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趙孟堅
詩詞正文
瘦石插半天,玲瓏聳蒼翠。
想從混池初,有此紛破碎。
斷截不分離,欹危不顛墜。
乃於其中間,穿沿石路細。
頻勞謝屐行,捫撫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來從石背。
香山才品題,名得因人貴。
瘦筇行清秋,西風吹我袂。
躋攀幸未疲,俯仰一嘆喟。
下山拜范祠,遺像儼如在。
胸中萬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鐵肝肺。
嘻其群小人,風林犬空吠。
於今孰存亡,取捨良亦易。
但堅自力心,歲寒見節概。
卓爾彼何人,晞之則亦是。
范文正公祠位於城西8.5公里天平山東南麓,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范文正公忠烈廟即范公祠是紀念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希文,蘇州人。少時孤貧,刻苦自勵,胸有大志,為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常自誦"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舉大中祥符進士,曾主持"慶曆新政",力主改革。又曾先後出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和河東、陝西四路宣撫使,改革軍制,防禦西夏,鞏固邊防。擔任地方官時,所到之處,能體察百姓疾苦,皆有治績。曾任蘇州知州,治理水患,創建州學,造福鄉里。工於詩詞散文,所作《岳陽樓記》一文尤為千古名篇。有《范文正公集》傳世。范仲淹歿於1052年,諡文正。宣和五年(1123年),建范公祠於慶陽(慶州治所,今屬甘肅省),徽宗趙佶賜"忠烈"二字為額。宋室南渡後,因"西土皆陷,忠烈之廟越在異邦",蘇州官紳認為"蘇,公故郡也,而天平山則公祠墓在焉,公之精神必往來乎此"。而天平山則公祠墓附近,原有范仲淹所建祖祠及其子孫增建的范公祠,遂於紹興年間重修改建一新,揭"忠烈"之榜於廟門。
宋 趙孟堅
瘦石插半天,玲瓏聳蒼翠。
想從混池初,有此紛破碎。
斷截不分離,欹危不顛墜。
乃於其中間,穿沿石路細。
頻勞謝屐行,捫撫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來從石背。
香山才品題,名得因人貴。
瘦筇行清秋,西風吹我袂。
躋攀幸未疲,俯仰一嘆喟。
下山拜范祠,遺像儼如在。
胸中萬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鐵肝肺。
嘻其群小人,風林犬空吠。
於今孰存亡,取捨良亦易。
但堅自力心,歲寒見節概。
卓爾彼何人,晞之則亦是。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主要作品 文獻記載范仲淹《別集》四卷,宋時流傳較為普遍,《直齋》卷一七、《宋史·藝文志》均有著錄。
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范姓,尊范武子(士會)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於三皇五帝之堯帝,往上可追源到黃帝軒轅氏及少典氏。 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和《元和姓纂》等資料記載:帝堯裔孫劉...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以邑為氏,是晉國六卿之一,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和《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滅唐,遷之杜邑(陜西 西安東南),時稱杜伯。周宣王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其...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壽六十一,追封魏國公,諡文正。 乾隆元年(1736),諡文正。 卒年八十有二,贈太傅,諡文正。
范仲淹 曾國藩 歷史上諡號“文正公”的大臣: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范公亭公園占地面積300餘畝,位於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園內樓台參差,湖水瀲灩,花木隱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徑通幽...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 特點 旅遊資源青州范公亭是一處景點,位於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湖水瀲灩,花木隱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徑通幽,得趣天然,始建於北宋。
簡介 名字由來 景點介紹 名人傑作 旅遊指南武訓祠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柳林鎮。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始建於1899年,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千古奇丐”武訓而建。肇建者...
歷史 武訓祠人物 人物貢獻 相關建築 武訓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