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范仲淹《別集》四卷,宋時流傳較為普遍,《直齋》卷一七、《宋史.藝文志》均有著錄。衢本《郡齋》卷一九也有記載,但不見於袁本《郡齋》,而作者晁公武(?—— 1877)約卒於淳熙十四年前後,按理可能見不到淳熙十三年才由綦(qí)煥增補的《遺集》,更不必提嘉定五年(1212)饒州刻本重輯的《別集》,恐是後人所加。
作為一代名臣,范仲淹備受後人景仰,除了文集、奏議,他的一些家書、與友人信帖等,經其子孫采輯成編,亦在宋時廣泛流傳。人們希冀從這些往來書信文字中,獲取修身律己做人行事方面的教益。《范文正公尺牘》,原本五卷,“其家所傳,在正集之外”(《直齋》卷一七),《宋史.藝文志》僅著錄《尺牘》二卷,今《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明翻元本則分上中下三卷,有家書及與交遊書,概出於後人整並改編。宋時《尺牘》的刊刻,可以確考的是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 1 76)桂林郡齋刻本,見《四部叢刊》初編本《范文正公尺牘》卷下末附張拭跋,跋文言此“文正范公帖,得之文定胡公家”,未言卷數。張拭跋後又有“口口口年”朱熹跋,為“范文正公與其兄弟之書”而作,則朱熹所見僅為范氏尺牘的一部分內容,並不一定是因《尺牘》全書的刊刻出版而發,很可能是後人刊刻《尺牘》時所附入。
約一百六十餘年之後,元代至元再元三年(1337,按:元世祖及元惠宗都有至元年號,此稱“再元”,故當為後者),范仲淹八世孫範文英,因“舊刊於郡庠”的《文正公尺牘》歲久漫漶,遂於家塾歲寒堂“命工鋟梓”。所言舊板當即淳熙三年(11 76)桂林郡齋刊刻之書板,範文英此次乃據舊板重新刻印為《尺牘》三卷:家書、與韓魏公(琦)、(其他)交遊,後附張拭跋、朱熹跋及範文英刊刻牌記,則可以推測宋淳熙刻本也是一個三卷本。《四庫全書總目·別集類存目》謂《范文正公尺牘》“今止三卷,則陳振孫所改編也”,不知所據。
今有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全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尺牘二卷,著錄為宋乾道間刻本(《現存宋人別集版本目錄》)。我們已經知道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有俞翊鄱陽郡齋(饒州州1學)刻本,不知其集名,不知其卷數,如果它和日本藏的乾道本是一個本子的話,那俞翊刻本的原貌,今天仍舊可以完全得見。但是實際上范仲淹的《別集》,是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綦煥輯編刊刻的《遺集》,於寧宗嘉定五年(*)饒州重刊增訂後的定名,所以乾道刻本是不可能收有晚出”別集四卷”內容的,故疑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宋乾道間刻本”著錄有誤。核《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鉤沉》,該本半頁12行行2。字,除有元祐四年(1089)蘇軾序、乾道丁亥(三年)俞翊跋外’還有淳熙丙午(十三年)綦煥跋以及“嘉定壬申(五年,1212)仲夏重修”題記與“朝奉郎通判饒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宋鈞,朝請大夫知饒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趙伯檝”銜名。所以實為“南宋乾道中饒州路刊刻、淳熙補刻、嘉定又修”之本。范仲淹的文集、奏議、書信以及後人所編年譜、祭文、遺事錄等等,將這些內容統統匯總合刻並成為後世最通行的本子,出於元代褒賢世家(范氏)家塾歲寒堂,因為當年范仲淹去世之時,仁宗皇帝曾親自用篆文題寫墓碑,許為“褒賢之碑”,故范氏子孫便一直自稱為“褒賢世家”。元天曆至正間歲寒堂刻本。收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別集四卷、政府奏議二卷、尺牘三卷、遺文一卷、年譜一卷、年譜補遺一卷、祭文一卷、義莊規矩一卷、褒賢祠記二卷、鄱陽遺事錄一卷、遺蹟一卷、言行拾遺錄四卷,總計42卷。 《四部叢刊》初編所收為明翻元天曆本(按:即嘉靖范惟元校刻本),亦為四十二卷,內容包括:(1)《范文正公文集》,首有蘇軾敘及“天曆戊辰改元(1328)褒賢世家重刻於家墊歲寒堂”的牌記,次為目錄(含細口),有“後學時兆文校正,後學黃姬水校正,後學李鳳翔校正,十五世孫啟義同校,十六世孫惟元同校”題名5行。正文半頁11行行21字,左右雙邊,書口上方題寫刻字字數,中間為書名簡稱、卷數、頁碼,如“文正集卷一,一”。下方為刻工姓名。