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趙崇嶓
詩詞正文
行人須折柳,折取最長條。
明日天涯路,無人看舞腰。
《折柳詞》是宋朝著名詞作家趙崇嶓的代表作品之一。
宋 趙崇嶓
行人須折柳,折取最長條。
明日天涯路,無人看舞腰。
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
唐朝-折柳 詞源 折柳緣由 寓意 文化內涵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詩詞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李白《塞下曲》:“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寓意 文化內涵折柳贈別,古代古代旅行習俗的一種。折柳與行人贈別,表示祝頌平安,或曰“柳”與“留”字音相諧,取眷戀之舍、殷勤挽留之義。此俗漢唐最盛。其他地方也多行之者。
嚴折西(1909年2月~1993年12月31日) ,安徽歙縣人。 著名作曲家、詞作家、廣告設計師、漫畫藝術家。 他是不朽長青老歌《如果沒有你》、《一個女...
生平 作品 軼事霸陵折柳:霸陵,地名,亦稱:霸上,因霸水而得名。漢文帝劉恆死後在此築陵,故稱霸陵。在今陝西長安縣東,附近霸水上有架橋,稱霸橋,為東遊客旅必經之處。故漢唐...
霸陵: 《三輔黃圖》卷六記載:插柳是一種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簡介 傳說 由來 漢人風俗 詩詞選錄《詞品》六卷,拾遺一卷,創作於明代,作者是楊慎。“拾遺”卷後附有陳秋帆據《函海》本所補四則。《詞品》內容豐富龐雜,涉及面廣。書中儘可能搜羅考證歷代詞人詞...
作者簡介 作品欣賞《再折長亭柳》是專輯《星光背後》中的一首歌曲。
基本信息 歌詞,上不牽累唐詩,下不濫侵元曲者,詞之正位也。豪曠不冒蘇辛,穢褻不落周柳者,詞之大家也。間奉以玉律金科,識法者因之滋忄瞿。即過為標新領異,宏材者抑...●詞話上卷◎唐詞話(五代附)○詞濫觴於六代曲洧舊聞曰:唐詞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