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

《承載》

長篇紀實文學《承載》,首次全景式記述了世界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文物遷徙——中國故宮文物大流遷。 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編著。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悲壯歷史!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舉世奇蹟!

作品概述

《承載》一書《承載》一書

記載故宮文物在抗日戰爭中萬里大流遷的長篇紀實文學《承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10月9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首發式。201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外遷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文物遷徙。關於這段歷史,此前只有零星和片斷式的回憶錄和文章。《承載》首次全景式地展示了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1933年初,故宮文物分4批共13427箱乘火車離開北京,拉開了“文物長征”的序幕。這批故宮文物輾轉上海南京,“七七事變”後分南、中、北三路踏上西遷之路,歷經了日機轟炸、土匪攔截、敵特跟蹤以及激流衝擊、山道險峻、生活困苦等艱難險阻,走遍大半箇中國卻無一件損毀和丟失,堪稱世界文物史上的奇蹟。書中塑造了以易培基馬衡為代表的中國優秀知識分子,抱著“文化之根在,中國不會亡”的信念,用心血和生命保護著珍貴的故宮文物,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時代壯歌!

創作背景

《承載》一書的作者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介紹說,故宮文物南遷,是另一個戰場上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沒有硝煙的“文化抗戰”。創作《承載》的初衷,就是想用文字還原並留住這段鮮為人知卻波瀾壯闊的歷史,引發我們對先輩學人的景仰和愛戴,激勵我們以更大的使命感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起《承載》這個書名有三方面意義:這批故宮南遷文物承載的是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南遷過程中,火車、汽車、輪船承載著的是萬箱國寶;前輩學人承載起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使命。

內容簡介

長篇紀實文學《承載》,首次全景式記述了世界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文物遷徙——中國故宮文物大流遷。
辛亥革命勝利後,清王朝退出歷史舞台。1924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限令溥儀離開皇宮。一年之後,也就是1925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帝王的宮苑禁地變為老百姓自由參觀的場所,幾百年來僅供皇帝享用的珍寶文物變為全民所共有財富——這,正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九·一八”事件爆發,北平岌岌可危。為了保護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為了使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積累起來的文物珍寶免遭損毀,故宮博物院毅然決定實施故宮文物南遷。
1933年2月5日,承載著文化使命,承載著民族重託,承載著千年文明,承載著稀世珍寶,一列滿載2118箱文物的火車離開北平,急速向南行駛,拉開了“文化長征”的序幕。之後,又運出4批,總計13427箱。這些故宮文物先運抵上海,後運到南京。“七七事變”後,存放在南京的故宮文物又被迫分三路踏上了遙遙無期、萬里迢迢的西遷之路。
在故宮文物南遷、西遷過程中,以馬衡、易培基、徐森玉為首的一批中國優秀知識分子,抱著“文化之根在,中國不會亡”的信念,立下“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誓言,歷經千辛萬苦,克服千難萬險,行程兩萬多公里,在另一個戰場上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沒有硝煙的“文化抗日”戰爭。期間,故宮人為保護文物蒙冤者有之,為護送文物獻身者有之,為存放文物忘我工作者有之。不管是日機轟炸、土匪攔截、敵特跟蹤,還是激流衝擊、山道險峻、生活困苦,都沒有難倒和嚇倒這些中國的脊樑。他們用心血和生命保護著珍貴的故宮文物,在十多年的顛沛流離中,故宮文物沒有一件被戰火焚毀,沒有一件在途中損壞和丟失。

專家評價

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專門發來賀信,他說:“劍華同志把這段波瀾壯闊卻又鮮為人知的歷史,用紀實文學全景式地記載下來,填補了一個空白,既表現了老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使命,也體現了當今文化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具有珍貴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表示:“《承載》是全景式記述文物南遷的一部具有史料價值的紀實文學作品。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故宮文物的安危是和中華民族共命運的,是和中華民族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的。”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南京在文物遷徙過程中有獨特的地位,這批國寶數次在南京朝天宮庫房匯聚、分散。《承載》真實地再現了保護故宮文物的那些人、那些事。”
莊尚嚴之子莊靈感慨地說,《承載》這本書用紀實文學的方式,再現了我父輩保護故宮文物外遷的那段歷史,豐富了歷史的細節,喚醒了更多的人珍愛我們的文物,更加自覺地傳承中華文化。
故宮文物外遷親歷者歐陽道達之子歐陽定武激動地表示,《承載》一書使我們這些後人真切地感受到父輩們為保護國寶所做的奮鬥和努力。我對章劍華先生感到欽佩,他把前輩們的事跡用文字表現出來,我作為他們的後人,十分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