雖然同樣是文集二十卷,但與我們前面提到的北宋刻本二十卷編卷卻不盡相同:卷一古賦、古詩,卷二古詩,卷三、四律詩,卷五義、論、議、贊,卷六頌、述、序,卷七記、書,卷八、九書,卷一○祭文,卷一一碑,卷一二、一三墓誌,卷一四墓表、書碑陰,卷一五、一六、一七表,卷一八狀,卷一九狀、剳子,卷二。賦。顯然是儘量將同一類文體作了歸併,不再像北宋刻本那樣常常一體分跨兩卷,但總的序次基本一致,僅卷二○賦北宋刻本可能在卷一(今存北宋刻本卷一為抄配,故不詳原本面貌)。(2)《范文正公別集》四卷,卷一為古詩、律詩,卷二、三賦,四序、啟、剳子、贊等,目錄後及正文卷一後皆有時兆文等五人校刊題名,卷四末有俞翊跋、綦煥跋以及嘉定壬申(五年,1212)仲夏重修時宋鈞、趙口口等銜名3行。(3)《范文正公政府奏議》二卷,目錄後有“元統甲戌(二年,1334)褒賢世家歲寒堂刊”牌記,正文後亦有時兆文等校刊題名5行。(4)《文正公尺牘》三卷,有目錄,有時兆文等題名,卷末有宋張拭跋、朱熹跋以及“先文正公尺牘舊刊於郡庠,歲冬漫漶,今命工鋟梓,刊置家塾之歲寒堂,期與子孫世傳之。至元再元丁丑(三年,1337)正月甲子日八世子孫文英百拜謹識”牌記。(5)《范文正公年譜》一卷,無署名。據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范時崇歲寒堂本,實為宋樓鑰編次,元天曆三年八世孫范國儁刊刻並撰題識。6)《年譜補遺》一卷,疑即出於范國儁。(7)《言行拾遺事錄》四卷,出《魏公別錄》、《沈括筆談》(即《夢溪筆談》)、《長編》等書。(8)《范文正公鄱陽遺事錄》一卷,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陳貽範編,有其自序。(9)《遺蹟》一卷,分吳中遺蹟、白山遺蹟、洛陽志、西夏堡寨等。(10)《義莊規矩》一卷。(11)《褒賢集》一卷,錄褒賢之碑、宋歐陽修撰《范公神道碑並序》、富弼撰《范公墓志銘》、張唐英撰《文正公傳》。(12)《褒賢祠記二卷》,以及朝廷優崇、遺文、諸賢讚頌論疏、祭文等等。據清康熙范時崇刻本范能浚《後序》謂:“褒賢祠記、碑傳、規矩、言行、拾遺、遺蹟、忠宣遺文諸種則元統(1333一1335)中世孫文英又得鄱陽別本,續刊以補集後。”
簡言之,《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原為元天曆元年(1328)刻板;《別集》四卷,有宋嘉定五年(1212)原本;(政府奏議)二卷乃元元統二年(1334)刻板;《尺牘》三卷為至元再元三年(1337)刻板。《年譜》一卷及《年譜補遺》一卷為天曆三年刻板。《褒賢祠記》等附錄為元統間刻板。上述各集初由元天曆迄至正問范氏八世孫文英等匯總校刻,至明嘉靖間又經時兆文、黃姬水、李鳳翔以及范氏十五世孫啟義、十六世孫惟元五人重新校正、刊刻,故全書四十二卷版式統一,既保留了元歲寒堂的舊牌記,又於正集、別集、奏議、尺牘、年譜各集中增加了時兆文等校正題名5行。
范仲淹集明清兩代的刻本,大多祖元范氏歲寒堂刻本,且多為范氏後裔所為,他們或修版重印或據以校刻。如①元天曆至正間褒賢世家家塾歲寒堂刻明修本,②明嘉靖范惟元刻本,皆是四十二卷。又有稱《范文正公集》四十八卷者,如③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范時崇歲寒堂刻本,④道光十年(1830)范玉琨歲寒堂刻本,⑤宣統二年(1910)蘇州范氏重刻歲寒堂本等。其中③范時崇刻本《范文正公集》四十八卷,較元刻本四十二卷區別在於:原《褒賢祠記》二卷變成《褒賢集》五卷(傳志碑銘祭文一卷、朝廷優崇一卷、碑記二卷、宋元諸賢讚頌論疏一卷);除遺文一卷外,原祭文一卷擴充成碑記祭文二卷,再加上制詞優崇本傳一卷、名人題跋一卷,共編成《補編》五卷。而正集、別集、奏議、尺牘等的編卷則皆無差異。此本半頁11行行2l字,白口,版心下方刻“歲寒堂”3字。其《政府奏議》二卷前有宋韓琦序,《年譜補遺》後有元(范)國儁題記,皆為《四部叢刊》初編本所無。據此本卷末清康熙四十六年707)文正書院主奉十九世孫范能浚、“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二十一世孫范時崇《重刻范文正公忠宣公全集後序》,當時歲寒堂舊板已經不存,惟有明熹宗天啟(162工一1627)中雲間刻板,亦已蠹壞,脫漏缺損嚴重。康熙四十年范時崇捐貲,命能浚主其事。後能浚以家藏諸舊本集眾裔孫校勘,將各種附錄“稍為序次而條分諸目”,又新輯遺文等為《補編》五卷附後,開工於康熙四十四年仲秋,至四十六年暮春完成。故此本較《四部叢刊》初編本整飭,尤其各項附錄不再顯得“斷續錯亂”。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世稱“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於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諡號文正》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