫蓮花並蒂的奇觀,由此揭開故事的源頭。以蓮絲縷縷象徵這對戀人的纏綿無盡的情思、以蓮心若漢表現他們的悲慘遭遇。“問蓮根”三句,起首一個“問”字引起人們的注意。“絲”諧“思”,意為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沉於荷塘,仍藕接絲連,愛情之思永存。“蓮心”實指人心,相愛卻只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這樣的起句,表現作者聞聽此事後,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情緒激動,要尋問,要責問,要斥問,為什麼竟發生如此之事?所感之深,所觸之大一語可見。
“雙花脈脈斷相向”,刻畫出這對殉悄格魂的深沉愛戀盡在凝眸不語、含情睬視之中。“雙花”等兩句形象表明這對痴情男女至死不渝的愛情。緊跟上就憤憤地遏間一句:既然堅貞不渝的愛情可以感動上天(死後化生出滿他的並蒂擠花說明了這一點),那為什麼就不能在人世上白頭僧老,非要在付出生命的代價之後才能獲得相愛的自由呢’“夕陽無語”。作答的只是斜陽一抹,死一版的靜默。看來,即使是人神相戀而不得通其情的江水,迫尋舜帝英靈而失聲長泣的湘水女神,比起這一對殉情的痴兒女,都算不上怎樣的斷腸了。好在這種堅貞之情當會像靈芝玉露一般,俯仰千古、永世長新。縱使海枯石爛,情緣也在,黃土又豈能埋沒得了這巨恨幽懷。
下片更是大讚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精神。“香奩夢”兩句引用小序中韓偓《香奩集》自序語,用靈芝、瑞露這樣的仙物來映襯他們愛情的純潔神聖。
“人間”後三句,嘆惜這樣的愛情卻在俯仰之間,成為陳跡。但接下來的“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卻盛讚他們愛情的堅貞,任憑海枯石爛金不損,他們對世道的怨恨;就連黃土掩身也不滅其跡。自然界畢竟布滿了風霜雨雪,當西風掠地,大野寒凝,連高大的相思樹都要落葉飄零,更不要說這弱質纖柔的荷花了。雖然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被頑固西風(指頑固守舊的封建勢力)所誤,但他們的愛情卻長存人間。因而又有下句“蘭舟少住”等四句。依者心緒難寧,固而乘舟少住,憑弔這對青年男女用生命結成的並蒂蓮花。作者知道,頑固的舊勢力不會善罷甘休,若不及時憑弔,恐怕以後再來,就會“紅衣半落”,甚至於“狼藉臥風雨”了。同情之深,珍愛之切,掬之可出。結尾一句,以詞人的料想推斷更揭示出世道的黑暗,使全詞更添悲劇色彩。因此,還是暫駐蘭舟,多多看上幾眼這並蒂蓮吧,只怕下次載酒重來,已經是殘紅委地,風雨淒淒了。
此詞最突出的就是以情見長,情之真,意之切,純情流露。全詞句句有情,充滿對青年男女愛情不幸的同情,充滿對頑固守舊勢力的憤怒,使詞充滿各種感情。此詞運用的手法富雜多變,或議論,或抒情,或寫景,或敘事,相互交雜,而卻皆有歸所,更增添作者所抒發的愛情故事的悲劇色彩。
名家點評
姚奠中評價這首詞,這是作者青年時代歌詠愛情的名作,詞人在這裡抒發了他對青年男女自由愛情不幸結局的深深同情和哀悼。狀物寫情,委曲盡意。
黃拔荊比較這篇《問蓮根》與其姊妹篇《雁丘辭》:兩首詞都是勝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從詞的序文可知,這是作者有感於一個哀艷動人的民間傳聞雨作。殉情的痴兒女化作了滿膠的並蒂蓮花。藕絲不斷,象徵著他們纏綿的愛情;蓮心苦澀,暗爾著他們遭遇的不幸。詞的上片詠蓮,以家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兩位殉情者的深切同情。下片抒發了作者對千古不滅的真摯愛倩的讚美與珍惜。全詞狀物寫情,可謂曲折盡意,尤其結語,言盡而意無窮,令人哀感萬端,滿腔同情之心、珍愛之意,呼之欲出。與前詞相比,似覺更加哀感頑艷,韻味也更為濃郁。
許昂霄在《詞綜偶評》中所說:“綿至之思,一往情深,讀之令人低徊欲絕。”
趙山嶺評價《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纏綿衷婉,創作內容允實.語言平易暢達,繼承了北宋歐陽修、蘇軾的優良傳統。
張炎評之:“元遺山極稱稼軒詞.及觀遺山詞,深於用事,精於鍊句.有風流蘊藉處,不減周、秦。如‘雙蓮’、 ‘雁丘’等作,妙在模寫情態,立意高遠……”此二閨正是具有“模寫情態.立意高遠“之特長。”
作者簡介
元好問(拼音[hào],喜愛之意,名與字義同),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詩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拼音:[tuò bá])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有神通目。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蒙古南下,避亂河南,詩名震京師,稱為元才子。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後不仕元,二十餘年潛心編纂著述。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